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 5. 难度:中等 | |||||
|
填到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
|||||
| 6. 难度:中等 | |||||
|
请选出以下各项中交际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 )
|
|||||
| 7. 难度:简单 | |||||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________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________ 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________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
|||||
| 8.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1.《四书衬》是清代骆培解说“四书”的一部书,“四书”包括( )
2.案上的几本书点明了( )
3.对这段文字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 9.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相应试题。 酒婆(有改动) 冯骥才 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的,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摸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像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像在地上划天书了。 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竟像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 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像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什么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 原来,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 老板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再不往酒里掺水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小酒馆,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是真货,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像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像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帐。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了。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1.通观全文,分析酒婆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2.“首善街”是小说中人物存在的社会环境,作者为什么以“首善”称之?(4分) 3.有人说酒婆的死完全是个意外,是偶然;也有人说有必然性。你认为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6分)
|
|
| 10.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两组划线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耻”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4.下列句中“其”的用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5.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9分)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
| 1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①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②。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②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这首诗中的桐树具有怎么样的特点?(4分) 2.本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 12. 难度:简单 | |
|
名篇名句填空(共10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 2. ,鱼鳖不可胜食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 。 3.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 4.丛菊两开他日泪, 。 寒衣处处闻刀尺, 。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
|
| 13. 难度:简单 | |
|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客套话。 示例:家里来客人了,可你因事必须出去一下,你可以说“我出去一下,请稍等片刻”,也可以说“我失陪一下,请稍等!” (1)去朋友家做客,告辞回家时,朋友和家人送你出门,你可以说“不用送了”,也可以说“请 !”。 (2)那天和同事聚餐,其间你唱了一首歌,唱完大家鼓掌喝彩,你可以说”唱得不好,让大家笑话了”,也可以说“唱得不好, 了!” (3)托人办事,朋友答应了。分别时你可以说“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也可以说“我就 佳音了。
|
|
| 14. 难度:中等 | |
|
下面是一则留言,其中有两处用得不够妥当,请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并进行修改。 小李同学: 您好! 今天,我于百忙之中①,到你的班级致谢,不巧的是你不在,真是遗憾②。那天,我丢失了钱包,十分着急,多亏你拾金不昧,使我的钱包得以璧还③。我万分感谢。今略备薄礼④——笔记本,聊表谢意,望笑纳⑤。 祝:学业有成! 高三十二班 王超 应该修改的是: 改为 改为
|
|
| 15. 难度:中等 | |
|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专门从事蝴蝶研究的生物学家在研究蝴蝶从蛹茧中挣脱出来的过程时,发现其艰难程度令人怜悯。他的妻子实在不忍看到蝴蝶出蛹的艰辛,于是就用手术刀在蛹茧上轻轻划了几道痕迹。当她看到蝴蝶轻松从蛹茧中出来时,欣慰地笑了。可是不久他们就发现,经“帮助”的蝴蝶身体特别肥大,翅膀特别小,根本飞不起来。 这个真实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