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划线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 4. 难度:中等 | |||||
|
对下列划线词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②旷安宅而弗居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⑤师行而粮食 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⑧饭疏食饮水 ⑨足食,足兵,民信之 ⑩所谓立之斯立
|
|||||
| 5.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
| 7. 难度:中等 | |||||
|
下列有关春秋时期思想家的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8. 难度:中等 | |||||||||||||
|
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万章上》) 1.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下面的句子,划线的字在意义及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 )
3.与“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
| 9. 难度:中等 | |||||||||||||
|
课外文言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发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下列选项中,全都能说明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善著书”的一项是( ) ①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 ②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 ③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④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 ⑤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⑥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4.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3分) ②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3分)
|
|||||||||||||
| 10.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村 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 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4 分) 2.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结合诗文简要分析。(4分)
|
|
| 11. 难度:中等 |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子曰:“ ,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2. 君子以仁存心, 。仁者爱人, 。(《孟子·离娄下》) 3. 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 4.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滕文公下》) 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则无败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
|
|
| 12.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4分) 老子:颠倒的世界与哲学(节选) 鲍鹏山 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硕大的头颅内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智慧;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额际密密的皱纹中不知隐藏着多少阴谋与陷阱;当然,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迷悯的人——他神奇般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大约是失望,或另有使命,又神奇般地消逝他方。在夕阳的余晖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屣。他对我们竟没有一丝的留恋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的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老子的著作是有名称的,这和其他诸子著作统以作者姓氏加“子”命名者不同。他著作的名称就叫《道德经》,或者,根据《德经》《道经》之先后又叫做《德道经》。何谓德?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谓之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属性;何为道?万物运行之规律谓之道。所以,老子研究的,感兴趣的,是较为纯粹的哲学问题,是对客观具象事物的抽象。 他也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司马迁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他生在那么多既有的历史之后,如历史的一个晦气重重的遗腹子般。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往往就如同他个人的经历和创痛,人类以往的体验也就是他最个性的感性体验。老子正是这类超常人中的一个,面对着“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的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变为鸡皮“老子”,并在他额头上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中,埋下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发吧。 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不过我相信,当老子带着满头风霜,一脸慈悲,走出守藏室时,他已洞穿人生的厚壁。在阳光下他眯眼看人间,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了如指掌,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的大厦将倾,山河将崩,九州辐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将面临一场浩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那些厚重的典籍守不住也藏不住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去意满怀,是的,该走了。 1.第一段中,作者认为老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2.在作者看来,老子的智慧是一种“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老子的智慧如此复杂?(5分) 3.你认为,老子出关是出于心肠冷酷,还是出于心灵慈悲?为什么?(5分)
|
|
| 13. 难度:中等 | |
|
下面是《新京报》记者对即将重登“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易中天采访的片段实录,请根据问答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易中天以儒家为主线进行讲座的缘由。(15字以内)(4分) 新京报: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儒家文化只是百家中的一家,影响绝对没有后来那么大,为什么你的讲座计划中前面都以儒家文化为主线? 易中天:儒家那时是不受重视的,但是放在3000年文化史的角度去看,主线就是儒家。我可以打这么一个比方,汉武帝以后在思想文化界,儒家文化基本是执政党,法家是隐蔽的执政党,道家是参政的在野党,墨家是地下党。所以线索还是应该以儒家为主线,何况有墨、道、法是因为先有儒。
|
|
| 14. 难度:中等 | |
|
请分别列举出自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和道家、墨家、法家的成语各一个。(6分)
|
|
| 15.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E.堂吉诃德为他的第一次出游做足了准备。他想起古时候骑士外出历险时都有个侍从跟着,于是就极力游说一个头脑机灵的穷苦农民桑丘·潘沙担任这个职务;桑丘被“海岛总督”锦绣前程迷住了心窍,就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堂吉诃德》)
|
|||||
| 16. 难度:中等 | |
|
作文 庄子说,做人应该“外化而内不化”。“外化”,就是与外界相处,学会变通,适应环境,搞好人际关系;“内不化”,就是无论外界风云怎样变幻,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 你怎样看待庄子的说法?请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或抄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