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3. 难度:中等 | |||||
|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我市有关部门及时地拆除清理了一些已被 的公共设施,确保了城区交通的畅通。 ②结束了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心情终于可以 下来,我要好好地听听我喜欢的音乐。 ③在“中国农谷?荆门(沙洋)第五届油菜花旅游节”上,“农家乐杯”的文艺比赛充分 了荆门人“乐在农家”的精神风貌。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项关于名家名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6.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展示中国文化中的普世价值 叶朗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 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遍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能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摘自200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1.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7.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宋)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叙写作者谪居竹楼的乐趣的一组是(3分) ①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②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③焚香默坐,清遣世虑 ④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⑤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⑥宜鼓琴,琴调虚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4分) 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4分) (2)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4分)
|
|||||||||||||
| 8.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选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释】①新城——宋代杭州的一个属县,在今浙江省富阳县。 ②积雨——连绵不断、下了很久的雨。 ③絮帽——绵帽。 ④铜钲(zhēng)——古代一种铜制的乐器。 ⑤西崦(yān)——西山地区。⑥饷(xiǎng)——用食物款待别人。 1.诗的首联,写“我欲山行”,写春风吹断了积雨,新颖别致,饶有诗意,请问,首联如此写来,有何作用?(4分) 2.这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了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后两句描写近景,请结合诗句具体谈谈诗人用的是什么手法。(4分)
|
|
| 9. 难度:简单 | |
|
请补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作答。)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李白《蜀道难》) 2. ▲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谨庠序之教,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5. ▲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 6. ▲ ,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7.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会桃花之芳园,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
| 10.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小题。 跟着杂志去打工 刘怀远 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在城市的一条小街上,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进农贸市场任由城里人挑拣的农副产品。 二根是第一次出来,是熟读了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后才壮了胆子来的。法宝一般的书,啊,好比走夜路刚好遇见了手电筒,他很庆幸。 有人过来拍他单薄的肩膀:“我厂里缺人,去吗?”二根看着那人的大肚子,结巴着问:“你给多少钱啊?”“你是新人,1000元一个月,等熟练了涨到1500元。” 二根有些动心,他记起杂志里的话,问:“我们有医疗保险吗?”那人拧了眉头,上下打量二根,说:“有。”“有养老保险吗?”“有。”“节假日加班的话是给300%的工资吗?”那人笑了,露出被茶叶水泡黑的牙:“给呀。”二根也笑了:“好,我跟你去签用工合同。”那人说: “你不是两条腿的人,是三条腿的蛤蟆吧?这么金贵!” 周围几个农民模样的都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表明他们和二根划清了界限,不是同伙。那人大喊一声:“1000元一个月,有去的吗?” 周围的几个人立刻围住他,还有闻声往这边小跑的。那人挑了三个年轻的,走了。走时还特意朝二根扭过头,用鼻子很响地哼了声。 二根愣了,翻开杂志又看。是啊,文章里就是这么说的啊,我一句话也没问错啊,农民工要享受和城里职工一样的待遇啊。 过了好一会儿,又有人凑到二根面前:“干建筑的活,1500块一个月,怕脏怕累吗? “不怕,农村出来的什么也不怕。管吃管住吗?” “管。” “给……买保险吗?”二根嗫嚅地问。有了刚才的被人奚落,底气明显不足。 “保险?什么保险?” “医……医疗和养老保险啊。” “咱是雇民工,不是请爹回去养着。”那人边说边抬起脚,板着脸往前面走去,三五分钟就领了人折返来。 街上的人少了起来,早晨和他并肩站立的人被一批一批地带走。也没听他们讲什么条件啊,就问了多少工钱、什么工作就急急跟了去,有的连什么工作好像都没问,生怕答应晚了被别人抢了机会。难道他们没有听说过农民工该有自己的权益和保障? 到了正午,二根肚子响起来。二根摸了摸衣兜里不多的钱,舔舔干裂的嘴唇,咽了口口水,权当吃了中饭。二根又翻看了几页杂志,就把它顶在头上遮日头。 太阳偏了西,街上的人更少了,更是不见了来雇工的人。 二根心里急起来,额上沁出汗。肚子饿得难受,他就蹲在地上。 这时,远处有个声音喊:工地上要挖土方的,一天40元…… 二根慌忙站起来寻找,想立即就跟定了那声音。起得急了,那本杂志“哗”地一下掉在地上。 二根匆匆瞥了它一眼,径自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摘自《小说月刊》2008年第6期) 1.文章以“跟着杂志去打工”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2.二根对杂志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并据此回答这一变化反映出主人公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3.作者除了写二根,还写了许多“和他一般模样的人”,其用意是什么?(6分) 4.试选择两个角度探究小说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6分)
|
|
| 11. 难度:中等 | |
|
某班学生在讨论“说不尽的贾宝玉”时,从不同角度简要地阐述了他们对贾宝玉的认识。请你将其整合为一个长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4分) ①贾宝玉是个贵族公子。 ②贾宝玉生活在充满矛盾的封建大家庭。 ③叛逆精神是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④曹雪芹写《红楼梦》是为了揭示贾府的衰亡史和罪恶史。 ⑤贾宝玉是封建伦理的孤独的反抗者。 ▲
|
|
| 12. 难度:中等 | |
|
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4分) 《荆门日报》2012年5月18日讯 记者获悉,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上,荆门园以全国地级市第二名的成绩被重庆园博会组委会评为综合类金奖,并获得施工奖、植物配置奖、建筑小品奖等三个单项大奖,是全国唯一获得三个单项大奖的地级市。本届园博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园林,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吸引了188个国内外城市、机构、企业和个人参展。 ▲
|
|
| 13. 难度:简单 | |
|
仿照下面一段话中的画线句子,续写一个语意连贯、结构相似、立意健康的句子。(4分) “唐风宋韵”堪称中国文学的瑰宝,唐宋诗词内蕴丰富。在我们含英咀华之际,优秀作品中的名言名句常常能激起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之后神州的壮丽妖娆而自豪? ▲
|
|
| 14. 难度:中等 | |
|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阶,实在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了。居家小院有它,宫殿大院有它;大街小巷有它,高楼大厦更有它……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高贵的,又是平易的。它既可以抬高人,官居显位;又可以损毁人,身败名裂。它既可成全孜孜追求者,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穷千里目更上层楼;亦可呵护一时失意者,拓宽胸襟,志存高远,化干戈起宏图。有人喜爱它,处处营建,筑成高墙壁垒;有人讨厌它,时时拆除,建设和平清气……台阶,确实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时常荡起阵阵涟漪,引起种种联想。 从上文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台阶”的认识。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