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但我不能放歌,                         

2.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3.惨象,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4.                         ,往来无白丁。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①,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①《史记索隐》韦昭云:“赵奢子括也,代号马服。”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章邯棘原军:军队

B.愿将军计之孰:通“熟”,仔细地

C.约共攻秦,分其地王:称王

D.使候始成使项羽阴:暗中,暗地里

2.长史欣和陈馀劝说章邯的角度和目的均不同,但看法却一致,选出符合两人一致意见的一项(    )(3分)

A.认清所处境地,与项羽订立盟约。

B.认清赵高的为人,看清个人危险处境。

C.认清天下形势,及早称王称霸。

D.认清当前形势,及早做好反叛准备。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和驻扎在漳河南面的项羽的军队,相持未战。由于秦二世对秦军状况很不满意,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

B.长史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他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

C.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劝他赶快反叛。

D.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用白起和蒙恬有功却被杀的事劝告他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3分)

                                                                      

②、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3分)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水 调 歌 头

方 岳①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②,遗恨夕阳中。

菽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③。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方岳,生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做过吏部侍郎和饶、抚、袁三州知州等官。本词是作者在游览欧阳修所建的平山堂时所做的。

②河洛:黄河和洛水之间的地区。③两仙翁:指欧阳修和苏轼。

1.“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从全词看,作者的“愁思”主要有哪些?请分点概括。(3分)

答: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袁绍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他假意和公孙瓒联合,派公孙瓒打下翼州。但翼州攻下以后,袁绍不但不分给公孙瓒,反倒背信弃义,乱箭射死公孙越,并派文丑杀公孙瓒。后公孙瓒幸遇赵云,被其救下。

B.孔明随鲁肃来见周瑜,周瑜、孔明心中早有主意,却都故意言降以刺激对方。鲁肃深知两人意图,不予置辩。孔明故意念了曹操的《铜雀台赋》,曲解其意,说曹军乃是为了“二乔”而来,激起周瑜大怒,请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

C.陆逊击退魏兵,被吴王拜为辅国将军主持军务。魏国欲和东吴联手进攻蜀国,东吴佯为答应,坐观其变,结果魏国很快被蜀国击退。此时,蜀吴两国互遣使者往来,又恢复了友好关系。曹丕闻之大怒,率兵伐吴,却被徐盛用火攻烧得大败而归。

D.诸葛亮葬于阳安关附近的定军山。钟会夺下了阳安关,是夜,诸葛亮在定军山显灵,告诫钟会蜀汉气数已尽,劝钟会进川之后,不要乱杀无辜。钟会听其言,在军前立出一支白旗,上书“保国安民”,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E.魏军兵临蜀国城下,刘禅开门归降,蜀国宣布灭亡。司马炎起兵伐吴,吴军全面溃败,孙皓效法刘禅,宣告投降。其后司马昭中风而死,儿子司马炎逼曹睿禅位,改国号为晋,魏国宣告灭亡。至此,三国归晋,天下统一。

 

五、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

诸葛亮《前出师表》中说到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件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相关情节。

答: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应谨慎选择。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D.如不选择与仁德为邻,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孔子对“择友”和“择处”的观点。(3分)  

答: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北方大旱与体制型缺水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虽然主要是由天灾引起,但也有人祸的原因。

在受灾严重的河南汝阳县内埠村的主要灌溉工程的陆浑水库干渠,多座提灌站和一段已经堆满垃圾的毁坏水渠是当年花巨资修建的灌溉设备,现在都废弃了。像这样花巨资修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被废弃,关键时刻不能派上用场的情况,在这次北方大旱中,肯定不止一例。与此相关的是,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但我国农业仍大部分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实际上让大气将十分宝贵的水资源给蒸发了。

上述情况是造成北方大旱的重要因素。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体制型缺水有别于因水本身很少而引起的资源型缺水和因水质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不仅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调整,更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由此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也不仅仅在于水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上存在一定缺陷。体制型缺水是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公地悲剧”(在免费使用公共资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使资源因被滥用而枯竭)特性的商品,当水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后,在现行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下,人们就会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后果。

对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我们可以采取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工程、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加强水污染治理等措施来解决,但是解决体制型缺水的问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像南水北调这样的大型工程建设,如果在水的分配上没有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引水后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很难说。

要解决水资源“公地悲剧”,有两种选择,一是政府管制,即计划方式,二是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即市场方式。但就中国转型时期的实际来看,比较可行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定额体系。

甘肃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体制的重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程度。关键在于确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择需水量更少的作物进行播种,进而刺激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1.下列对文中水资源的“公地悲剧”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因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带来的水资源供需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

B.因水资源稀缺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

C.因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存在缺陷,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产生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开春我国北方大旱。

D.由于水资源稀缺和开发管理体制不合理,人们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水资源、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后果。

2.以下不属于体制型缺水的表现的一项是:( )(3分)

A.耗费巨资修建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关键时刻不能排上用场。

B.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一旦遭遇旱情,便很难解决。

C.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十分宝贵的水资源被大气蒸发,浪费严重。

D.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没有使农民建立起水资源商品观念,灌溉效率低下。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加强水污染治理可以解决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问题。

B.如果在水的分配上能够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后定能收到预期效果。

C.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成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是解决水资源“公地悲剧”最易推广的办法。

D.甘肃张掖虽然严重缺水,但通过确立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消除了缺水带来的危害。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

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人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临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找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松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这既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又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

B、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画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

C、一个濒临死亡的小女孩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与帮助,说明就在二战时人们还是很有责任心的。

D、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青霉素在战时只提供给军方,不提供给普通人使用,所以在军队中可以容易找到青霉素。

E、“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意思是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的这项援助工作得跟军方交涉,才有可能拿到青霉素,这在当时很难做。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上个世纪一家四代人的姓名,请参照第一代和第二代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另外两代各自命名的用意,并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3分)

示例1:祖父一代(二三十年代):李有金、李有银、李有财

用意:对财富的向往和追求。

示例2:父亲一代(四五十年代):李翻身、李解放、李建国

用意:对新中国、新时代的赞美和热爱。

(1)儿女一代(六七十年代):李运动、李文革、李红卫

用意:

(2)孙子孙女一代(八九十年代):李约翰、李安娜、李丽莎

用意:    

(3)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九、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      )

A.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观看“印象西湖”。

B.“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C.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被埋,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D.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对媒体表示,当前,要求发展中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减排,显然有失公允。

 

十、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面是根据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相关内容拟出的上联,请据本诗内容对出下联。(3分)

上联:寥廓江天引壮志    下联: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长期以来我们在吃四大发明的老本,在一种虚   (wàng)的怀旧安慰中构筑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这种自尊心是必要的,但这种思想方法却制造着一种后顾的文化模式。因为后顾,我们对世界的许多新变化有一种阿Q 式的“我祖先比你阔多了”的情绪。这正造就了我们的长期封闭,亦造成了我们裹足不前。

(1)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写出汉字。(1分)

汉字:     

(2)请写出一个与“裹足不前”词义相近的成语。(2分)

成语:                

 

十一、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这是包含忧伤的泪光。

张韶涵在《你的泪光》中唱道:“我应该是带着爱的希望,快乐的为你飞翔,不想再将伤心绑在身上,回应着你的泪光,我有个愿望,只想快乐不想悲伤,眼泪我会擦干,只留幸福在我脸上……”这是追求阳光般温暖快乐的泪光。

泪光中折射着行为的价值,泪光中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的种种体会。不同境遇的人看到他人的泪光体会各不相同。请以“泪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