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项中,加线的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罪愆(qiān ) 谛听( dì ) 禀赋( bǐn ) 脍炙人口( kuài ) B 天堑( jiàn ) 凝噎( yē ) 料峭( qiào ) 歌台舞榭( xiè ) C 樯橹( lǔ ) 吟啸( yín ) 发髻( jī ) 求田问舍( shě ) D 昧心( mèi ) 远岑( cén ) 伺候( cì ) 繁文缛节( rù )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嘉 甘霖 罗绮 羽扇纶巾 B 珠玑 羌管 戕害 风帘翠幕 C 断鸿 玉簪 蓑衣 良晨好景 D 仓皇 巷陌 栏竿 菱歌泛夜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小说史上有许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毋庸置喙的。 B 她对着镜子,发现自己越来越没精神了,于是想起“人比黄花瘦”的词句,禁不住地顾影自怜起来。 C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D 国家体操队的几位小将在世界锦标赛上表现出色,被誉为中国体操的明日黄花。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 B 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C 有研究表明,熊胆并非不可替代的特效药,没有哪种病必须用熊胆治疗,使用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也同样可以达到治愈好的效果。 D 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杂剧的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四折之外还可以加一两个楔子。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B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C 柳永,原名柳三变,是北宋中期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D 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大致把58字以内的词划为小令,把 59-90字的词划为中调,91字以上的词划为长调。所有的慢词都是长调。
|
|
| 6. 难度:简单 | |
|
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的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望帝啼鹃 ②苌弘化碧 ③六月飞霜 ④亢旱三年 A ①邹衍 ②苌弘 ③燕惠王 ④东海孝妇 B ①邹衍 ②庄周 ③燕惠王 ④窦娥 C ①杜宇 ②苌弘 ③邹衍 ④东海孝妇 D ①杜宇 ②庄周 ③邹衍 ④窦娥
|
|
| 7. 难度:简单 | |
|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说明鲁侍萍很贤惠,从来未做越轨之事。 B 说明了周朴园希望鲁侍萍是个有地位的人。 C 表现了周朴园要维护自己的身份和虚荣心。 D 表现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尊重、怀念和赞美之情。
|
|
| 8.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B 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风情:相爱相思之情) C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社日祭神所奏的鼓乐) D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寂寞、凄凉)
|
|
| 9.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B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C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
| 10. 难度:中等 | |
|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首词都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B 两首词都用典故,前者借以讥讽当时朝政,后者借以抒发情怀。 C 两首词都是豪放派词人所写,前者雄奇、奔放,后者慷慨、沉郁。 D 两首词都以怀古为题,怀念古代英雄,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怀。
|
|
| 11. 难度:简单 | |
|
下面均是宋代词人的词句,请按词风格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 )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 ①③⑥/②④⑤ B ①②③⑤/④⑥ C ①③④/②⑤⑥ D ①③⑤⑥/②④
|
|
| 1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对词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乔出嫁了”这一细节,以美人衬英雄,更能表现周瑜潇洒的风姿。 B “人生如梦”是苏轼在遭受贬谪之时的自慰之词。“一尊还酹江月”是寄未酬之壮志于自然,是一种旷达的表现。 C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幽静清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 D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叹宋武帝的英雄业绩,他指挥的军队精锐善战,他的豪气充溢苍茫大地。只可惜,这些都已是怀想中的事。
|
|
| 13.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后汉书》卷三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盈:满 B 不以官属礼之 礼:礼节 C 奋谢之而已 谢:拜谢 D 除武都郡丞 除:授官 2.下面各句全能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 ) ①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②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③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④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⑤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⑥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B 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C 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D 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6分) (2)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6分)
|
|
| 14. 难度:简单 | |
|
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谁怕? 2.念去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险要形势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倩何人换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____________?”(《论语·先进篇》) 6.司马牛问君子。子曰:“____________。”(《论语·颜渊篇》)
|
|
| 15.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2分)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4分)
|
|
| 16. 难度:中等 | |
|
浣 溪 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亦体现作者秦观的心中的“淡淡的愁”。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4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成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
|
|
| 17.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祈 求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1.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5分) 2.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5分) 3.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5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作品写南方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对比,以反衬鹰的敏锐与高傲。 B 作品写年轻的鹰茫然冷漠与苍老的鹰高傲暴烈,用意在于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将失去灵魂。 C 作品描写遭到欺辱后的鹰的动作、眼神和鸣音,使其内在的精神和性情得到了充分展示。 D 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 作品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