|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遄(chuán)飞 迤逦(lǐ) 拮据(jié) 命途多舛(chuǎn) B蕴藉(jiè) 出岫(xiù) 自给(jǐ) 咬文嚼字(jiáo) C流憩(qì) 险衅(xìn) 寒砧(zhēn) 茕茕孑立(qióng) D襜帷(zhān) 下乘(chéng) 精髓(suǐ) 载欣载奔(zǎi)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玷辱 陶冶 良晨美景 安然无恙 B拮据 矜持 平心而论 天高地迥 C拂拭 迟顿 唉声叹气 兼听则名 D鞭苔 狭隘 日薄夕山 唇枪舌战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加线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这两件事情虽然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但其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C.张大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今天晚上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眼光、手势配合和谐 ——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B.对李清照的诗词,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倒是更喜欢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文学工作者应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才能利于遣词用字,写出的作品明确、清晰、生动、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 D.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到北京去了。小红上了高中。”
|
|
| 5.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深圳地铁2号线近日开通,新车厢内车门的两侧上方,分别设置了黄色的紧急对讲器和红色的紧急解锁装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乘客可以通过这两个装置与运营管理部门取得非常便捷的联系。 B.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可观,但也存在广为社会诟病的教育官僚化、精神羸弱、操守失范等。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的新目标。 C.当今社会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 。 D.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
|
| 6. 难度:中等 | |
|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若论对中国实际政治的影响之巨,则非法家莫属。所谓“百代都行秦政制”,便是对封建政治文化之本质的揭示。 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最切合春秋战国时代君主们的需求,因为那时的社会充满血腥的征伐,各国为了在虎狼丛中图生存,唯有采纳刑赏并用的法家学说,不惜一切手段富国强兵才有出路。法家的特点有二,一是功利主义,如为了使军队成为虎狼之师,它规定按斩获敌人首级的多少评定军功,而军功可带来爵位、封邑等一切物质利益;二是整体主义,它讲求步调一致,甚至不惜以鼓励告密和轻罪重罚等恐怖手段来消除乱源、维系稳定,因此漠视个人、草菅人命成为常态。法家学说在乱世最见效果,但等到天下安定后,统治者如果单纯用法家治国,却容易引火烧身。暴秦二世而亡,给后来的封建统治者一个启示,即在施政过程中,诚实地违反道德或赤裸裸地作恶是危险的,必须用儒家、道家的面目将法家的内核掩盖起来,在被统治者的经验中投下道德的影像,给他们以幻想和期待,这样才便于巧取豪夺。“阳儒阴法”、“外道内法”就是这么形成的。 按照清末思想家谭嗣同的说法,“阳儒阴法”不啻为乡愿与大盗的结合,其必然结果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在先秦诸儒中,谭嗣同特别痛恨荀子,因为正是荀子援法入儒,开创了儒法合流的先河。秦国的李斯就曾跟随荀子研习帝王之学。荀子主张“性恶论”,但他强调的是“权利之恶”而非“权力之恶”。在荀子看来,圣人治国的方法,不是依靠人人为善,而是使人人不作恶。仁义固然要讲,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防范、惩治之术。有作为的君主绝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与“阳儒阴法”相比,“外道内法”更具迷惑性,因为道家标榜清净无为,而法家则表现为刻薄寡恩。两者之间不是有天渊之别么?司马迁写《史记》,将老子与韩非子合传,这在常人看来是很难理解的学案。后世文人中,关注并研究这一学案者不少,但剖析得最深刻的恐怕是王夫之。王夫之认为,道家和法家的共同点在于以疑虑箝制天下。老子多机诈,教导君主虚静无事,处暗见疵。但机诈既兴,其末流必极于残忍。再者,君主欲无为,欲自逸,必以重用酷吏督责天下,将一切委于有为之法才能做到。到了近代,撰写《厚黑学》的李宗吾先生对此学案也有一些精彩的发挥,比如他说:“道家是法家的收敛状态,而法家则是道家的爆发状态。”如此论断让人称奇。 法家动辄言“法”,但法家思维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完全是两回事。在法家学说中,法律不过是统治者的一种工具,君主本身是不会受法律约束的。君主口衔天宪,言出法随。他的言辞就是法律,具有君临一切的威力。而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则意味着无论何人都必须遵循大家共同约定的法律。尤其是公权力,更要有明确的法律边界。滥用公权力,便是对宪政的亵渎,对法律的践踏,公民社会不能容忍这样的无知妄作。 1.下列对于法家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法家学说诞生于战事频仍的先秦时期,它在消除乱源、富国强兵方面发挥了作用,迎合了诸侯国君主们的需求。 