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浙江东阳中学兰溪一中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启(dìng)     (shū)祸         列(guān)    茕(qíng)孑立

B.参(chéng)    (gāng )风       攻 (jié)    残羹冷(jiǚ)

C.(tí )骑        (yōng)蔽        虎 (sì)       犬鸡豚(shǐ) 

D.缱(juǎn)       (chù)恶         (wěng) 颈    层峦叠(zhàng)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饿莩   斡旋   轻歌曼舞   渊远流长     B.遐思   户牖   茕茕孑立   冠冕堂皇

C.座落   逡巡   大放厥词   莞尔一笑     D.禁锢   寒喧   礼尚往来   命途多桀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以想像得到那真是千钧一发

B.流行的并不都是经典的,有很多以低级趣味迎合我们的东西,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变成明日黄花

C.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D.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代送,车费减倍。

B.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

C.一到春天,祖国的土地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的展现出盎然的生机和万卉争荣。

D.通过最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我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山川、树木、村舍、田野、池塘和湖泊。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王维新是中国水彩画坛的大师。在他的画中,____________,无论是江南烟柳、塞外云气,还是威尼斯、孟加拉风情,都呈现出一种东方情调。

巴金以自己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在文坛,_____________。这盏灯象征着良知和责任,象征着真诚和勇气。

①国画的线条和水墨气韵与西画的色彩变化和造型互相渗透。

②西画的色彩变化和造型与中国画的线条和水墨气韵互相渗透。

③作家们把他当作心中的一盏灯。                 

④他已经成为作家们心中的一盏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划线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天,秀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微笑的眼睛”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水涨,桥孔变小的情形。)

B. 这一天,我像是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运用通感的手法,把视觉写成了听觉,总写了三峡的特点。)

C.因而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舒曼把它称为花丛中的大炮,不是没有根据的。(“花丛中的大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音乐只具有观赏性,而只能充当饰品。)

D.如果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那么,所走向的绝不会是真正的未来,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糟糕的角落。(“在白纸上描绘未来”形象地阐明了那种完全脱离过去就想走向未来的不正确的方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选出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即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清理)       予右丞相兼枢密使(授官)

承天命(大)                          以其所为(表彰)

B.旦日士卒(犒赏)                   则噪而逐(他)

诛五人(追究)                        正身以恶(排斥)

C.又重之以能(美好的)               大酋当死(辱骂)

人犬豕鸡豚者(偷盗)                  能见可欲 (果真)

D.谁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给)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带领)

何以伐(表反问语气的助词)            吾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不全有通假字的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来吾道夫先路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议之                   设九宾于廷   

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海安、如皋      ②吾得事之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

吏民,封府库   ⑤北虽敬,实则愤怒     ⑥直可惊天地、鬼神

⑦不能容于远近      ⑧璧于赵               ⑨越国以鄙

A.③④/①②⑤/⑥⑦/⑧⑨         B.①⑤⑥/③④/|②⑦/⑧⑨

C.②⑤/⑥⑧/①③⑨/④⑦         D.①③④/②⑤/⑥⑧/⑦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划线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各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璧有瑕,请指示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予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D.吴之民方痛心焉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

A.无乃尔是过与?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和艾青都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前者有诗集《红烛》《死水》,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后者有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B.《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C.庄子,名周,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D.《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著的一部史书,它开创了编年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书的编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常说的“二十四史”基本采用的是史记的体例。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对联与所表述的人物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B.挽银汉,御青宵,共日月陶醉;

驾鲲鹏,凌紫气,与天地逍遥。   (庄  子)

C.尊王言必称尧舜,

忧世心同切孔颜。             (墨  子)

D.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试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屈  原)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②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③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1.对第①段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开动脑筋,要眼光敏锐,要靠自己来决定。

B.我们不要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而要学会自己去拿。

C.我们对文化遗产要作具体的分析,并认真挑选。

D.我们对文化遗产要作具体的分析,认真去挑选,同时要开阔眼界,冲破“送去主义”错误观点的束缚,而勇敢去占有。

2.第②段和第③段中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下面是对各个比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B.“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C.“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比喻吸取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D.“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3.第②段加点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A.“孱头”的态度。                 B.“昏蛋”的态度。

