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届湖北省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拮据敛裾倨傲虎踞龙盘

B.整饬彳亍不啻叱咤风云

C.亵渎案牍赎罪买椟还珠

D.敷衍逮捕果脯惊魂甫定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钉润格披沙捡金前功尽弃

B.装祯巨擘飞扬跋扈关怀倍至

C.脚指相册口蜜腹剑膏梁子弟

D.钓竿噱头首屈一指巧舌如簧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遥想数十年前,“打倒孔老二”、“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甚嚣尘上,所有沾着些古气的东西,一股脑儿都成了“封建余孽”,必先除之而后快。

B.8月22日凌晨,反对派武装已控制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在利比亚长达42年的统治土崩瓦解,但专家称的黎波里民众弹冠相庆为时尚早。

C.品味红色文化,了解革命历史,瑞金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据悉,10月1—2日共接待游客达9万人次。

D.六十二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武汉最繁华的闹市区,辟出了一条景观河!设计师奇思妙想催生的这条河流,宣告东湖与沙湖在分离百年后再度牵手,一个武汉大东湖水系家族成员大团圆的梦想,迈出了重要一步。

B.10月1日、2日,中国京剧流派班学员汇报演出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反响热烈。演出中,15个经典唱段,7出武戏经典片断悉数登场,展示出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流派班学员的精湛技艺。

C.整流罩位于火箭最顶端,火箭升空前,在地面起着保护航天器对温度、湿度、洁净度要求;火箭升空穿过大气层时,整流罩又可以使航天器免受气动力和气动热损伤。

D.不仅“新闻联播”是央视的一个栏目,也是人们捕捉和品读中国政策走向的一个窗口,几十年如一日积淀和保持的风格,更让它成为中国的一个表情符号。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基层,有些人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应付差事;有些人浅尝辄止,不愿意进一步的调研和思考;有些人面对群众居高临下,不愿意主动关心群众的喜怒哀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仅仅是“身入”,而没有“深入”。

B.“我们伤心极了,我觉得世界好像黯淡了下来,失去了部分魔力和神奇。” “果粉”们感叹:“乔布斯走得太早了!”

C.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周刊依据13项指标对全球大学排名。10月6日公布2011至2012年度全球大学排行榜,美国哈佛首次遭排挤,落至第二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荣膺榜首。

D.资金的投向将直接造福百姓,从保障房建设到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再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软件”上更关注百姓未来的生活品质。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我国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蓝色蜡缬毛织物,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蓝色缬绢和唐代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
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苗族以蜡染作为主要装饰,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绑腿等都是蜡染制成,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苗族蜡染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随着苗乡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传统手工产品受到了冲击。过去由于居住在高山峡谷中,苗族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只能是祖辈所创造的文化。近年来,苗族地区的过剩劳动力大批加入全国劳动力迁移大军,当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后,就有了比较和选择,他们的价值观念就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
以前苗族妇女画蜡染没有功利目的,艺术劳动和生产劳动完全一致,可以说那时的苗族蜡染是一种地道的生产者为本身需要而创造的生产者的艺术。当我们翻看苗族妇女出售的蜡染时,凭直觉就可明确地判断出这是新的还是老的。她们的前辈在淡泊平静的心态之下点蜡,每一笔都透着灵气,构图也用心良苦,整个画面精致而饱满。现在尽管还有画得不错的妇女,但比起人人都是点蜡高手的时代来说,苗族蜡染无疑呈退步趋势。经济时代改变了她们的价值观,近年来画的蜡染多是草草了事,制作速度较快,笔画也显得粗糙。
但新的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使苗族服饰工艺得到了肯定,服饰工艺的传承不仅关系到苗族服饰文化的保存,也关系到了苗族人谋生技能的延续,因此可以说包括苗族蜡染文化在内的服饰工艺文化比苗族其他文化因子的发展机会更多。
从审美角度来看,苗族蜡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产、战争、迁徙等场景按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而成的“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这种“人化”作用沟通了人们的心灵,架起一座人类共同审美经验的桥梁。它像一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从深层意识中联结起来,使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审美愉悦。
综上所述,苗族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虽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同样也存在着机遇。现代的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正渐渐同化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这显然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保持发扬,还是任其自生自灭。
1.下列有关蜡染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蜡染是将麻、丝、毛、棉等织物用蜡进行点绘,并放入染料缸中浸染,然后除蜡的古老的防染工艺。