B.法家所谓的“法”,是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它不容许任何人亵渎践踏,所以需要由酷吏执行,钳制天下。 C.法家以严刑峻法督责天下,在乱世效果最明显,但天下太平后,如果还只用法家治国,那么就有可能危及统治。 D.法家主张刑赏并用,一方面它以物质利益奖励军功,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另一方面它也采取恐怖的手段来维系稳定。 2.下列关于儒、道、法合流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阳儒阴法”“外道内法”都具有欺骗性,清代谭嗣同对此深恶痛绝。 B.儒、道、法合流,掩盖了封建统治的本质,具有相当的迷惑性。 C.法家刻薄寡恩,需借助儒、道的道德外衣,给百姓以幻想和期待。 D.封建统治要维持表面的虚静无事,必须靠严刑酷吏的有为之法。 3.下列对文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家刑赏并用的主张,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对中国实际政治的影响超过了其它学说。 B.在荀子看来,人性是恶的,所以圣人治国必须依靠防范、惩治之术,以使得人人不作恶。 C.王夫之认为,司马迁意识到道、法两家在钳制天下方面有共同点,因此写《史记》时将老子与韩非子合传。 D.法家重“法”,主张极力发挥法律这一工具的防范、惩治作用;但同时它也重视对百姓的教化劝善。
|
|
| 7. 难度:中等 | |
|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①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 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 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②。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注】 ①菅:地名,在今山东单县北。②廉隅:本指棱角,后喻人品行端正。 1.对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贼至,以刃临芝。临:逼迫 B.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创:伤害 C.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留:滞留,误期 D.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报:给回信,答复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少为书生昭犹惮芝,不为通 B.即以节代同行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C.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不如因而遇之 D.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则移其民于河东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 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昭犹惮芝,不为通 ⑥卒于官,家无余财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刘勋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3分) (2) 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4分) (3) 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3分)
|
|
| 8. 难度:中等 | |
|
踏莎行·春暮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注释:⑴阑:残,尽。 ⑵红英:红花。 ⑶屏山:屏风。 ⑷杳杳:深远无边际。⑸菱花:镜子。⑹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1)首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你认为这首词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4分)
|
|
| 9. 难度:中等 |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奚惆怅而独悲?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策扶老以流憩, 。 ,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3.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4. ,小年不知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 。(《逍遥游》)
|
|
| 10. 难度:中等 | |
|
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漫画的寓意。(4分)
画面内容: 。(2分) 漫画寓意: 。(2分)
|
|
| 11. 难度:中等 | |
|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三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7月29日,由“郑和”号远洋训练舰和“洛阳”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训练舰编队抵达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始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 ① ② ③
|
|
| 12. 难度:中等 | |
|
