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躅(zhí)连(lěi)黑黪(cǎn)一而上 (hōng)

B.缩 (juǎn)挛(jìng)(shū)忽间尊降贵(yū)

C.颠(zhì)立(zhù)铁裙(gū)(biāo)肥体壮

D.笨(zhuō)养(quān)(miē)咩叫卷浩繁(zhì)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可今年是个暖冬,只下了很少一点雪 。几乎整个冬季,阳光闪亮。田里芳草青青,农民们把牲畜赶往农场。不过也都抱怨这样干燥的气候,会使整个冬季作物歉收的。

B.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那一定不是为了挂一幅油画,而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一幅卷发上扑着白粉、脸上抹着脂粉、嘴唇像红石竹花的贵妇人肖像。它当然是一件膺品。

C.错误是在炮队队长身上,由于疏忽,他没有把铁链的镙丝帽旋紧,大炮下的四只滑轮也没有堵塞好;这样就使脚板和炮架有了活动的机会,一切的关键都没有合龙,所以那系炮的铁链,终于被挣断了。

D.天空轻盈,辽廓,深邃。朝阳从一旁照来,使得在雨后被大车碾得瓷瓷实实的道路好似浇了一层油,亮晶晶的。四周是一望无垠的大片大片倾斜的冬麦田。冬麦的禾苗,娇嫩、茁壮,青翠欲滴。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整个旅途中,他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在膝盖上的一个漆皮剥落的皮包。他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B.对朱阿来说,这正是开枪的好机会。德国人七手八脚地在抓猪,想要紧紧地抱住它,但猪还是挣脱了。

C.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的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

D.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这说明小说这个文体,不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而是要将世界简单化。

B.托尔斯泰坚决反对历史书籍对历史人物的记录和描写,他认为历史书全是谎言,他写《战争与和平》就是为了破除这些历史迷雾,还历史本来的面目为目的的。

C.《炼金术士》是一部以事件辅佐人物成长的小说,它讲述的是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梦见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着一批宝藏,在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引导下踏上寻梦之旅和抵达梦想。

D.伯尔少年有志,早在中学时代就创作过小说。但和其他一些作家相比,他发表作品的时候要晚些。1847年,伯尔30岁时才开始发表短篇小说,34岁时成为专业作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B.“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哥德、席勒,法国的雨果、乔治·桑,英国的雪莱、拜伦。

C.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美国“颓废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桥边的老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D.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流萤集》等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小说鉴赏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A.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时间、地点和人物组成。人物是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刻画人物,需要贴着人物的心理写和贴着人物的言行写。

B.叙述角度有“正面角度”和“侧面角度”,叙述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小说中采用第二人称的很少见。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有限的视角。

C.不同的作家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个性的艺术手法清晰或隐晦地表现对母题的阐述与发挥,从而出现同一母题下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如《雪山飞狐》《哈姆雷特》《俄底浦斯王》《丹柯》的共同母题就是“复仇”。

D.虚构是小说的“合法化身份”,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结构是小说的一个“容器”,用以容纳小说的内容;好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够将生活中的某些点滴事件凝固下来,二是能够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9分)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       a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时候,教员夹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

             b      ,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清兵卫的母亲却哭了起来,唠唠叨叨发了许多没意味的怨言。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清兵卫又被骂做“没出息的孩子”!他的父亲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槌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      c     

1.本文作者善于用简练传神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选出与文中a、b、c三处空缺处应填入的文字符合的一项

①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②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

③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2.下列各项中,对本文语段欣赏有误的一项是

A.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

【赏析】此句运用对比手法,写教员对武士道的爱好的偏执,而对小孩子的爱好的压抑,突出了强权的粗暴。

B.他脸无人色的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赏析】“脸无人色”运用了夸张和象征手法,既生动地表现了他惊愕、害怕的心理和手足无措的表情,又强调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大,突出他的痛苦无奈。

C.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槌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

【赏析】清兵卫的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最终扼杀了孩子的天赋。清兵卫的父亲还“一个一个”地“砸碎”了葫芦,其实,他砸碎的是孩子的梦想。

D.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

【赏析】此句写出了清兵卫对这个葫芦痴迷到上课也不离手的程度,证明此葫芦不同寻常,为下文被卖六百块埋下伏笔,也暗示了清兵卫独到的审美力。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清兵卫上课不守纪律。

3.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突奔,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出现了犹豫不决的状态。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外国小说欣赏》

据此判断,上面选文中小说的摇摆还体现在哪儿?试举一例,并说明其具体作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7分)

招牌菜

郭凯冰

清水镇是个临着省级公路的小镇,正是司机们歇脚打尖的好去处。司机们都是长期在外跑的人,清水镇的酒馆,也就有了一些清水镇人讳莫如深的内容,那是使大部分酒馆生意兴隆的“招牌菜”。

这年月,哪个酒馆没有招牌菜是不行的。人家那吃饭的,冲的就是这招牌菜。进门来:“老板,你这里有啥拿手的,说说看!”这老板要是说,我们的菜都好吃,人家立马走人,转身还要加一句“有病”。这年月,没有招牌菜,还能开酒馆?