C.“废物”的态度。                 D.指“孱头”、“昏蛋”、“废物”三种态度。

4.对第③段画横线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用鱼翅宴大宾,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

B.鱼翅是贵重物品,来之不易,用来宴大宾未免可惜。

C.不要用拿来的贵重物品摆阔气,装门面。

D.穷青年用鱼翅宴大宾,花费太大,损失太重。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巷   柯灵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雅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赖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的狂吠。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无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注],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休息,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巷,是茫茫人海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嗽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静候你!            (选自《柯灵散文选》,略有改动)

[注]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写六朝兴亡的咏史名篇《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①第二段中,作者对“乡村的陋巷”和“上海的里弄”都作了描述,根据这些描述,我们知道上海的里弄的特点是拥挤、嘈杂、庸俗,那么乡村的陋巷的特点有哪些?请用三个评述性的词语概括乡村陋巷的特点。(3分)

乡村的陋巷                                                       

②文章开篇将“巷”比作“散文”和“图画”,第二段的描述衬托了“巷”的什么特点。也用三个评述性词语概括这些特点。(3分)

特点之—:               ;特点之二:               ;特点之三:               。

2.第三段说“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关着,不见一个人影”,而第五段却说“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考虑,这种写法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3.作者在第4段中涉及了一首唐诗《乌衣巷》,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在第四段暗用了《乌衣巷》的典故,请结合小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4.文章中对“巷”所用的代词有时是“她”,有时是“它”,这种用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5.文章的最后一段连用了4个以“爱”引导的句子,请结合作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西湖七月半     张 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①,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沁人清梦甚惬。

注:①优傒:歌舞演员及仆役。 ②颒huì ,洗脸。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闺秀,携及童娈             娃:美女

B.竹相发                       肉:指歌喉。

C.见篙击篙                     止:只

D.舟子急放断桥                 速:招致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亦看月欲人看其看月者         一一簇拥

B.向浅斟低唱者出               以五类看

C.亦不作意看月                 匿影树下亦出

D.船上人怖关门                 故二鼓以前

3.下列选项中属于作者最为贬斥的一类人的一项是

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B.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C.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 

D.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以冷眼旁观的姿态,刻画了七月半赏月的三教九流,将看月之人分成五类。

B.第二段紧承第一段,描写俗人们赏月后匆匆回家的场面,讥笑他们看月只是凑热闹、图虚名、附庸风雅而已。

C.末段写作者独自赏月,陶醉于明月之下的自然风光里,与第二段俗人们的情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D.本文属记叙性散文。文章的主旨不在于描绘西湖美丽的湖光山色,而在于描摹世态风情,寄托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

5.将这段文言文的一部分用斜线“/”断句。(3分)

韵友来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沁人清梦甚惬。

6.翻译下面的句子。(共8分)

①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2分)

译文:                                                                

② 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3分)

译文:                                                                

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译文: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首联、颔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首联、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2.“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诗词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集《指南录》的命名是取诗歌《渡扬子江》中“                              ”的句意。

2.《谏太宗十思疏》中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相近的两句话

是: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何故哉?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以乱易整,不武。

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6.长太息以掩涕兮,                        

7.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9.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2年3月,“诗圣”杜甫成了“微博红人”。在一组对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杜甫画像进行的“再创作”图片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并由此引发网络热议与集体围观。请你发表看法,阐述理由。(字数不少于30字)(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杜甫弹吉他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人说,中国汉字是一个个活的精灵。请借鉴“网络趣话”的形式,参照下面的例句,自己另外找寻一个汉字,依据汉字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妙趣横生的解说。(2分)

示例:割对害说:连刀都没有,你吓唬谁啊?

      汩对泪说:别太伤心了,都哭出三只眼了。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对于“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己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不足。”

你对“窗子”和“镜子”又有什么样的认识、感悟?有过什么类似的经历吗?请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