某学校请来了年逾七旬的王教授给大家讲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报告,在他讲完之后,主 持人讲了一段话,其中有四处词语用得不够妥当,请找出来并修改。(4分) 刚才王教授的一番话点醒了我们这些梦中人,他的讲话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我们受益匪浅。王教授不顾自己身体有病,在行将就木之时,给我们做出了如此精彩的指导,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吧。相信王教授在将来仍然会为培养我们略尽绵薄之力,让我们相信:文学能温暖人生,人生能收获诗意。在此我提出殷切期望,让我们共同祝愿王教授身体健康!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
|
| 13. 难度:中等 | |
|
青衣花旦 海飞 村主任在县剧团找到青衣和花旦的时候是下午,她们正在练功房里练功。她们看到斜阳把村主任的脸劈成了半明半暗的两半。村主任很年轻,但是穿得很土。村主任说我是球山村的村主任。她们就问球山村在哪儿?村主任说球山村在很高的山上。她们这才看到年轻的村主任脚上的解放鞋沾满了黄泥。村主任看到了她们的目光,就很局促地移了移自己的脚步。村主任又说想请青衣和花旦去村里唱一场戏,清唱就行了。青衣和花旦相互看了看,她们不愿意去,她们就说我们要收钱的。村主任说收就收吧。她们说很贵的,村主任问多少?她们就说了多少。 沉吟了许久,村主任说,贵就贵吧。她们说,我们怎么去,得坐车吧,还有山路怎么吃得消走?村主任说,我们早就有人等在山脚了,我们准备了轿子。如果你们不去,那么我也不回去了,请不到你们村里人不准我再回去。青衣和花旦对视了一眼,只好点点头。 于是她们就去球山村。跟着村主任乘了两个小时的车,到一座山脚时,看到了两乘简陋的轿子,她们就上了轿。又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她们终于到了那个叫球山村的地方。许多村民围过来看,他们的表情很蒺然,他们没有看过穿得这么光鲜又长得这么漂亮的女孩子。 青衣和花旦往山脚下一看,怎么也没见底,云雾一片。青衣和花旦就面面相觑,吐了吐舌头。 村主任指挥着大家干这干那,村主任说去把大爷、大婶接来,那两乘小轿就又开始工作了。 简易的戏台已经搭了起来,村主任在家里招待青衣花旦吃过晚饭后,就陪着她们去了晒场戏台上点起了松明灯,台下也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全村人都赶来了。青衣花旦就上台,她们是收钱的,而且也不便宜,所以她们唱得很认真很卖力。 她们唱了很多折子戏,从《楼台会》到《送凤冠》,又从《宝玉哭灵》到《黛玉葬花》。她们看到台下第一排坐着一对老夫妇,四周站满了人。演出快结束的时候,村主任站到了台上,松明灯噼噼啪啪的响声中,村主任中气很足地说:乡亲们,从今后,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球山村人的爹妈!台下一片寂静,一会儿,呼声如潮: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的爹妈!青衣和花旦被吓了一跳,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她们看到坐头排的老夫妇的眼里泪光一闪一闪。 然后她们接着唱,唱到月上中天,就结束了。村里人渐渐散去。村主任安排青衣和花旦住他对象家。村主任的对象长得很俊,一双大眼睛,两根大辫子。在对象家门口,村主任对她们说,你们先住下,明天-一早我和你们结了账,然后派轿子送你们下山。青衣和花旦就说,好的。 青衣和花旦与村主任的对象很聊得来,对象送给她们自己剪的剪纸,说可以贴窗花。青衣和花旦家里的铝合金窗不需要贴窗花,但是她们还是收下了。 第二天早上村主任来对象家送青衣和花旦下山,却四处没找到人。村主任的对象也急了,说,怎么会找不到?村主任说,你们昨天什么时候睡的?对象说不知道反正睡得很迟。村主任说你们说什么了吧。对象说她们问我桂子是谁,我就说桂子是我们村的小伙子,去外面当了兵,在洪水里救一个女人时被淹死了。骨灰送回来,明天就要下葬。桂子爹妈爱看戏,我们全村人凑钱请了你们来唱戏,算是代桂子孝敬他们二老的。村主任说,她们两个嫩女娃子,这么高的山,她们能走到哪儿去? 后来村主任的对象在八仙桌上看到了一小沓钱,旁边还留了字:桂子和我们一样,也是20岁。桂子爹妈也是我们的爹妈。演出的钱我们不能收,这点钱就算是桂子孝敬爹妈的。不用再找我们了,我们自己能下山。落款是:青衣花旦。 村主任猛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蹿了出去。不一会儿,两乘小轿出现在弯弯的山道上,快得像风一样。 (选自((中国小小说300篇》) 1.小说开篇用主要笔墨写村主任与青衣花旦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诸简要说明。(4分) 2.小说构思巧妙,特别是作者在对青衣花旦的形象塑造上可谓独具匠心,请试作分析。(4分) 3.“青衣花旦”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4.有人认为结尾一段文字可以删掉,你认为是否可以?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
|
|
| 14. 难度:中等 | |
|
追忘钱学森:此生三事最关情 11月1日凌晨,凄厉刺骨的雨夹雪笼罩京城。这是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有人说,这场不期而至的初雪,是为一位老者的逝去而下的。“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这是钱学森对官位和地位的不屑。“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这是钱学森对金钱与利益的鄙薄。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懂得拒绝的人不多,钱学森拒绝了很多虚名浮利,却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就在冬雪降临的前一天,这位98岁高龄的科学巨匠溘然离世,走完他辉煌的一生。据说他走得平和安静,一如他生前的低调内敛。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说这话的是1950年代的一位美国海军次长。 1935年赴美留学的钱学森,36岁已成为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被视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与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而他深情地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得知钱学森要回国,美国联邦调查局多方阻挠甚至强行逮捕。