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1) 薄霄愧云浮; (2) 卧疴对空林; (3) 初景革绪风; (4) 索居易永久; (5) 喧鸟覆春洲; (6) 佳期怅何许;
|
|
| 2. 难度:中等 | |
|
翻译或者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2)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3)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
|
| 3. 难度:中等 | |
|
《登池上楼》一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略作分析。
|
|
| 4. 难度:中等 | |||||||||||||
|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问题。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请选出与“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中“薄”字的含义相同的一组:
3.请选出对《登池上楼》一诗理解错误的一项:
4.诗的开头两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应该怎样鉴赏这两句? 5.如何赏析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 6.《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5. 难度:中等 | |||||||||||||||||
|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注]。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民;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邢、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宋初设“京朝官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也有兼管一县兵事的。因本非县令而管县,故称知某县事。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包拯立朝刚毅、谋国为民的一组是( ) ①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②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③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 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⑤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⑥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2)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
|
|||||||||||||||||
| 6. 难度:中等 | |
|
古人在不得志的时候往往寄情山水,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大自然中。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