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形成的特殊艺术形象来表达创作者思想情感,从而引起人们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断进行准确的观察、归纳、总结和抽象出来的知识体系。而且我们从学科设置上看,音乐与科学是不同的两类领域,反映了各自的发展规律和评价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两个领域活动中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思维形式、不同的话语体系、或者不同的生活习俗。 在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形式有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学科的分门别类。科学与音乐艺术类在形式上分了家,并各自向着自己学科的方向深入发展,内容也越分越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学科的细分有利于人们集中把握不同文化现象的功能、特点与内部规律;有利于更具体的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有利于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开拓和发明。无论是科学还是音乐艺术,各类学科的发展,都获得了自身的成果,而且还在不断地创新改革。、因此,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仍然要按照音乐艺术与科学自身的特点,进行分门别类来规划、管理方向性人才的培养。 音乐与科学的起源和发展,与社会的生产、经济、哲学、宗教等有着同样极为复杂的关系。正因为这两种文化形态如并蒂莲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音乐作为艺术门类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它与科学之间毫无疑问地有了共同的基础。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与音乐艺术不仅能为人类创造出相当的物质文化,同时也为人类创造了精神财富,真善美常常是融合一体的。 音乐有助于促进科学思维中形象的组合并给予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概念和规律来塑造世界,有助于引导科学家关注科学技术的精神文化内涵,保持自由和谐的创造思维情景,从而大大扩展了思维领域。反过来,科学不断创造出新工具、新方法、新技术、新材质,为音乐艺术家们创作灵感的体现提供了观实性和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促成了新的技术革命,为音乐家带来了前所未有、意想不到的崭新的视觉、听觉与感官的天地。在当今社会,要寻找一张完全没有科技痕迹的音乐唱片或CD,几乎是不可能了。在音乐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环节都体现着科技含量。 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与生俱来和密切相关的。音乐是探索人类的心灵,创造人类精神文明的手段;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创造物质文明的工具。因此,音乐与科技的融合是21世纪发展的.大趋势。音乐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越来越科技化,科学在音乐的灵感启发下越来越艺术化。音乐与科学的交融,,必将使人类文明翻出更绚烂的一页。(摘编自欧阳文思《“感性”与“理性”的交融》) 1.关于“音乐”与“科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音乐属于艺术的范畴,它是“感性”的东西,即需要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形成的特殊艺术形象来表达创作者思想情感,从而引起人们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B.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断进行准确的观察、归纳、总结和抽象出来的知识体系,它与音乐有着不同的思维形式、话语体系和生活习俗。 C.音乐可以促进科学思维中形象的组合并给予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引导科学家关注科学技术的精神文化内涵,保持自由和谐的创造思维情景。 D.科学发展为音乐艺术家们创作灵感的体现提供了现实性和更广阔的空问,新技术革命也为音乐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视觉、听觉与感官的天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与音乐艺术类在形式上分了家,并各自向着自己学科的方向深入发展,内容也越分越细,从发展的角度讲,这是历史发展的进步。 