此后,中国政府提前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才换回了钱学森。回国后,钱学森白手起家造导弹,从零开始教徒弟,在火箭导弹、控制科学、应用力学、系统科学、航天技术、思维科学等方面做出卓越成就。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个“天性害羞、内向,才智过人,只想一辈子安分守己做研究的科学家”,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他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如今,钱学森三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对科学家品质的诠释。而说起来,钱家是依照“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的,“学”是辈分,至于名字“森”,繁茂之意,并无特殊含义,最初曾用“林”。不过,“学森”的谐音是“学深”,倒是体现了学问深远之意。而家庭对他成长的影响也可谓深远。 钱学森出身书香门第。当代众多政治家和学者均出自这个家族,诸如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复、钱穆等,家族的辉煌触动着钱学森。钱学森之父钱均夫既是一位爱国的革命人士,亦是新中国文史专家,他对钱学森要求极其严格。而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更是著名军事教育家,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钱学森与夫人蒋英长达一个甲子的婚恋故事,被世人传为佳话。 钱家和蒋家乃世交。蒋百里有“五朵金花”,而钱均夫膝下只有独子钱学森,便恳求蒋家把蒋英过继给他们。蒋百里夫妇慨然答应,从此蒋英改名“钱学英”,并与奶妈一起住进了钱家。钱学森和“钱学英”还曾一起合唱《燕双飞》,博得两家的喝彩。蒋英后来毕业于柏林国立音乐学院,成为优秀的歌手、钢琴家。1947年,钱学森回国,深情打动蒋英,两人心有灵犀,在上海结为连理,之后共赴美国。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准备离开美国之际,美国政府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5年之久。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钱学森吹竹笛,蒋英弹吉他,两人共同以音乐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在蒋英的关怀劝慰下,含冤忍怒的钱学森很快用意志战胜了自己,他安下心来,开始埋头著述。一册《工程控制论》和一册《物理力学讲义》,便是蒋英与钱学森贫贱不弃,生死相依的笃爱深情的结晶。钱学森生前也承认从妻子的艺术知识中他获得了很多科学研究的灵感。 从44岁回国到98岁去世,半个多世纪里,钱学森备受历届国家领导人的尊崇:新中国成立早期周恩来亲自过问并引进这位“海归”;毛泽东邀请他参加生日宴会,并特意安排他坐到自己的身边;邓小平每每论及科学技术都不忘提及钱学森的名字;江泽民授予他的这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长“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胡锦涛亲自登门到家中给他拜年;温家宝更是像朋友串门一样连年去看望他,最后一次是在他去世前的86天。正是这样的尊重与关怀为这位科学巨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温家宝总理亲往探望钱学森时,长卧病榻的他最为关注的,是国家科技人才的后续培养。他曾六次饱含忧虑地向总理发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位科学老人的赤诚相问,足以衍化成这个国家和民族绵长的思索。 一位科学家的成长,除了天赋与努力之外,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空气。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能做的,除了纪念钱学森先生,最好的缅怀方式莫过于给予后来者同样的眷顾。如今,世上已无钱学森。而下一个钱学森,尚不知在何处。 (摘自《时代周报》有删改) 1.文章以“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开篇,有什么目的和作用?(4分) 2.题目所说“此生三事最关情”是指钱学森一生中哪三件事?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怀?(4分) 3.文章说“一位科学家的成长,除了天赋与努力之外,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空气”,从文章看,除了天赋与努力还有哪些“土壤和空气”促进了钱学森的成长?(4分) 4.文中说“如今,钱学森三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对科学家品质的诠释”,请结合文章分析钱学森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并阐发你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6分)
|
|
| 15. 难度:中等 | |
|
庄子在和弟子交谈中这样评价孔子: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义,虽到处碰壁,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从不受外界影响。其忧国忧民之心,可敬可佩、可歌可泣也。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卡耐基曾经说过:“不要让恨意充满你的心。与人发生磕碰时,不要害怕让步,因为,只有小人物才总是坚持己见以维护尊严;愿意主动伸出手与人言和,听从别人的建议,坦承自己的错误,并提议重新开始的人,才称得上是气度宽宏的人。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