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四川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只存在一个错误的选项是:(   )

A.金石可(lòu)(qūn)巡占(pǔ)句(dòu)

B.(shuò)漠饿(fú)锦(shè)扪(shēn)历井

C.(xiáng)序数罟(chùgǔ)弃甲(yè)兵呕哑(ōu yǎ)

D.(jiǎo)龙经(zhuàng)鞭(chī)不积(guī)步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猿猱谪戌呕哑嘲喳度长契大

B.蚕从丛菊轻拢慢捻群山万壑

C.孝悌藩篱鸡豚狗彘转轴拨弦

D.氓隶阿谀峨嵋巅驽马十驾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初见黄君是在她们单位上,那是一个大眼睛顾盼生辉、长头发、扬止有仪的女孩。

B.把鸟粪做成的粉末掺在护肤品中,涂到脸上,这一做法听起来古怪可笑,甚至有点不拘一格,反而刺激了现代人的好奇心。

C.想那梅雨时节,闺中小姐也曾百无聊奈,庸懒地依在这里,看雨打芭蕉,晚晴独照,叹年华似水,如花美眷,将心事婉转成琴声一曲。

D.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座沉寂了许多年的边陲小城,一到夜晚也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呈现一派繁华景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中航发动机公司主要致力于大型客机发动机的研制,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大型飞机配套产业的发展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B.在巴菲特看来,世界金融市场尽管处于混乱状态,危机有进一步蔓延与持续扩大的趋势,但是,他仍然决定逆潮流而动。

C.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到市场的不到30个左右。

D.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一座占地1243平方英里、由众多的山雨湖组成的、包括红熊在内的近100种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3)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4)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5)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6)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发展、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1.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知识分子是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C.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2.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3.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将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坐者大惭谢。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帝悟,追还使者。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护弗遣。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拯惧,立遣吏。

拜枢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数乞谢事。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赠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有删节)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复问辟:使……避开

B.苟有过,不早正盍:何

C.泾卒固慢悖:谬误

D.宿以老,数乞谢事:事情

2.下列划线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宿疑讯之②拔剑撞破之

B.①旦将田,县吏缚以赴官②下有冲波逆折回川

C.①泾州卒折支不时给②歌赠之

D.①忧患之来,多藏隐微②蜀道之难,难上青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宿在担任湖州知府时,一些官员对前任太守花钱大兴学校,待其离任时,又“疑以为欺”,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胡宿毫不留情地进行责备。

B.胡宿在做宣州通判时,有一个将“囚犯”判为死刑的的案件,经过他单独而仔细地审问,终于弄清事情的真相,使这一冤案水落石出。

C.对于“北方”、“捕鱼伐苇”、“侵诬尺寸”引发的争端,胡宿主张“外和”,不必动用军事力量,必要时让地方官员用文书向对方申明即可。

D.在处理泾州卒欲作乱一案中,包拯本不想袒护相关官吏,当面对胡宿义正词严的告白时,包拯就将相关官吏赶走了事,免得授人以柄。

4.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

译文:                                                                

                                                                      

(2)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

译文: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其中的两处作简要分析。(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默写。(共5分,每小题1分。二选一)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的诗句是:                              

2.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            ,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5.《蜀道难》中形容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诗句是:                       

6.师者,                               。(韩愈《师说》)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水·凤凰·沈从文

沈从文曾说过:“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

的确如此。且不说14岁以前的沈从文是在故乡凤凰小城的一条沱江里泡大的,即便14岁以后到20岁离开湘西去北京“碰运气”以前,他也一直流浪于沅水上下游的各个大小水码头。他最留连忘返的是那里的一条条湿漉漉的河街,最看不厌的是那些水上人的作息,最不能忘情的是这些水上人相吵相骂相爱相谑的言行。

