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面句子中“已”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学不可以已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疾”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有疾在腠理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
| 5. 难度:简单 | |||||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故愿望见太后 ③今就砺则利 ④兵革非不坚利也
|
|||||
| 6. 难度:简单 | |
|
翻译与默写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 2.默写 (1)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 。 (2)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 (4) ,臂非加长也, ;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 ,非利足也, ;假舟楫者, , 。
|
|
| 7.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这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错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负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鸣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五代史》为欧阳修编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下列句子中,上下句之间语意义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 ) ①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②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③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④使马如羊,不以入廐 ⑤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2)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