B.对学科分门别类研究,人们能集中把握不同文化现象的功能、特点与内部规律,更具体的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开拓和发明。 C.作为艺术门类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音乐与科学之间毫无疑问地有着共同的基础,因而这两种文化形态也就出现了如并蒂莲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D.音乐与科学的起源和发展,与社会的生产、经济、哲学、宗教等有着同样极为复杂的关系,音乐与科学不仅能为人类创造物质文化,同时也可以创造精神财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音乐艺术与科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仍然要进行分门别类来规划、管理,这样也有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 B.人生在世,不仅要追求物质生活,还要追求精神生活,音乐可以探索人类的心灵,创造人类精神文明,而科学则可以帮助人类探索世界,创造物质文明。 C.音乐与科技的融合是21世纪发展的大趋势,科学家和音乐家互相可以从音乐和科学那里得到灵感和启示,这种灵感和启示是相通的,也是可以转化的。 D.音乐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越来越科技化,科学在音乐的灵感启发下越来越艺术化,这种趋势要求音乐家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科学家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
|
|
| 2. 难度:中等 | |
|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严震,字遐闻,梓州盐亭人。本农家子,以财役里闾。至德、乾元中,数出赀助边,得为州长史。西川节度使严武知其才,署押街,迂恒王府司马,委以军府众务。武卒,罢归。起为兴、凤两州团练使,好兴利除害。迁山南西道节度使。朱泚反,遣腹心穆廷光等遗帛书诱之,震即斩以闻。是时,李怀光与贼连和,奉天危蹙,帝欲徒跸山南,震闻,驰表奉迎,遣大将张用诚以兵五千捍卫。用诚至周至有反计,帝忧之,会震牙将马勋嗣至,帝告以故,勋曰:“臣请归取节度符召之,即不受,斩其首以复命。”帝悦。勋还得符,请壮士五人与偕,出骆谷,用诚以为未知其谋,以数百骑迓①勋馆之,左右严侍。勋未发,阴令焚草馆外,士寒争附火,勋从容引符示之,曰:“大夫召君。”用诚惧,将走,壮士自后禽之。用诚子斫勋伤首,左右捍刀得免,遂仆用诚,而格杀其子。勋即军中,士皆擐甲矣。勋昌言曰:“若父母妻子在梁州,今弃之而反,何所利邪?大夫取用诚尔,若等无与!”众乃服,不敢动。即缚用诚送于震,杖杀之,而拔其副以统师。天子至梁州,宰相以为地贫无所仰给,请进幸成都。震曰;“山南密迩畿辅,李晟锐于收复,方藉六师为声援,今引而西,则诸将顾望,责功无期。”帝未决,会晟表至,亦请驻辟梁、洋,议遂定。然梁、汉间刀耕火耨,民采稆为食,虽领十五郡,而赋入才比东方数大县。自安、史后,山贼剽掠,户口流散,震随宜劝课,鸠②敛有法,民不烦扰,而行在供亿具焉。。车驾将还,加检校尚书左仆射。久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贞元十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保,谥曰忠穆。(节选自《新唐书。严震传》) 【注】①迓(ya):迎接。②鸠:通“匍”,聚,聚集。 1.对下列句子中对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川节度使严武知其才,署押衙署:暂代。 B.会震牙将马勋嗣至嗣:随后。 C.宰相以为地贫无所仰给仰:仰望。 D.而赋人才比东方数大县比:等同。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严震“兴利除害”的一组是( )(3分) ①本农家子,以财役里闾 ②数出赀助边 ③震即斩以闻 ④驰表奉迎,遣大将张用诚以兵五千捍卫 ⑤遂仆用诚,而格杀其子 ⑥随宜劝课,鸠敛有法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严震为人慷慨,才能出众。他出身农家,家境富裕,曾多次出钱资助边舫;严武知其才能,在升任恒王府司马后,就把军府中的许多事务交给他办理。 B.严震处事果敢,忠于朝廷。他斩杀了朱泚派来劝诱的穆廷光,送表章迎奉并派人保驾想移驾山南的皇帝,对谋反不成的属下张用诚毫不留情地予以杖杀。 C.严震富有远见,敢于进言。宰相认为梁州“地贫无所仰给”,请皇上去成都,严震则认为山南接近京郊,皇上驻此有助收复京城,否则就会求胜无期。 D.严震发展农耕,体恤百姓。梁、汉百姓采稆为食,加之山贼抢掠,人口流散,经济十分落后;严震则鼓励百姓从事农桑,收敛适度,使驻地供应充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诚以为未知其谋,以数百骑迓勋馆之,左右严侍。 (2)若父母妻子在梁州,今弃之而反,何所利邪?
