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研室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垝垣(yuán)     矛戟(jī)     愆期(qiān)    静女其姝(shū)

    B. 嗟叹(jiē)      罔极(wǎng)    卜筮(shì)     将子无怒(jiāng)

    C. 自缢(yì)       否泰(pǐ)      机杼(zhù)     纤纤擢素手(xiān)

    D. 洗涤(dí)       杀戮(lù)      菲薄(fěi)     长歌当哭(dāng)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对“相”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时相遣归  ②儿已薄禄相  ③会不相从许  ④嬉戏莫相忘  ⑤誓天不相负

   ⑥黄泉下相见  ⑦叶叶相交通  ⑧仰天相向鸣

    A. 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B. ①③⑤⑥\②④\⑦⑧

    C. ①③④⑤\②\⑥⑦⑧               D. ①④⑤\②③⑦\⑥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王对儿子王晓明说:“我和你赵叔叔从小就熟悉,可以说是白头偕老的好朋

友,并且他还多次帮助过我,你今后一定要尊重他。

    B. 当记者问到会不会担心因为事故被处分时,王民说道:“你这个问题提到我的

心里去了,现在晚上电话一响我就惊心动魄

    C. 在抗日战争时期,那些殒身不惜的战士们为了国家的独立,为了百姓能够过上

安宁的生活,与敌人殊死搏斗。

    D. 人的一生中,无奈的事情太多,因而,在你遇到无奈时,你可以长歌当哭,发

泄自己的郁闷。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写了一系列为了纪念惨案中死难烈士的文章,

《记念刘和珍君》就是其中的一篇。

    B. 著名作家余秋雨写的《道士塔》语言优美,充满激情,生动深刻,才华横溢,

是其“历史文化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C.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D. 郁达夫留日期间开始接触西洋文学,并开始创作小说。1921年,他与郭沫若、

成仿吾、张资平等发起成立了创造社。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按照隋唐以来定型并逐渐流行开来的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

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由《诗》《书》《礼》《易》《春秋》组成的“五经”,很早以前就是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其后,又增至“七经”“九经”“十二经”。到宋朝时有了“十三经”的说法,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又有人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来,与《论语》《孟子》相配研读,并为之作了详尽的注释和阐发,称为“四书”。此后,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和提倡,“四书五经”成了士人必读之书,这九部书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史部书籍在中国文化典籍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从先秦的历史散文到“二十四史”,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历史图景。所谓“二十四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后来,加上《清史稿》,又有“二十五史”的说法。这些史书记载了历史的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沿用了《史记》开创的纪传体例,因为大多是由朝廷主持修纂或得到朝廷的认可,因而又被视为“正史”。

除了正史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其他史书以及大量的“野史笔记”,同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司马光主编的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三通”——《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等。另外,还有一些史学理论方面的典籍也有很大影响,如唐代刘知几的《史通》。

子部则是更大的一个部类,先秦时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除了儒家的经典以外,各家也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典籍,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著作,都属于子部。魏晋以后,子部的范围不断扩大,在《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子部书有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可以说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几乎都包括在其中了。

在古代文化典籍中,最大的类别应该是集部,它包括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以诗文创作为主,但也不全属于文学作品。收集个人作品的称为“别集”,收录众人作品的则称为“总集”。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等典籍就是如此。而梁萧统编的《文选》则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梁初一百三十余家的作品七百余篇,对后世影响极大,唐宋时甚至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另外,《全唐文》《全唐诗》等也是比较著名的总集。

虽然四部分类法的涵盖面很广,但并不能包括中国文化的全部典籍,例如本书所选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工农业各种科技成就的著作,很难纳入子部的哪一个门类中。

1.下面是关于“经、史、子、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开始有“五经”,宋代增加到“十三经”,这些都是古

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之书。

    B. 史部是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籍,各种体裁的

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别。

    C. 子部是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到了魏晋以后,子部的范围不断地

扩大,它包括除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

    D. 集部是四部中最大的类别,它包括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主

要是诗文创作,但也不全是文学作品。

2.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二十四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构成

了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历史图景。

    B. 唐代杜佑的《通典》、宋代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叙述

了从唐到元的典章制度的沿革。

    C. 集部中,汇选若干人作品的集子称为总集,而《白氏长庆集》和《欧阳文忠公

集》则属于别集。

    D. 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梁萧统编的《文选》,选录了先秦至梁初一百三十余家

的作品七百余篇。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五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的原因就在于历代统治阶级

的推崇和提倡。

    B. 由于“二十四史”都是由朝廷主持修纂或得到朝廷认可的,所以被统治阶级视为“正

史”。

    C. 司马迁的《史记》是“二十四史”的开始,“二十四史”采用的纪传体例,是

司马迁开创的。

    D.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体例是编年体,这就导致了《资治通鉴》不能进入“二

十四史”行列。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方山子传(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注】①方山子:即宋陈慥,字季常。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崇           B. 晚乃遁于光、黄间    遁:隐居

    C. 余既耸然异之      耸:通“怂”,惊讶 D. 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跟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 过岐亭,适见焉                  然力足以至焉

    C.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D. 亦足以富乐                      秦以攻取之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山子是个隐士,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文中几次写他的一些

旧时往事,作者有意识地通过前后两种生活的对比来丰富其形象。

    B. 作者描写自己与方山子一起射猎和练兵的情景,旨在表现方山子并非真正的隐

逸之士,随时准备驰骋于当世。

    C. 末段以光、黄间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衬托方山子,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对方山子及其同类异人的生活的向往。

