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9分)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又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对象性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又使徽州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区域,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包括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因此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二程”和朱熹皆与徽州有极深渊源;儒学观念和儒学礼义对徽州社会各阶层影响至深,所谓“道学渊源在新安久矣”,并且逐步发展成新安理学等体系和流派。 儒学兴盛,加上徽州相对隔绝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的家庭文化十分凝重,“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擅入者。其风最为近古……虽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家庭、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其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基本建筑于家族本位上,是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原则的典型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排斥商业精神的,但徽州山多田少地瘠,因此,外出经商是谋生的重要手段。“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著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他们在长期商业经营实践中创造出股份式、承揽式等经营方式,并在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利润分配等各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徽商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还直接刺激了数学、地理水文学的发展,如程大位(算法统宗)、黄汴《一统路程图记》等。这些生产方式上的变革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萌现了早期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的某些端倪。 徽州文化正是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在正统中原文化基础上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发展成为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并演化为当地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和广博精深的诸种具象文化风采。 1.对“徽州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徽州文化是源于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地域文化。 B.徽州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的,创造出鲜明特色成果的,影响广泛的文化体系。 C.徽州文化是一种家庭文化十分凝重、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的封闭性的文化系统。 D.徽州文化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基本内核,是具备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的文化系统。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徽州文化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这与徽州地区的地理形势有密切的关系。 B.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并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 C.徽州文化中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建立于家族本位之上,家族色彩浓郁而国家观念淡薄。 D.徽州商人经营活动的实际需求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现代化。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徽州文化突破了中国农耕文明、伦理道德与宗族体制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精神。 B.徽州文化初步协调了传统社会伦理道德与商业精神的矛盾。 C.徽州文化博采众长,吸收四方文化成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突破。 D.徽州文化不排斥商业精神,致使徽州地区农业生产落后。
|
|
| 2.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7分)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 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①。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 子冠军②。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③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④。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 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释] ①钜鹿城,古县名,治所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②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③承其敝,承,趁;敝,疲惫。④枝梧,抵抗。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胜则兵罢 罢,通“疲” B.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使……相斗 C.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身,亲自 D.楚王阴令羽诛之 阴,阴沉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D.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 ) 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 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不体恤士卒,却去钻营私利,“久留不行”,所以项羽杀了他。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候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的臣服。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⑵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2分) ⑶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3分)