|
|
| 3. 难度:中等 | |
|
古代诗歌阅读(1 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初晴游沧浪亭④ 苏舜钦 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②连明:直至天明。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2.这首诗运用多种表达技巧,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鉴赏。(6分)
|
|
| 4. 难度:中等 | |
|
名篇名句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 ,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2.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
|
| 5.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康熙字典 梁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 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集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不肯白给他。 “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一张给我,也不是什么损失。” “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怎么回事吗?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一册挂历上全是她一个人,有收藏价值的。扯一张给你,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屁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表现得十分不情愿,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年谷子似的字典。1949年以后,全中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皮上写着“康熙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 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不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的。跟着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城乡差别,至今仍明明白白地体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 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人生之梦的关键一步。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管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那辆状况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 集市渐渐冷清,卖肉的和炸油条的,在他的巴望之下先后离去。他和那页旧挂历纸的存在,总算是比较显眼了。炸油条的摊位那儿,留下了几块烧过的炭,他捡起一块,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卖”字,那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 天已傍晚。 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人三十六七岁,隔街走过来的,左腿一瘸一拐,看上去较有文化,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中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后一页肯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没做手脚!” 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最后一页太破了…… 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 “那孩子,过来,帮帮我!” 他听出是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的声音。原来那人的左腿有半截是假肢。他因为躲一辆卡车而摔倒,假肢的关节处摔坏了,站都站不起来,他的处境无疑很危险,路那么窄,不被压到才怪呢! 少年尽管恨他,但还是站住了。 他是县重点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开学后,任班主任的他手持名册点名时,意外地看到那卖《康熙字典》的少年应声站在他面前,他愕然了…… 下课后,老师将他引到无人处,表示感谢,问:“字典卖掉了吗?” 学生摇头。 “我收回我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不对,那字典其实很有收藏价值……” 学生将目光望向别处,不言语。 “卖给我吧,我出两百元。” “我不能和老师做交易!”学生说罢,转身跑了。 过了几天,老师旧话重提,学生还是说不能和老师做交易。 “老师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都不给老师一点面子嘛?你本来就是想卖的,不是吗?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对不对?” 最后一次,老师有点生气了。 于是,老师得到了“康熙字典”,学生得到了一辆自行车,新的。 三年弹指一挥间,少年考上了上海交大。临行,送给老师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我明白你为什么非要买我那本《康熙字典》,也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每每看到它,老师心里就漾起一股暖意。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买肉和油条的人络绎不绝,而少年的康熙字典却无人问津,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当地人的物质生活虽已富足,但精神追求严重缺失。 B.少年撕去字典最后一页的行为被“老师”误会后,他很愤怒,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他极力地向围观的人解释,想澄清事实。 C.小说强调少年用碳写下的“卖”字“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意蕴丰富,表明少年要立志成为城里人,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巨大。 D.小说中关于赶集孩子和农村少男少女城市梦的描写,使少年的生活境遇和人生梦想超越了个例而成为一种典型,成为农村少年生活的一个缩影。 E.这篇小说以“康熙字典”为线索,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描写了留守少年卖《康熙字典》的曲折经历,避免了平铺直叙,使行文曲折有致。 2.小说中的少年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多处写到“白纸”“旧挂历纸”,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作用。(6分) 4.小说中的“老师”先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后来又高价收藏了《康熙字典》。小说这样写,有人认为很巧妙,有人认为不太好。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
|
| 6.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莫言——不倦的探索者 杨鸥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莫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接下来我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 作品必须写出自己的特色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说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还认为,“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莫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红高粱》被称为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作品,从《红高粱家族》到《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再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奠言的作品在主体意向非常充分的视角下展现乡土中国的历史和命运。