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
|||||
| 2. 难度:简单 | |
|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 )同( ) (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 )同( ) (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 ( )同( ) (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 ( )同( ) (5)府吏见丁宁 ( )同( )
|
|
| 3. 难度:简单 | |||||
|
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
|||||
| 4. 难度:中等 | |
|
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
| 6. 难度:简单 | |||||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7.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
| 8. 难度:中等 | |||||
|
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
|||||
| 9.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10. 难度:中等 | |||||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 ①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③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④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⑤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
|||||
| 11. 难度:中等 | |||||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