|
|
| 3.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调歌头·拍碎双玉斗 梁启超 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百户①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②。 注:本词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①百户:古代朝廷庆典,百户聚会,饮酒欢庆 ②维摩:维摩诘,是毗耶离城中一位大乘居士﹐和释迦牟尼同时。 1.词中“拍碎双玉斗”典故源自教材哪篇课文?结合上阕内容,分析作者情感。(3分) 2.下阕作者为何感叹人生“蹉跎”?(3分)
|
|
| 4. 难度:中等 | |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8分) 1.采之欲遗谁?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3.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氓》) 5.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6.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7.《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 8.巴金的《家》《春》《秋》被合称为“_______三部曲”。
|
|
| 5.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重访草莓园 肖复兴 到纽约总要去中央公园,因为那里有约翰·列侬的草莓园。今年是列侬逝世30周年,就更要来了。上次来,是四年前的春天,这一次,是秋天了。人生四季的轮回,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无论卑小的个人,还是偌大的世界,都在发生着变化,草莓园却依然故我,和四年前见到的没什么两样,就像听他生前唱的那些歌一样,依然动听如昨,没有走音跑调。 我爱听列侬的歌,他并不像有些歌手只会咀嚼个人的那些风花雪月的小感情,他那种对于世界的关注,只有鲍勃·迪伦能够和他比肩。他不是那种社论式的大气磅礴,而是他独特的诗人式的关注,完全跳出一般流行歌手的范畴。我们的一般流行歌手有时也唱些这样宏观的歌曲,却只是把它们当作公益歌曲或晚会歌曲来唱唱罢了,那种别人替他们编好的词和曲调,千人一面般的相似,完全可以把这首歌的歌词或旋律同另外一首歌随意置换。列侬不是这样的,他总是能及时而准确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唱出他自己的那一份感情,对这个世界做出他独特的发言。 最喜欢的是《想象》,在过于现实的生活里,想象早已经被磨钝,锈蚀成了一块铁疙瘩,还有比列侬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想象能如气球一样载我们飞升进天空的吗?虽然这首歌有些浪漫和乌托邦,但他对世界和平统一的向往,让你无法不感动,感动他的真诚的同时,感慨我们有些歌手的浅薄和贫乏。你会感到列侬一步就迈过了那种浅薄却装点得豪华如同游泳场里的蘑菇池,而走向那样宽阔的水域,立刻有一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感觉。 那一连串激流直泻的排比,是他对你我这样普通百姓的直抒胸臆:“想象这里没有天堂,这很简单,如果你想试试的话。我们的下面也没有地狱,我们的上面只有天空。想象所有的人民,只为今天的和平生活;想象没有国家,想象没有杀戮,想象没有牺牲,想象没有宗教,这一切并不难做到。想象没有占有没有贪婪没有饥饿四海之内皆兄弟……你可以说我是做梦的人,但我不是唯一的一个,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进来,那么世界就能变成一个。”真的,什么时候听,什么时候都会被感动。 草莓园,并没有草莓,只是一个直径三米多的圆圈,彩砖铺地,一条条放射线铺展开来,很有些动感。圆心中写着IMAGINE,这就是约翰·列侬那首著名歌曲《想象》的名字。 这是当初纽约市政府出资100万美元修建的,近看如一个硕大的花环;远看像一滴垂落的泪珠。如此敬重地对待一位摇滚歌手的城市,让我想起英国的利物浦。10年前利物浦机场改名为约翰·列侬机场,成为了当时的一则新闻,因为用名人的名字命名机场的有不少,用一位摇滚歌手的名字命名,利物浦机场是头一个也是迄今唯一的一个。列侬出生在这座城市,当年是一个失去了父亲又接着失去了母亲的无助孤儿,他组织披头士乐队时,没有地方演出,只好在码头附近的低级小酒馆去卖唱。利物浦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敬意,也表达对他曾经冷漠的歉意。这是一座有文化的城市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艺术气质。 秋意正浓,中央公园里的树已经开始变色,色彩缤纷,如同围绕着圆圆的草莓园的那些不同肤色的人。大家像是围绕着正在唱歌的列侬,轻声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意。这一天,多了一个中国人,在心里对他说,很多中国的歌迷也喜欢你的歌。 禁不住又想起了他的《想象》:“想象所有的人民,只为今天的和平生活;想象没有国家,想象没有杀戮,想象没有牺牲……”如今谁来为我们重唱这样动人的歌? 草莓园紧挨着公园出口,从这里抬头向公园出口望去,就可以望到达克塔公寓的高楼,当年列侬就住在那里。推开正对着公园的那扇窗,列侬常常站在那里眺望公园。30年过去了,那扇窗口前再也无法出现他的身影。 草莓园,曾经是列侬家乡利物浦的一块童年梦想之地。那一年,姨妈带着他到那里看演出,是他看到的第一场歌唱演唱会。正是那块草莓园让他迷上了音乐。1967年,他唱了第一首自己创作的《永恒的草莓园》。 他用他的生命和歌声换来了一座如今的草莓园。 1.如何理解文中划线语句的含义?(4分) 2.约翰·列侬为什么能够得到不同国家人们的喜爱和敬重?(6分) 3.综观全文,“草莓园”有什么作用?(6分)
|
|
