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酌酒 骁骑校尉 屈身以事 小觑 B 鞍辔 飞扬跋扈 历酒设誓 急掣 C. 劫难 摸天碍日 璧纱笼罩 盘诘 D. 渺茫 璀灿似锦 淡装浓抹 心扉
|
|
| 3. 难度:中等 | |||||
|
加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
| 4. 难度:中等 | |||||
|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 5. 难度:中等 |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
|||||
| 6. 难度:中等 | |||||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②中国古代先贤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写下的大量精彩深刻的策论警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智慧, 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③杨柳青木版年画里,孩童个个健硕丰腴,人人新衣新裤,所有器物 ,这都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吉祥。
|
|||||
| 7. 难度:简单 | |||||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
|||||
| 8.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8分) 武 技 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4.课外翻译(共9分)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2)众相顾,迄无应者。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
|||||||||||||
| 9.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好 事 近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①,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水生植物,水岸多见。本词写于作者54岁罢官东归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的“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
|
| 10. 难度:简单 | |
|
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每空1分) 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 5.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7.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 8.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25分) 遗 璞 贾平凹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有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上边凿了四个大字:孕璜遗璞。 住在这孕璜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 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观赏,遗璞村的人便祖祖辈辈自豪。 收罢秋,天气转凉了。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丁丁当当在远处破石头。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野茶。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一喝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 “城里人没采,一喝这茶就吐了。” “城里人胃嫩。”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 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 “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亏就遗弃了它!” “多亏?” “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说的是省城老贾的事儿。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那时候,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城来的人,姓贾。就叫起他省城老贾。 一年后.省城老贯就在县里当了书记,他们才知道那是个当官的人物,遗璞村老少都很骄傲。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去年秋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他照了好多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哩。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遗璞村的人愈是十分地骄傲了。 “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走了过来,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会儿说: “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了。” “写咱遗璞村了吗?” “写了,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放’,‘流放’是什么意思?” “就是下放吧。” “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山沟沟劳改了一年。” “你胡说了,他住在咱这儿,没有背枪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们一样,咱又处 处照顾了他,你说他劳改了一年,咱们不是长年在劳改吗?” “蛮儿说报上就连么写的。” “蛮儿一定是看错了。你们婆娘家这臭嘴!” 婆娘家便不再言语了,低声骂了一句怀里用牙咬奶的孩子。 男人们喝过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说开了: “咱这块遗璞,真是好石头呢!想想,招来多少人了?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个了吧?” 他们扳指头数数,果然十多个了。 “以后还能来吗?” “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 “啊,那最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 “但愿他们能来。” “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错误。” “但愿……” 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里,火光一明一灭的。末了打着哈欠, 还在说: “真是好石头呢。”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难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早晨起来, 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 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看到水渠工地上去了。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E.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以对话见长,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仅表现了遗璞村人对遗璞的热爱之情,也细致地揭示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性格特点。 2. 小说两次提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6分) 3. 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6分) 4.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 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8分)
|
|||||
| 12. 难度:中等 | |
|
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模写出恰当的句子。(3分)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
|
| 13. 难度:中等 | |
|
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3分) 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
|
| 14.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任玉华出生在河北农村,只读完了初中,17岁开始,在北京“漂”了12年,到工地上打过工,帮别人擦过玻璃,开过黑车,尝试过做租房生意,卖过桶装水,收过破烂……都宣告失败,北漂的巨大压力使任玉华一度想过自杀。最终选择在清华大学干起修车匠,这一干就是5年多。“80后”修车师傅任玉华近日在人人网发“励志帖”,讲述其十多年来的北漂坎坷遭遇,在清华做修车匠,通过自身努力将业绩从倒数第一做到最前列。当问及原因,任玉华说,清华校园浓郁淳厚的学习氛围影响了他,他把修理自行车当做自己的事业。他每天都记日记,写下修车心得,还会在空闲时看书学知识,给各款自行车建立档案。他最大的梦想就是研制出一辆真正结实耐用的“小华”牌自行车。“励志帖”刚一贴出即受到网友热捧。被人称作体现了“清华精神”。 读过“励志哥”任玉华的事例,你也会有所感触吧,请联系上述材料,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⑵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体裁自定(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