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如今有一种重智商轻人格的偏见,似乎新型人才的成长,知识和智商才是真格的,什么人格、品德已经过时。其实,当今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不但要有高智商,而且要有健全的人格。这是因为信息时代知识的创新活动,都是在集体协作中进行的,需要有善于同他人协作的品德和能力,需要人们遵守规则,讲究信誉。 一个知名的企业向社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面试中有一道题:“请写出你原来所在单位的最大秘密和对我公司有何价值。”应聘者对此各陈所见,但最后被录用的却是一位对此题交白卷者。有人问及原因,老总回答说:…… 专家的研究表明,当今时代,一项事业的开拓,一项创新活动的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只占据20%—30%,人格要素占70%—80%。由此,人们对德才兼备又有深一层的认识,在重视智商的同时,还应致力于情商的提高。 所谓情商是一种稳定存在的情绪、品质和人格素质。它包括个人驾驭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个人了解自身感受、能够控制冲动和情绪波动、理智行事的能力;面对各种艰难考验时能保持乐观自信心态的能力。如果说智商测量的是你适宜从事什么工作,情商测量的则是你在这个工作中能否成功。可见,青年人在走向成才的奋斗中,既要开发智力,更要养成健康人格。智商如同飞鸟的双翅,情商有如翅上的羽毛,____________ 。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高智商的人却没有获得成功,究其自身原因,多发生在人格的残缺和扭曲上。 1.应聘者对某题交白卷却被录用,这件事重在说明什么?对此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2.在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根据文章进行推断,下面全属于“情商”较高的一项是 ( )
|
|||||||||||||
| 2.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 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州刺史。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寇盗前衅,与之更始。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州内清平。 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臧秽。赐等惧罪,遂共重赂大将军梁冀,冀为千里移檄,而固持之愈急。冀遂令徙固为泰山太守。时泰山盗贼屯聚数年,郡兵常数千人,追讨不能制。固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以恩信招诱之。未满岁,贼皆弭散。 及冲帝即位,以固为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时太后以比遭不造,委任宰辅,固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律斥遣,天下咸望遂平,而梁冀猜专,每相忌疾。 后岁余,甘陵刘文、魏郡刘鲔各谋立蒜为天子,梁冀因此诬固与文、鲔共为妖言,下狱。门生渤海王调贯械上书,证固之枉,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亦要斧锧诣阙通诉。太后明之,乃赦焉。及出狱,京师市里皆称万岁。冀闻之大惊,畏固名德终为己害,乃更具奏前事,遂诛之,时年五十四。(摘自《后汉书·黄琼李固传》,有删节。) 注:不造,不幸。指汉顺帝死后,冲帝、质帝都只作了一年皇帝就死了之事。 1.选出对下列句中划线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出李固为政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 ②半岁间,余类悉降,州内清平。 ③冀遂令徙固为泰山太守。 ④固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律斥遣,天下咸望遂平 ⑤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亦要斧锧诣阙通诉。 ⑥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以恩信招诱之。未满岁,贼皆弭散。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4分) (2)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固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4分)
|
|||||||||||||
| 3.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村 晚 雷 震 草满池塘①水满陂②,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①塘:堤岸。②陂:bēi,池塘。 1.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4分) 2.本诗前两句的写景极有特色,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至少两处)。(4分)
|
|
| 4. 难度:简单 |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2.想当年, , 。 (辛弃疾《永遇乐》)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5.人生如梦,____________。
|
|
| 5.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6分)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料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爸爸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的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取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发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计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找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E. 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2.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 7.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
|||||
| 8. 难度:中等 | |||||
|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个特殊气候, 。 , ,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 。 , 。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①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 ②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 ③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 ④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 ⑤他在这里没有堕落 ⑥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
|
|||||
| 9. 难度:中等 | |
|
仿照例句,写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句子。〈5分〉 天空收容每一朵云彩,不论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大海收容每一粒水滴,不论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
|
|
| 10. 难度:中等 | |
|
作文 题目;脊梁 要求:不要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