| 6.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小题。 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 黄尘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一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一顿,重则戒尺伺候。 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而今的书法衰落,则使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曾有小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 与我们的生生丢弃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技法。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毫无书法美感。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退化。现在写“天书”的不仅仅是医生,“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此前学校之所以对书法教育视而不见,很大程度上跟功利化教育有关。如今,家长、学生、老师、学校关心的是成绩、升学率!重视的是分数、排名。既然中考和高考都不考书法,那学它干吗?畸形的教育形势和功利的求学思维之下,书法也就成了个别“票友”的私人爱好了。 其实,即便是在功利化的考试思维下,书法也大有裨益。很多高考阅卷老师都透露,字写得好,卷面清晰干净,老师的第一印象好,分数自然有所倾斜;而如果在纸上涂鸦,卷子一片狼藉,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成绩不也就有保证了吗? 再者,俗话说“字如其人”,如果自己写一手烂字,有何颜面示人?如果别人能写一笔潇洒的字体,你难道不会对他另眼相看? 书法的失落,还跟一股逢传统必反的潮流脱不了干系:仿佛传统的就是糟粕,现代的才是精华,传统与现代是永恒对立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与“现代”水火不容。比如,“现代”的西装取代了“传统”的旗袍,但唐装、旗袍不也日益走俏,风光依旧吗?摩天大楼够“现代”了吧,但每逢假期,大家还不是一股脑地往名胜古迹跑,以一睹那些“传统”建筑的真容为快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传统”。就拿书法来说,其研习过程对情操的陶冶,对良好品性的塑造,对文化修养的养成,无论古今,成效依然。 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说,如果我生在中国,我将不是画家,而是书法家。人家一代绘画宗师尚有改行研习书法之念,犹如一张白纸的中小学生们,何必要拒而远之呢?也正因如此,广东率先让书法走进课堂的做法才值得期许。 原载《广州日报》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与我国中小学不重视书法教育有关系。 B.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高考语文成绩有了一定保证。 C.电脑的普及,让书写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脱离了传播信息的功能。 D.唐装、旗袍日益走俏,风光依旧是现代服装艺术与传统服装艺术的完美结合的结果。 E. 书法失落为小众艺术,主要是受到传统的就是糟粕,逢传统必反的潮流的影响。 2.文章写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传统’。”请谈谈你对作者这句话的理解。(4分) 3.在作者看来,我国书法失落的原因有哪些?(6分)
|
|
| 7.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执拗(ào) 蹒(pán)跚 寥落 炯乎不同 B.婆娑(suō) 叱咤(chà) 光碟 妄自菲薄 C.浸渍(zì) 绯红(fēi) 嬉笑 殒身不恤 D.精悍(hàn) 弄堂(nònɡ) 桀骜 殚精竭虑
|
|
| 8. 难度:中等 | |
|
下列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不屈不挠才是重要的法宝时,我们何必自怨自艾呢? B.《中国好声音》在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惊人的收视率之后,计划再推第二季。四位评委各具个性的表现常常使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包括维权事项,请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D.周国平的新作《宝贝,宝贝》讲述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被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打动,时不时拍案而起,连连叫好。
|
|
| 9.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使记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 于一种不安的心情。 B.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受到破坏的危险。 C.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和发祥地,其厚厚的黄土层是经数百万年沙土堆积而成的,历尽了沧桑岁月。 D.名望有时也调皮也气人,有些人钻营一世也只能够和别人裤脚相齐,有的人光明磊落原地站着,却已获得别人发自心底的尊重与拥戴。
|
|
| 10. 难度:中等 | |
|
填在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循路东行到一座小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 。 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诗句作出图解。 ① 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 ② 潭水碧波荡漾,三面的山影倒映在细碎的波纹中 ③ 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石草杂置 ④ 杂草和石头遍布于潭边,山坡上蓊蓊郁郁的 ⑤ 月光从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 ⑥ 透过树的缝隙,月光零落地洒在碧水上 A. 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
|
| 11. 难度:中等 | |
|
读下面一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实验的结论。(不超过20字)(4分) 美国的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初生的婴儿分成四组,一组听不到任何声音,二组播放录制的催眠曲,三组用节拍器仿声,四组播放母亲心跳的录音。结果是,第四组仅用了其他三组所用时间的一半,婴儿就安安稳稳地睡着了,而第一组的婴儿在长达60%的时间内都在啼哭,骚动。 这个实验表明: 。
|
|
| 12. 难度:中等 | |
|
下图是重庆市第四届运动会的会徽,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该会徽,并简述该会徽的寓意。(4分)
|
|
| 13. 难度:中等 | |
|
有这样一则犹太谚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的确,“我”很渺小,置身芸芸众生之中,沧海一粟,轻如鸿毛;可“我”又很重要,立于茫茫天地之间,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对自我的品读与审视,伴随人生的始终,关乎人生的成败。 请以“读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