清水镇本地人喜欢去清水川菜馆,因为老板娘水兰有“绝活儿”。

水兰是四川人,主做川菜,招牌菜就是“麻辣鱼”。那火锅做的真叫地道,一拨拨儿的食客吃了还来。辣的嘴巴红红的,舌头麻麻的,一边用手扇着嘴巴,一边还忘不了夸:“真够味,这辣地道,这麻地道!”

可清水镇人除了老板娘水兰,没有谁去过四川,谁也没吃过四川地儿的麻辣鱼,但他们感觉麻辣鱼本来就是这个味。甚至有一次,喝醉酒的麻二大着舌头说:“我去济南吃的重庆麻辣鱼,那叫什么味呀,我呸!那辣叫什么辣?那麻叫什么麻?不够地道嘛!我就说,我们水兰做的麻辣鱼最地道。就是重庆人来,也是吃这劲道!”一屋子人抬头看看正忙碌的老板娘水兰,齐齐点头,嘴里还不住地应和。

这个时候的水兰温言打岔:“麻二哥,别喝了,麻嫂要骂了呀。”走过来,随意拿过麻二桌上的茶壶,高高举起,缓缓倒下,就有轻缓的水流声在人们的耳畔响起,闹得人心里颤一颤,抖一抖。可也只是颤一颤,抖一抖,然后各喝各的酒,各吃各的菜。吃完了,喝完了,各自回家去。

有时候,有外地来的人,开展业务或者感谢客户,就要请清水镇人吃酒。当然要问被请的那位去哪里吃最合适。往往就得到回答——清水川菜馆。

来人早早打听来到酒馆里恭候。一进门,觉得走错了,要么就是听错了。就站在门口掏出手机:“喂,哥,您说的是清水川菜馆?我咋看着不对劲呢?”那头就笑:“你请我客,还要你得劲?我得劲就行嘛。”

也不怪客人,看着馆子,的确不像高级去处。一溜儿三排原木方桌,木凳子,简单得很。①如果再留意呢,就是窗台柜台上散摆着几盆花,冬天是水仙,另外三季是大叶的滴水观音,一律青青绿绿,漾着生机

进门来,早有水兰从柜台后面站起来,含着笑脸走近,脚步不快,让人觉不出过分的殷勤,可也不慢,让人感觉不出冷淡。客人刚落座,一条雪白湿热的手巾递过来,一壶热热的茶水端上来。第一杯却并不给客人喝,在干净的杯中摇一摇,倒进桌腿边的痰盂里。客人的心就舒坦起来。

这时水兰才轻轻问,这位眼生呢,您请谁来着?如果是镇子上的,也许我可以帮着您参谋一下客人的口味呢。客人说出请谁谁,水兰随口就推荐几个菜。这时的客人,男子汉的豪情似乎在水兰的轻言细语里得到了酝酿,随手接过水兰手中的菜谱,点起另外的酒菜。

一个个菜名从男人的嘴里蹦出来,水兰写几个数字或者打几个对勾,也就记好了。好多时候,如果水兰知道几个人,会提醒多了浪费。豪爽的客人听了这话,就赶紧住了口,朝水兰笑笑说饿着呢,掩饰着张狂后的那点羞惭。

被请的人来了,果真能吃个宾主尽欢。喝的如果有些酒意,外来的客人也要附和着说:“真够味,这辣地道,这麻地道。”不过远来的人往往也会好奇地问:“老板娘在前头张罗,老板却连个面也不露,放心这么个俊俏的娘们抛头露面?”

这时候清水镇的人就笑。哥,动心了?这水兰呢,让你麻,可也让你辣呢。那一次,一位大哥起了孬心思,让水兰一把辣椒末扔过去,哈哈……大概这辈子也不敢想别家娘们了。

客人此时便抬头细细看水兰,水兰正穿了雪白的罩衣忙着呢。手脚麻利,却一点不见忙乱。那嘴角含着微微的笑意,任外地人怎么想,也想不出水兰辣起来如何模样。可就这细细看,也才觉出这老板娘穿着虽朴素,却耐看得紧,心里便也会暗暗颤一颤,抖一抖。同样的,颤了抖了,心也就静了。那水兰耐看的眉眼里透着一份端庄,可是观音模样。②客人转头看看窗台,那水仙或者滴水观音正挺着水清的叶子,吐着幽幽的清香呢。

水兰开清水川菜馆整整十年。四十二岁那年,因车祸瘫了十五年的男人死了,水兰盘出店面,嫁到了邻镇。

盘店的是麻二。麻二开了半年,关门大吉。麻二说,清水川菜馆这招牌菜呀,可不是麻辣鱼,明明是水兰嘛。

听着这话的清水镇人想一想,可也真是。

1.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均属于景物描写,这两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小说全文,对水兰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3.本文的后三段属于小说的结尾,请逐段探究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4.从水兰开店红火的特殊角度,探究麻二盘店以后倒闭的最终原因。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组文字,完成小题。(5分)