对沈从文性格塑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故乡——凤凰的那条清丽秀美的沱江。他在这里的日光下,认识了大千世界稀奇的色、微妙的光,以及万汇百物的动与静。他在这里尤其学会了思索与想象。为了能同这里的自然亲近,他学会了逃学,学会了游泳,甚至学会了撒谎。逃学、撒谎被学校或家庭任何一方发现后,少不了都是一顿体罚,但他却从不因此而懊悔。因为体罚虽限制了他“乱跑”的自由,想象却生出了翅膀,使他凭经验想到了河中鳜鱼被钓起后泼剌的情形,想到了满天放飞的风筝,想到了山里歌呼的黄鹂,想到了树上累累的果实……他认为他的一生,之所以“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都应当溯源于这份因为要亲近自然而养成的逃学习惯,以及在逃学的处罚中炼就的爱思索爱幻想的品性。

15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凤凰,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那一川藏着梦幻般美丽的沱江水。15年后的今天,为寻梦我又来到了凤凰城东门沱江转弯处的沙湾水面旁,沿着被堆翠凝蓝的崖岸染绿的河水,我走进沈从文故居的仓屋,我仿佛看到被雨水浇得如落汤鸡似的小从文,正被罚跪在这房中的一个角落。可他竟能从檐溜的滴沥声中做着横海扬帆的美梦,口中还喃喃自语:“孤独一点、寂寞一点算什么,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你自己。”或许正是拥有了这份倔强、这份自主与从容,这个生长于偏僻小城里的野精灵,20多年后,才奇迹般地震动了大中国的文坛,成了“京派文人的重镇”。

走完了86年艰难坎坷的人生旅途,沈从文又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凤凰故里。他的骨灰一半抛到了沱江的沙湾,一半撒在了沙湾下游不远处的高崖边。这里没有墓圈,没有坟丘,只有一块从山崖上掉落下来的五彩石,周围生长着杂树绿竹和虎耳草,地面上是一片散落的鹅卵石。就着五彩石两侧不大的光面,一面刻着根据沈从文手迹略略放大的四句偈语:“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另一面刻着沈从文的妻妹张允和女士撰写的一首诔辞:“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首诔辞其实是一首“藏尾诗”,把句尾的四字连起来,就是“从文让人”。是的,沈从文从来都是“让人”的,从来都是默默的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的。但沈从文又是极为坚定、极为自信的,他生前手书的四句偈语,分明明确地警示着世人:谁如果不按照他的思索,去思索他和他笔下所描绘的人,谁就别想真正地理解他和认识他所塑造的“人”!伫立于这块最不像坟墓的坟墓前,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沈从文如下的话语:“人生是一本永远翻看不完的大书,我只是翻看得太快,看到了许多不该看到的内容,我得好好地休息一会了。”于是这位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的自然之子,又回到了自然的怀抱,永远与高崖为伴,聆听着沱江那美妙动人的水声。

水造就了沈从文,水赋予沈从文水的性格。水似乎最柔弱,其实最刚强。它既能随方就圆又能决堤溃防;既兼容并包又泾渭分明。它在温柔平静中隐伏着澎湃的热情。它能粘合住最卑微的人生,又能幻化出多彩的云霞。水就是沈从文。

[注]诔辞,列述死者德行功过的文字。

1. 文章开篇引用沈从文的话“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极大关系”,请说明其作用?(4分)

答:                                                        

2.请概括回答:清丽秀美的沱江成就了少年沈从文怎样的品性?(6分)

  答:                                                        

3.从全文看,你怎样理解沈从文是“自然之子”? (6分)

  答:                                                        

4.文中偈语和诔辞印证了沈从文的性格特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答: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的内容,概括出两点结论。(4分)

我国轿车供求状况: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轿车需求量(万辆)

102

138

266

346

458

轿车生产量(万辆)

103

192

349

471

564

   ①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公益行动也是一盏灯”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人们的行动来唤起人们的公德意识。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为电视台再设计两个细节镜头和画外音。(6分)

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示例:

镜头   一个跑步的小伙子,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

画外音 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10公分的距离。

镜头1                                                                 

画外音                                                                 

镜头2                                                                

画外音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5分)

康桥     鲁镇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答: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 蝶说:“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蝶告诉它:“从蛹的生命意义来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