莫言说:“我一直在写作形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力戒重复,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重复自己比抄袭别人更可耻。” 莫言回顾自己的写作生涯称:“我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文学天才。和大多数普通文学爱好者一样,我的文学之路也是从阅读和模仿开始的。”他说:“我从1976年当兵正式开始写作,最初都是模仿外国作家的小说。1981年5月,我的小说终于在杂志上第一次发表,这篇小说就受到了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影响。”莫言还承认自己受过福克纳、马尔克斯的影响。 待到写作日趋成熟之后,莫言逐步意识到作品必须写出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味跟着西方走,最后还是要回到追求民族化写作上。《檀香刑》《生死疲劳》和《蛙》就是莫言在探索个性写作和民族化写作过程中的产物。 故乡不局限于这片乡土 莫言小说中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故乡高密。获奖后莫言表达了对故乡的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莫言谈到,对于一个作家来讲,故乡是很重要的。1984年上军艺以前,找不到素材来写作,很多时间就是下去体验生活,千方百计找能够让自己感动的故事。到了《透明的红萝卜》阶段之后,一想到过去,想到了童年,就想到了故乡的生活,感觉好像一条河流的闸门被打开,活水源源不断而来。故乡情结、故乡记忆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的宝库。 现在莫言对小说中的故乡有了新的理【解析】 越是经典越耐得住重读 《纽约时报》著名书评人M.Yhomaslnge在《史诗般的小说,一流的中国作家》中说:“莫言是世界级的作家,可能是鲁迅、老舍以来最有前途的中国作家。”对此,莫言表示,“很多书出版时要引用这段话的时候,我就持反对意见。我觉得抬得太高了,鲁迅、老舍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我认为衡量一个作家才华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作家有没有创造一种独特的文体,而鲁迅、老舍都是创造了一种独特文体的作家。鲁迅的文体再放50年依然不会过时,老舍的文体中对北京方言、土语的改造,依然是了不起的。他们的才华是难以超越的。” 莫言作品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小说语言,评论家季红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有分析。首先是大量的民间口语进入语言;其次通过在传统的经典典籍《三国演义》和文言文以及翻译小说中找来的东西以及从民间戏曲学来的东西。 谈到阅读,莫言说,现在的书太多了,但是他基本只读经典。“比如说中国几部古典小说,比如说鲁迅、托尔斯泰的作品,我觉得这些书实际上就足够了。我觉得越是经典的书越耐得住重读。”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0月13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对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感到非常高兴,但是他又认为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中国还有很多优秀作家的作品没有被世界所认可。 B.从阅读和模仿开始,在写作形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待到写作日趋成熟之后,再追求个性化写作,这是普通文学爱好者的必由之路。 C.莫言对故乡的感情是深厚的,而且对故乡和文学有了新的理解,他不仅仅局限于高密县这片乡土,而是要把写作内容扩展到国内、国外。 D.国外有位评论家说:莫言是鲁迅、老舍以来最有前途的中国作家,也是世界级的作家,莫言反对这个说法,表现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E.本文多处引用了莫言的原话和他人对莫言的评价,内容丰富,客观真实,富有感染力,也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莫言作品的主要特色和影响。 2.根据文意,请简要分析莫言作品的主要特点。 (6分) 3.作为作家,莫言有哪些优秀的品格?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 4.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原因有很多,请你就“阅读与写作”“故乡与文学”“民族与个性”三方面的理解,任选—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
|
| 7.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苹果”现任CEO蒂姆·库克,在最近几周开始对“苹果”的运营方式进行大幅度调整,这显示着“苹果”将会改头换面,与乔布斯时代的风格有所不同。 B.何润东出道十年了,似乎一直不瘟不火,直到今年,他主演的《新三国》《泡沫之夏》等电视剧收视率喜人,他的人气也随之飙升。 C.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称,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查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一时间,“蒙牛致癌”事件被炒得沸反盈天。 D.今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
|
| 8.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由于访问量过大的原因,不少旅客在12306网购车票时,频频遭遇“系统忙”而无法访问。相比之下,电话订票比网购车票要顺利得多。 B.不能把中国文化简单理解为中国菜、太极拳、京剧等形式化、概念化的符号,而是要潜心挖掘我们的文化内涵,为“文化走出去”创造条件。 C.他对文化出版业具有深入的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他认为,一本畅销书不仅仅是一件精雕细琢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更是流通的商品。 D.最近几年,该省科学技术协会走协商、协调、协作之路,团结、动员、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独特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效提高了该省人民的科学素养。
|
|
| 9. 难度:中等 |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站在马盂山下, , 。 , 。 , 。我开始晕眩了。 ① 我又好像掉进了一个自然的大染缸里,花草色彩斑斓绚丽 ② 我为花草簇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③ 我暗自惊叹,整个山顶就像一个大花篮 ④ 满是浓郁的芳香,整个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刚刚打开的香水瓶边 ⑤ 百花盛开,繁花似锦,五颜六色的鲜花将整个山装点起来 ⑥ 在各个山头闪亮,真是一座炫目的殿堂 A.③⑤①⑥②④ B.②⑤③⑥①④ C.③⑥①④②⑤ D.②④③⑤①⑥
|
|
| 10. 难度:中等 | |
|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3个较短的句子,可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联合国安理会12日发表了谴责朝鲜在平安北道铁山郡西海卫星发射场用“银河3号”运载火箭发射搭栽着进行地球观测所需测试设备和通讯设备的第二颗“光明星3号”卫星行为的媒体声明。
|
|
| 11. 难度:中等 | |
|
以“文化快餐”为开头,重组下面句子,内容不许增减。(5分) 高雅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改革开放后 潮水般涌入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正不知不觉地消解着传统文化的权威。
|
|
| 12. 难度:中等 | |
|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由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2”评选活动12月20日在京揭晓,“正能量”一词入选年度十大流行语和年度十大新词语。 正能量,指一切予人向上的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百度百科》) “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这两句话也成为了当下网络最热的句子。 其实,人的内心就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性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性能量。 请以“正能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低于800字。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