(一)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三)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选自《史记·孔子世家·陈蔡之厄①》)

注释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人围困在荒野,粮食断绝,门人弟子有人对其学说产生了怀疑。

1.上文第一章,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孔子因颜渊去世而悲痛欲绝的感情。(1分)

2.颜渊死时,孔子为何如此悲恸,试从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归纳原因,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8分)

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试知制诰,与宰相宋齐丘不协。时有得军中书檄者,铉及弟锴评其援引不当。檄乃汤悦所作,悦与齐丘诬铉、锴泄机事,铉坐贬泰州司户掾,锴贬为乌江尉,俄复旧官。

时景命内臣车延规、傅宏营屯田于常、楚州,处事苛细,人不堪命,致盗贼群起。命铉乘传巡抚。铉至楚州,奏罢屯田,延规等惧,逃罪,铉捕之急,权近侧目。及捕得贼首,即斩之不俟报,坐专杀流舒州。周世宗南征,景徙铉饶州,俄召为太子右谕德。景死,事其子煜为礼部侍郎,通署中书省事。

宋师围金陵,煜遣铉求缓兵。时煜将朱令赟将兵十余万自上江来援,煜以铉既行,欲止令赟勿令东下。铉曰:“此行未保必能济难,江南所恃者援兵尔,奈何止之!”煜曰:“方求和解而复决战,岂利于汝乎?”铉曰:“要以社稷为计,岂顾一介之使,置之度外可也。”煜泣而遣之。及至,虽不能缓兵,而入见辞归,礼遇皆与常时同。及随煜入觐,太祖责之 ,声甚厉。铉对曰:“臣为江南大臣,国亡罪当死,不当问其他。”太祖叹曰:“忠臣也!事我当如李氏。”命为太子率更令。

太平兴国初,李昉独直翰林,铉直学士院。从征太原,军中书诏填委,铉援笔无滞,辞理精当,时论能之。师还,加给事中。淳化二年,庐州女僧道安诬铉奸私事,道安坐不实抵罪,铉亦贬静难行军司马。

初,铉至京师,见被毛褐者辄哂之,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一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书讫而卒,年七十六。铉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铉有文集三十卷,《质疑论》若干卷。

—— (节选自《宋史·徐铉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中书省事署:代理

B.辞理精当,时论之能:认为……有才能

C.见毛褐者辄哂之被:披,穿

D.以社稷为计“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代帝王都祭社稷,所以“社稷”又代指国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檄汤悦所作今君亡赵走燕

B.煜铉既行久之,能足音辨人

C.方求和解复决战有如此之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礼遇皆常时同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铉十岁时便能写文章,在南唐为官时因与宰相宋齐丘关系不好,又批评汤悦所写文书援引不当,遭两人诬陷而被贬谪。

B.徐铉奉李景之命巡察,到楚州时,上书请求停止屯田,车延规等畏罪潜逃,徐铉追捕很急,令权贵对他刮目相看。

C.徐铉为解金陵之围,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后随李煜朝见宋太祖受到斥责时刚正不阿,宋太祖赞之为忠臣,并希望他忠于大宋。

D.徐铉跟随军队出征太原时,军中需要撰写的诏书很多,但徐铉执笔写来,言辞十分流畅,内容精当,受到当时人的称赞。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

(2)及捕得贼首,即斩之不俟报,坐专杀流舒州。

(3) 一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小题。(6分)

阙 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影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缺少题目。原有题目因故失落,后人加标“阙题”二字。

1.如果为这首诗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山居即兴

B.咏物寄意

C.暮春思归

D.青溪怀古

2.就诗中画线的句子,从情景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                    

2.                             ,而后乃今将图南。

3.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4.酌贪泉而觉爽,                    

5.                    ,佳木葱荣而可悦。

6.西当太白有鸟道,                    

7.                    ,山长水阔知何处。

8.间关莺语花底滑,                    

9.                    ,潦倒新停浊酒杯。

10.都门帐饮无绪,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请根据下面三则材料内容,拟一句话,表达你的思考或观点,不超过20字。(3分)

材料1:据报道,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总额将达到8万亿元,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

材料2:近十年来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增加5.7倍,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增加1.4倍。

材料3:上年度中国在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三大民生项目上的支出仅占全部财政支出的14.9%,同期美国为61%;我国政府运转支出占财政收入比率是日本的10倍。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一副写给陈晓旭(83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扮演者)的挽联,下联的顺序有些问题,请你将其调整一下。(4分)

上联:世尘若戏,戏若世尘,红楼忆红颜,红颜多薄命,红颜薄命随花逝

下联:常非天道,天道非常,正德必厚生,正果因正德,正德厚生伴月眠

调整: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温州动车事件后,姚晨在微博上引用了昂山素季(缅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的话说,我们并不缺少发展所需要的科学与技术,但我们内心深处依然缺少些什么,一种真正的心里温暖的感觉。其实何止温州动车事件,在生活中我们正逐渐和一些美好的品性、温暖的生活、诗意的心灵渐行渐远。

请以“我(们)缺少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800字以上。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