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菡萏/谄媚秕谷/毗邻万籁俱寂/水獭行伍/引吭高歌 B.傧相/河浜豢养/浣洗皴裂/疏浚青稞茶/裸视 C.绮丽/旖旎涪江/蓓蕾觥筹交错/口供拊掌大笑/物阜民丰 D.薄荷/薄饼佝偻/勾当宵衣旰食/肖像诲人不倦/恚恨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面语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个共产党员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他宵衣旰食,夙夜忧思。 B.世界杯的参赛队,是一个23人的大集体,因为战术的需要或者因为伤病的减员,造成某些原本在替补席上的球员必须“见危授命”。 C.由于坚持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来做指引,市委的决策工作充分显现了高屋建瓴、目光深远的大局观。 D.由于钟国祥对同志、对友人的关爱忠诚,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他的高山景行、无私奉献,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终生难忘。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省物价部门表示,将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测,强化价格的监督检查,对突破国家规定的价格和变相涨价,要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B.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让有“小蛮腰”之称的广州塔成为了海内外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为稳定旅游消费市场,2010年底,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外发布消费警示,曝光了部分以所谓“低价”等陷阱宰客的不良商家。 D.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社会文明。
|
|
| 4. 难度:中等 | |
|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 B.凡六百一十六言 (凡是)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这) D.命曰《琵琶行》 (命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问其人,本长安倡女静女其姝 B.转徒于江湖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委身为贾人妇 因为长句 D.歌以赠之皆以美于徐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遂命酒 C.使快弹数曲 D.歌以赠之
|
|
| 5. 难度:中等 | |
|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bán)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红楼梦》(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举止轻佻) B.可怜辜负好韶光。( 可惜) C.只恐又是你的杜撰(没有根据的编造,虚构) D.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 (张扬,夸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面若中秋之月不知东方之既白 B.何等眼熟到如此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C.却难知其底细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D.于国于家无望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贵族官僚大家庭的盛衰历史。 B.节选部分主要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相见,描写宝玉其人及其性格,暗示宝黛奇缘。 C.《西江月》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D.“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否定封建正统的表现。 4.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4分) ②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3分)
|
|
| 6.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春夕旅怀 [唐]崔涂1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2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 2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分) (2)结合全诗,简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
|
| 7. 难度:中等 | |
|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只按前4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 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
|
| 8. 难度:中等 | |
|
有了自信心 才有文化影响力 近日,有机构发布报告称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不论这样的统计是否科学,我国GDP世界第二而文化影响力不足却是事实。尽管近几年“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如何更好、更快地壮大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来自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了物质的保障才可能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文化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自信。有了这样的自信,他们就会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是观之,中国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不断增强,就必须具备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从古至今,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珍宝”确实很多,然而要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还必须从“珍宝”中找出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换言之,要找到我们的“中国梦”。 在此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生那激情澎湃的文字,至今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旧中国,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迷,但鲁迅先生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告诉世人:中国的脊梁没有断,中国的精神没有死,中国的自信没有失!鲁迅先生离开我们70多年了,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各项事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真真正正实现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愿。然而,物质的丰富难掩某些人精神的贫困,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了,好像中国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试想,如果人们受了如此熏陶,哪里还有信心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中国文化如何才能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影响力? 因此,要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对全球的传播能力、建立完善的对外交流网络,还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要坚信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民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尊重。(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虽然这一统计不是科学的,但是作者还是意识到了,相对于我国GDP世界第二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明显不足。 B、要想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必须从民族文化“珍宝”中找出能够引起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兴趣的东西。 C、要想让中华文化像西方文化那样走出国门,要想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具有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 D 、认为中华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的人都是对中华文化缺乏自信心的人,如果人们都这样认为,就不会有信心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E、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的“珍宝”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几年“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仍然不足。 B.物质决定精神,随着物质的丰富,现今,中国人民的精神也走出了贫困,人们的文化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C.针对某些人对中国文化没有信心,文章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名篇,意在增强那些人的文化自信心。 D.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和尊重。 3.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原因有哪些?(4分) 4.请结合文章说说我们应如何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4分)
|
|
| 9. 难度:中等 | |
|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1)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2)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4)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5分) 3.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
|
| 10. 难度:中等 | |
|
“林黛玉与薛宝钗”这两个文学形象,你更喜欢哪一位,请陈述理由。(5分)
|
|
| 1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5分) 新华社广州5月17日电(记者 毛一竹) 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了解到,广东警方协助泰国警方摧毁了一个专门针对泰国民众实施诈骗犯罪的跨国电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其中10名泰国籍犯罪嫌疑人16日已正式移交泰国警方处理。 今年3月,公安部刑侦局接到泰国警方通报,有一个盘踞在广东东莞的电信诈骗犯罪团伙,专门针对泰国民众实施诈骗,泰国警方请求中国警方协助侦查。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取证,专案组查明该电信诈骗犯罪窝点藏匿在东莞市一居民楼内,并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情况,获取了大量犯罪事实和证据。 5月9日,警方在东莞组织开展收网行动,一举摧毁了这个跨国电信诈骗集团,缴获银行卡、电脑、手机、网络平台服务器等一大批作案工具和赃款,破获电信诈骗案件210余起,涉案价值1.5亿泰铢(约合3000多万元人民币)。 答:(不超过30个字)
|
|||||||||||||||||||||||||||||||||
| 12. 难度:中等 | |
|
作文: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生活体验与感悟,以"《读懂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