B.苗族蜡染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反映着苗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世代传承,吐故纳新,日趋完善。

C.蜡染工艺历史悠久,始终以蓝白二色为主色,近年来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风格。

D.蜡染工艺在苗族居住区广泛流行,苗族以蜡染作为主要装饰,苗族妇女是苗族蜡染的唯一继承者和发扬者。

2.下列对苗族蜡染呈退步趋势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来在苗族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头巾、绑腿等日常生活物品,由于市场经济冲击已经不需要手工制作,蜡染工艺品使用范围缩小。

B.苗族不断融入现代社会,人力资源严重流失,蜡染发展得不到应有的人才保障,这是一定阶段内历史的必然。

C.随着苗乡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传统手工产品受到冲击。

D.经济时代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人们逐渐变得功利化,近年来画的蜡染制作速度快,笔画粗糙。

3.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我国发现的蜡染文物有的在新疆有的在敦煌,这说明古代新疆、敦煌有苗族人生活。

B.苗族蜡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关键是点蜡时构图技能和独特工艺的延续。

C.苗族蜡染呈退步趋势,这体现了苗族人在审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时的自我否定意识。

D.人们购买苗族蜡染,只需要凭直觉就可以判断是传统工艺品还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

4.苗族蜡染面临着怎样的机遇?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选自《孙中山选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顾自民国肇造顾:回头看

B.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传:传播

C.邹君海滨…丐序于予丐:求,请求

D.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视:考察,察看

2.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孙中山深切忧愤的一项是

A.①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②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

B.①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②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C.①环顾国内,贼氛方炽②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

D.①而予三十年前…其不获实行也如故②而徒感慨于其遗事

3.下列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对偶、排比、比喻、夸张手法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认为它与武昌首义一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进程。

B.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十年之后才有比较完整的记载,这主要因为当时国内政局动荡,革命党人中也没有司马迁那样的大手笔。