    D. 作者与方山子之间有微妙的情感联系,“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一句与

苏轼被贬黄州相照应。本文也可以说折射了作者在黄州的一种心态。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10分)

⑴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5分)

⑵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5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⑵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卫风·氓》)

越陌度阡,                。          ,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不抚壮而弃秽兮,                       ,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离骚》)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虫子的声音

耿翔

虫子在《诗经》里练声,虫子是古老的。

我在写《马坊书》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句话。或许在那一瞬间, 有一些会发声的虫子,正躲在我的书房里有意识地叫了一声。这一声提醒我:不要忘了虫子的声音,它应该混合着马坊的天空和大地、集体对生活俭朴的人群,发出过内心的祈祷。它会告诉我们,在这块襟怀坦白地接受一切生命的土地上,不能忽视每一个幼小的生命。它们在地下带着声音微弱地移动,其动人之态,绝不亚于那匹栗色的马,嘶鸣着在马坊的原野上飞奔。

我也想起第一次读《诗经》,是在渭河边上。面对滔滔河水,我正出神入化地读着《豳风·七月》。

怎么没有想到,我伴着虫子的声音长大的那块叫马坊的土地,它在周朝的时候,就是豳地很温馨的一部分?知道了马坊在《诗经》里被颂扬,我就把有关《豳风》的诗篇捧在手上,对着渭河一口气往完里读。这次临水阅读的结果,促使我拂去那些在《诗经》里,也在马坊摇曳的庄稼、摇曳的草木,把虫子的声音认真地分拣出来,并且很小心地藏在心里最敏感的一个地方,听它近距离地鸣叫。

事实上,我一生都爱听虫子的声音。

或许,这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土地上得到的最大的恩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的心能对事物存有一些真实的感动,存有一分向善的信念,至少不是那么冷若冰霜。我想这些,都是虫子的声音,更多地带着春天里的雨水,带着秋天里的风声,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地塑造出来的。我也想,在那样贫瘠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虫子的声音跟随,我是走不过来的。我的内心的一些亮光,一定会被日子一天天吞食掉。

请不要这么问我:有多少虫子活在马坊的土壤里?

我的记忆里,只要能生长草木的地方,就一定生长着虫子。

我在劳动中,发现虫子的身影无处不在。而留给我诗一样的印象,还是《豳风·七月》里的蟋蟀。

这种最会歌唱的虫子,它们是寻着人的气息生存的。它们七月在野,它们八月在宇,它们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窗下。让我感慨不止的,是蟋蟀这种虫子,在长达数月的生命旅程中,要从田野上,一步步地走到人的身边,然后进入冬眠。我想,这些最有灵性和人性的虫子,应该是人身上的某一个部分。人的气息在村子上空的不断传递,决定着它们一生的方向和行程。

这个行程,我在《诗经》里读过,在马坊验证过。

我想虫子的声音,多半像我留在乡村的声音。如果有心,就能从一些虫子的声音里,听出我当年在劳动中发出过怎样的悲喜。

以我的经验,乡村的白天,是被虫子的声音拉长的,乡村的夜晚,也是被虫子的声音拉长的。许多时候,我是一个人被一坡的谷禾拥着,在田野的中心走路。不要以为人处在这样的场景里是幸福的,是可以向庄稼手舞足蹈的,是可以向天空放开嗓子的。其实不然,人会被压在一棵庄稼疯长的气势里,没有抬头的勇气。这时如果没有虫子,及时从身边向天发出求爱一样的声音,陷入庄稼和天空的重围,我真的不知道:万物的内心有多深?

然而,还是虫子的声音,每每在乡路上救了我。

不是感激,也不是茫然。只想问自己:还想听虫子原生态的声音吗?

记着把自己,按时放进马坊春天、夏天或秋天里。

不论在《诗经》,还是在豳地,这些季节,都是虫子练声的节日。

(选自《感悟故乡》)

1.结合全文来看,文章插叙“第一次读《诗经》的情景有哪些作用?(6分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⑴ 在那样贫瘠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虫子的声音跟随,我是走不过来的。

⑵ 还是虫子的声音,每每在乡路上救了我。

3.文章开头说“虫子在《诗经》里练声”,结尾又说春天、夏天、秋天“都是虫子练声的节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4.综观全文,“虫子的声音”在作者心目中有怎样的意义?请简要谈谈。(6分)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从下列8个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4个,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画线处。选词不得重复。(4分)

承受   格局   协调   凝结   备受   局势   协同   凝聚

阿富汗在历史上  ①  外族的侵略,又处于十分复杂的政治  ②  之中。塔利班政权倒台之后,阿富汗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进行必要的妥协与和解,从而找到使他们相互  ③  乃至  ④  在一起的政治解决办法。否则,阿富汗势必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成为欧亚大陆最具威胁的“火药桶”。

             ②               ③              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公职律师”下定义。要求:可以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

①公职律师在政府职能部门或行使政府职能的部门供职。

②具有律师资格或法律执业资格是成为公职律师的首要条件。

③只有获得了司法行政部门授予的公职律师执业资格,才能成为公职律师。

④公职律师由政府支付工资,办理政府法律事务或承担法律援助职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自从有了《诗经》中的“关关雉鸠,在河之洲”,起兴就成了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至于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谚语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请你根据示例,再写出三条。(6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当人们在工具上刻下第一道花纹时,无实际作用的花纹恰恰是文明的象征;非专业棋手下棋,不是为了生计,而是表明生活有闲暇,这种闲暇不也正是“无益”?

请以“有益与无益”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典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