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 5.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国画的气韵 中国画的“气韵”之说,始自六朝南齐人物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六法为:气韵生动是也;骨法用笔是也;应物象形是也;随类赋采是也;经营位置是也;转移模写是也。从此,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成为中国画根本性审美标准,谢赫是人物画家,人物画之“韵”来自于所谓魏晋风度,也即当时的人伦鉴赏标准,指一个人的情调、个性,有清远、通达、放旷之美,而这种美流注于人的形相之间,从形相中可以看得出来的,把这种神形相融的韵,在绘画上表现出来,即是“气韵”的“韵”。 六朝以后,原来作为人物画背景的山水景物终于成为绘画的主要表现对象。山水画勃兴,产生了唐末荆浩的《画山水录》,荆浩将谢赫的“六法”分析、整理,提出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六法”之“气韵”与“六要”之“气、韵”实际上打通了人物画与山水画的界限。当代学者伍蠡甫在《中国画论研究》一书中解释:气——画家有度物取真的认识力或审美水平,它便随着笔墨的运使而指导着创作全程——这个贯彻始终的“心”力或精神力量,称为“气”;韵——风韵、韵致的表现,时常是隐约的、暗示的,并非和盘托出的。 中国诗歌、音乐、书法等皆讲究韵,当代学者刘承华先生在其《中国音乐的神韵》一书中指出,“韵”是中国艺术最高之美,相对于“意境”,它是更加贴近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质的审美范畴。中国古琴的音迹是抛物线型的,抛物线型音迹不可分析、解剖,其运行轨迹牵引着你去追寻、去探究、去捕捉,但又总是捕捉不到,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正是在这种追寻、探究和捕捉中获得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 刘承华先生关于古琴音迹的论述使我们想到了中国书画的“线条”,“线条”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但是“线条”里有“气”有“韵”,线条运行过程中的方圆粗细、浓淡燥湿、转折顿挫、中锋侧锋等等讲究中都暗含“阴阳”互补之道,虽然我们通常认为“线条”对应于水墨画中的“笔”(用笔),但实际从广义上讲,以毛笔或其他工具运墨、用墨时,还是构成“线条”,因为一块块的“墨”连袂一气就是朦胧起伏的线条,因此是谓“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线条”如同音乐中的抛物线音迹一样本身就有“韵”——通向玄远,同时这种以水墨构成的线条本身在色相表现上又颇具“气韵”——通过运笔的各种讲究,再加上中国画坚持以水墨为正宗,以“墨”的色相以示玄远、深微,三种条件加起来,我们可得出结论:中国画在艺术精神上是以“韵”为旨归的。因为“韵”通向“抛物线”(线条)所指引的玄远之境,韵是气的依归。 古人认为“气韵”难求,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墨,即在轮廓中点染渲晕;发于笔,干笔皴擦,力透而光自浮;发于意,我欲如是而如是,疏密多寡,浓淡干润,各得其当;发于无意,凝神注想,流盼运腕,不意为是,而忽然如是。虽然这儿“气韵”生动效果的取得,有难易程度上的区别,但它实在是要求一幅作品的方方面面皆不得马虎、草率,因为从“气韵”兼举所对应的东方式的宇宙创化论的立场上来看,“六法”、“六要”,甚至更多的新生的表现手法本身都必须遵循“气韵”兼到的创造原则,按照石涛的“一画”理论,“一画落纸,众画随之”,可是如果“一画落纸”,中间在用笔、用墨、物象、布局、题款、用章任何一方面,一个局部出了问题,也就破坏了整幅作品的“气韵生动”的格局,最要命的是创作主体在起笔绘写之前,并没有掌握那“一画之洪规”,那么他下笔以后,一笔不到,笔笔皆不到,则无可救药。 (选自2011年7月30日《美术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E. 古人认为作画在一笔落纸之后,其余笔画可随意布置,以创造出“气韵生动”的格局。 2.下列关于“韵”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3.国画重视“气韵”,从哪里看得出来?(4分) 4.为什么古人说“气韵”难求?(4分)
|
|||||||||