C.作者有感于当时形势,奋笔直书,痛斥黑暗势力腐朽无能,呼吁后来人继承先烈遗志。

D.有鉴于黄花岗起义失败,作者深感必须发动民众,说明了作者思想的转变和进步。

4.将文言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文。(10分)
(1)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3分)
(2)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4分)
(3)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3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4分)
(2)本诗在写景上极有特色,请从表达技巧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加以赏析。(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填空。(6分)
(1)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关汉卿的代表作《           》,故事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之一。
(2)娜塔莎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
(3)中国古典诗文中,常有祖国山原雄阔、川泽美丽的描写,如“                ,川泽纡其骇瞩。”(王勃《滕王阁序》)“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二十四桥仍在,                          。”(姜夔《扬州慢》)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普救寺
马温
①一段桃色故事就发生在山西永济的那座黄土山上,小山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峨眉塬”,塬上有座普救寺,寺里有座莺莺塔。这个莺莺就是《西厢记》里的莺莺小姐,她和一个多情书生在佛堂偶遇,四目相向,就擦出了火花。
②那天去普救寺,第一眼看到莺莺塔,我就想,如此轻盈秀气,多像莺莺啊。想像中的莺莺就是这样的骨感美人。
③秋阳那时正柔和地照耀着峨眉塬。上山要走很陡很长的台阶,这就是连心阶,台阶两边作为护栏的铁索上挂满了连心锁。《西厢记》虽说是个桃色故事,可是颜色很正,绯红绯红,是春天桃树枝上蹦出来的第一排花骨朵儿。大家都欣赏这份桃色,喜欢这个故事。好的爱情故事,一定要有磨难曲折,有聚合离散,并且要终成眷属。《西厢记》正好具备了这些时尚元素。恋爱中的男女,因此愿意到这儿来祈福。爱情召唤着他们,他们向上的步伐踊跃而轻快。
④寺庙在过去是兼有旅馆功能的。事情就是这么巧,莺莺和张生在同一时间成了同一处寺庙的房客。一座大雄宝殿,西侧住了个才子,东侧住了个佳人,这就注定要发生什么故事了。结果是这件事发生了,而且发生得曲折缠绵,赚人眼泪。
⑤作为公共场所,寺庙是一块很奇怪的地盘:世俗统治者退守到山门之外,将这里的管辖权交给神;可是佛是多么智慧与圆润,他们知道如何行使职权。佛笑眯眯地看着张生和莺莺这对青春男女在莲花座下订终身,甚至可以说,一出“西厢”,正是在佛的默许与容忍下发生的。寺庙的神灵谱系中,最重要的佛,哪个不是慈眉善目,爱意盈盈?佛以这种人道主义的亲切姿态,赢取了人心。佛的这种放任,让这场权力的移交变成权力的流失
⑥在秩序缺失的地方,自由意识一定会像野草蓬勃生长。
⑦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对一簇野草自由恋爱史的记录。
⑧《清明上河图》上有条濒临汴河的街道,在街上进进出出的人物,他们的社会身份,不一定比在寺庙中出入的人群更复杂。佛寺是古代重要的社交场所,特殊的身份,特殊的心情,会在寺庙现身,却不会到街市茶楼里去诉说。因为世俗秩序的缺席,被红墙围住的庙宇呈现出某种迷人而可贵的自由氛围。在标榜看破红尘的处所,人的凡心反而更其勃大。我不准备讲述发生在深山古寺里的政治阴谋和暗杀事件,还是说说莺莺,说说张生,说说和爱情相关的事吧。在佛的鼓舞下,人的头抬高了,脖子灵活地转动,目光流出少有的火辣。借助肢体的自由转动,张生惊鸿一瞥莺莺的美丽。绝色佳人一道眼波横,男人的爱恋为什么不可以泛滥呢?
⑨“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是莺莺送给张生的情诗。张生在青春痘(他不会没有吧?)的指引下读懂了情诗。哈哈,这个书生要准备爬墙了。和情人幽会是很幸福的事,可是必须翻爬墙头就有点那个了。翻墙,是很没文化的动作,不单如此,还很不雅观,很费力气,很不光彩。一趟墙头翻过去,可以预知,这位文弱书生的长衫会弄脏,手臂会划破,鼻尖将沾上泥巴,总之是一副狼狈相。在情人的眼里,他当然是“玉人”,可是联想到他刚刚完成的这套动作,不带偏见地说,这应当是块染了尘土的“玉”啊。只是因为张生最终获得了爱情,他的翻墙行为才显得有趣和划算。
⑩张生爬墙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寺庙里的空气,氧含量并不高。是有限的放任,是短程的自由。禁锢着你,限制着你,打击着你,挫伤挫败着你的墙冷硬地矗立在你的面前,尽管这墙被刷得雪白。墙就是制度,秩序,就是束缚你的力量。在墙的那一面,是你追慕的生活,你要获得,好啊,就请爬墙吧——你只能以一个越轨者的角色,用放弃体面和自尊的代价,换来爱人的温柔一抱。
11张生有句唱词:“呀,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可以推断他要逾越的墙头很高。这似乎和我的实际观察有误。普救寺确有一个景点叫“张生跳墙”。站在那堵墙前,怎么看也觉得墙头不高,谁都可以来这儿试试自己的幸福指数。怎么会这样呢?是《西厢记》夸大了张生作案的难度夸大正统制度的强大,还是寺庙利用这截矮墙美化他们在这段爱情佳话中的撮合作用呢?
12在我将要离开这座寺庙前,我拿起一块石头,在一块更大的石头上敲了几下,立刻就有几下回音从莺莺塔那儿传来。大家都说像青蛙叫。我敲石头的地方也是一景,叫“普救蟾声”。
《散文》2011年第六期
1.本文中写了哪几个景点?各有什么特点?(4分)
2..结合文章,分析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让这场权力的移交变成权力的流失。
(2)寺庙里的空气,氧含量并不高。
3.请概括第⑧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第⑨段选择两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以“集权统治”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减字词。(4分)
生产力被阻碍,竞争力被压抑,人性被蹂躏,集权统治的罪行都大白于天下了。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仿照下面的句式,运用拟人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描写对象,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子字数相同)(4分)
火,闪烁、跳跃、滑动、游移,只要有足够的氧,在任何时空中都能爆裂出辐射状的光芒,不断模拟自我,再现自我。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几年前,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因彻底证明国际数学界百年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备受人们关注。当有人问朱熹平成功秘诀时,他说:“把失败看成常态,把成功当作偶然。”
2011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奖”领奖台: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带领课题组历经5年190多次失败,才提取出抗疟效果100﹪的青蒿素。屠呦呦获“拉斯克奖”也再次证明,在重大科学发现中“失败是常态”。
请以“失败是常态”为题,写一篇作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