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项中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项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项中,没有出现通假字的一项是( )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
|||||
| 7.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 8.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所给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 9.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项中,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
| 10. 难度:简单 |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小题1分) 1. 西当太白有鸟道, 。 2. 师者, 。 3. ,万夫莫开。 4. ,塞上风云接地阴。 5. ,不尽长江滚滚来。 6. 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7. 一去紫台连朔漠, 。 8. ,相逢何必曾相识。 9. 此情可待成追忆? 。 10. ,不及卢家有莫愁。
|
|
| 11. 难度:中等 | |
|
古代诗歌阅读,完成小题(共8分)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②乞祭余骄妾妇,士③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人: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③士:指介子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4分)
|
|
| 12. 难度:简单 | |||||||||||||
|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共12分)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 下列各项中,加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3. 下列各项中,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覆辙。 4. 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句3分,共6分)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
| 13. 难度:简单 | |||||||||||||
|
现代文阅读,完成小题(共14分)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下列句中“像”字表示比喻的一项是( )(2分)
2.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3.“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这 一句分析不妥的一项是( )(2分)
4.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3分) 5.请你对这三段文字的写景特点作简单的评述。(5分)
|
|||||||||||||
| 14. 难度:中等 | |
|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赞美如明灯,能照亮黑暗中的道路; 赞美如阳光,能驱散人心头的寒冷; 赞美如春雨,能滋润出希望的嫩芽。
|
|
| 15. 难度:中等 | |
|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 ① 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 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 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 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 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
| 16.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末了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壶温水。” 稍顷,小和尚送来了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用温水沏了,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用温水泡茶?”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释圆说:“这可是名茶铁观音啊。”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壶沸水。”稍顷,小和尚提着一壶沸水进来。释圆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释圆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茶水,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着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终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7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