| 6.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5分) 啊,轮椅 ——谨以此文悼念远行的史铁生 高洪波 ⑴他坐在轮椅上,左轮是月亮,右轮是太阳。他的微笑因而显得灿烂,又充满温柔。 ⑵轮椅向前移动时,他的两只大手使着劲,像推走一座山。他静静地微笑,暗暗地使劲,可能还偶尔悄悄咬紧牙关,这一切都属于题外话,眼前要做的事,是登上五台山上这所最著名的寺庙。 ⑶他是残疾人,一个下肢瘫痪的残疾人;他曾有过颀长的双腿,并且用这双腿丈量过陕北的山村,放牧过文静的牛羊们。可是今天他站不起来,尽管他的灵魂傲然倔犟地屹立着,肉体却早在许多年前就可耻地背叛了他。将他置于这样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早已不是一次两次了。 ⑷他是残疾人,但他又不是一般的残疾人。他的朋友很多,而中国这块土地上最多。他的朋友们又极好,“仗义”。不久前他乘飞机走了一趟海南岛,事后有人逗他,说他没了腿之后,走的地方更多。他笑了,承认这是事实。 从海南岛归来,没多久又接到一位老朋友的信,邀他到外地游览。紧接着老朋友来到北京,不容分说把他往背上一驮,上了火车,有点像绑架! ⑸老朋友如今正在轮椅旁擦汗,他发誓要让他来五台山,他还发誓把他背到五台山顶还愿,究竟谁还谁的愿,待考。 ⑹他和他,就这样静静地倚着轮椅,仰望着鲁智深醉打过的山门,小憩着,微笑着。轮椅上的他递给他一支烟,又代他点燃;轮椅下的他掏出手绢,替他拭去头上的汗珠,一派和谐和静谧,在这无言的动作里氤氲成几缕温馨。 ⑺歇足了,他推起轮椅,向漫坡上的寺门挺进。他坐在轮椅上,用手竭力减轻他的负担,两个朋友,在炎炎夏日下,晒成一座绝美的雕塑。轮椅一寸寸向上移动,一寸寸接近山门,他和他,静止者和运动者,仿佛都被这轮椅吸附住一样,更像被山路黏结在了一处,每走一步,都显出几分庄重、严肃。 ⑻路旁拐角处,坐着一位乞讨者,用哀怨的声调唱着自己的苦难。乞讨者年纪不大,可是分明也伤残了腿脚,面前还铺一块写满了字的白布,一见到他们走来,乞讨者停止了吟唱,呆呆地盯住轮椅上的他,他还给乞讨者以同样的凝视,继而是微笑;轮椅下的他摸索着衣袋,代表老朋友,向乞讨者表示了物质上的同情和慰藉。 ⑼他们又向上升去,身后响起乞讨者的歌吟,似乎在感叹自己的命运,又在忌妒他们这种和谐的友谊。这歌声,一直陪伴他们的轮椅滚动,很远很远。 ⑽山门到了。 ⑾轮椅上不了台阶,更迈不过门槛。佛们坐在大雄宝殿里等待着,用缭绕的香烟发出召唤。做法事的铙钹木鱼,活泼泼地开始了律动,僧侣们诵经的声音陡然响起,他和他都感受到了冥冥中的一股大力。 ⑿他伏下身子,把老朋友背出轮椅,迈入庄严的佛殿;有人帮忙推过轮椅,虽然无法拜上两拜,可毕竟是见到了五台山上的菩萨。坐在轮椅上,他在佛殿里缓移着,看天王们的古怪兵器,看罗汉们惊诧的面目表情,以及古朴珍贵的壁画,他又禁不住微笑起来。 ⒀做法事的僧众们声音愈加高亢响亮,木鱼声伴着诵经声。他和他注视、聆听着这一切。 ⒁他来到了五台山,这本身已近乎奇迹,还愿?还什么愿? ⒂他和他用一辆轮椅,进行了一次慈航普度的试验吗? ⒃这一切都是个未知数。他们快活地交谈着,轻松地告别了五台山。 ⒄下山时,轮椅急匆匆地滚动,左轮仍然像月亮,右轮依旧如太阳。只不过他的微笑因友谊的滋润显得愈加明亮,愈加温柔,而且还多了几分恬静的满足。 ⒅佛、佛光,以及生与死、色与空、爱与恨、善与恶等等等等佛的诸般哲学意义上的命题,仿佛齐齐涌注到他的脑海。他的微笑于是愈加成熟、深沉。 ⒆他和他,就这样走向远方。我想,美,不正存在于这静静的旅途中吗? 2011年1月4日 1.路旁的乞讨者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4分) 2.文章多处写了史铁生的“微笑”,请结合文本品味三处“微笑”的含义。(5分) ①他静静地微笑(第2段) ②继而是微笑(第8段) ③他又禁不住微笑起来(第12段) 3.文末说:“美,不正存在于这静静的路途中吗?”文中体现了怎样的美?(6分)
|
|
| 7.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也。工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为五言诗,亦颇清靡,兼善骑射,为邑里所誉,以为雄豪。梁始兴内史萧子范辟为主簿。 侯景之乱,安都引兵从高祖①。攻蔡路养,破李迁仕,克平侯景,力战有功,除兰陵太守。高祖谋袭王僧辩,诸将莫有知者,唯与安都定计。安都至石头北,弃舟登岸,僧辩弗觉也。遂擒僧辩。绍泰元年,高祖东讨杜龛,安都留台居守。徐嗣徽引齐寇入据石头,游骑至于阙下。安都闭门偃旗帜,示之以弱,令城中曰:“登陴看贼者斩。”及夕,贼收军还石头,安都夜令士卒密营御敌之具。将旦,贼骑又至,安都率甲士三百人,开东西掖门与战,大败之,贼乃退还石头,不敢复逼台城。以功封西江县公。 高祖崩,安都与群臣定议,冀奉世祖。太后又以衡阳王故,未肯下令,群臣犹豫不能决。安都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远,临川王有功天下,须共立之。今日之事,后应者斩。”便按剑上殿,白太后出玺。世祖即位,迁司空。 自王琳平后,安都勋庸转大,又自以功安社稷,渐用骄矜。数招聚文武之士,或射驭驰骋,或命以诗赋,第其高下,以差次赏赐之。文士则褚玠、马枢等,武士则萧摩诃、裴子烈等,并为之宾客,斋内动至千人。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世祖性严察,深衔之。安都弗知改,日益骄横。尝陪乐游禊饮,乃白帝曰:“何如作临川王时?”帝不应。安都再三言之,帝曰:“此虽天命,抑亦明公之力。”宴讫,又启便借供帐水饰,将载妻妾于御堂欢会,世祖虽许其请,甚不怿。明日,安都坐于御坐,宾客居群臣位,称觞上寿。初重云殿灾安都率将士带甲入殿帝甚恶之自是阴为之备又周迪之反朝望当使安都讨之帝乃使吴明彻讨迪又频遣台使案问安都部下安都内不自安。世祖虑其不受制。明年春,引安都宴于嘉德殿,又集其部下将帅会于尚书朝堂,于坐收安都。明日,于西省赐死,时年四十四。寻有诏,宥其妻子家口,葬以士礼。 (《陈书·侯安都传》) 注:高祖①,即陈高祖陈霸先。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3.下列选项全都直接表现侯安都“骄矜”的一组是(3分)( ) ①便按剑上殿,白太后出玺 ②数招聚文武之士 ③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 ④又启便借供帐水饰,将载妻妾于御堂欢会 ⑤安都坐于御坐,宾客居群臣位,称觞上寿 ⑥引安都宴于嘉德殿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5.断句和翻译。(10分) (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开即可)。(4分) 初重云殿灾安都率将士带甲入殿帝甚恶之自是阴为之备又周迪之反朝望当使安都讨之帝乃使吴明彻讨迪又频遣台使案问安都部下安都内不自安。 (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或命以诗赋,第其高下,以差次赏赐之。(3分) ②寻有诏,宥其妻子家口,葬以士礼。(3分)
|
|||||||||||||||||
| 8.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宿广惠寺 黄庭坚 鸦啼残照下层城,僧舍初寒夜气清。 风乱竹枝垂地影,霜乾桐叶落阶声。 不遑将母伤今日,无以为家笑此生。 都下苦无书信到,数行归雁月边横。 1.首联既交代诗人行踪,又为后面诗句做铺垫。请简要说明之。(4分) 2.请联系全诗赏析“数行归雁月边横”。(3分)
|
|
| 9. 难度:简单 |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1.春江潮水连海平, 。 ,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王勃《滕王阁序》)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 (王勃《滕王阁序》) 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 。 (苏轼《后赤壁赋》)
|
|
| 10.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关于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后出生)和传统农民工(1980年前出生)受教育水平比较表,完成以下两小题,均不得出现具体数据。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比较得出的特点。20字内(2分) (2)就两类农民工共同存在的问题给有关部门提一条建议。50字内。(4分)
|
||||||||||||||||||||
| 11. 难度:中等 | |
|
请仿照下面这首小诗的形式,另选对象拟题,写一首小诗表现一定的哲理。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6分) 珍珠 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
|
| 12. 难度:中等 | |
|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混搭”就是混合搭配。原是时尚名词,指着装时摒弃传统的搭配模式,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价格的东西按自己的口味拼凑一起,从而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现在,国家、地区、行业都纷纷借鉴时尚界的“混搭”之风,包括个人行事也出现“混搭”色彩,虽然“混搭”风险与优势并存,但人们还是乐此不疲。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不得脱离材料的含义。 ②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