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河北省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美国有先进的经验,有丰富的资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要派留学生向其学习先进技术,这使其滋生了好为人师的毛病。

B.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C.厂长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D.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介绍,“国宾导游”将肩负翻译、导游等多项角色于一身,专门负责接待政府部门外宾和内宾、会展团队等。

B.方舟子和韩寒的网络论战愈演愈烈,韩寒委托律师因侵犯名誉权为由,将方舟子诉至上海市某人民法院,此案目前正等待法院处理。

C.枸杞子虽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并非适合所有的人服用,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的人最好别吃。

D.2010年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太阳平西了,河边的老柳歪歪着,梢头挂着点金光。河里没有多少水,可是长着不少的绿藻,象一条油腻的长长的带子,窄长,深绿,发出些微腥的潮味。                        只有这样的小河仿佛才能算是河;这样的树、麦子、荷叶、桥梁,才能算是树、麦子、荷叶与桥梁。
①东边的桥上,来往的人与车过来过去,在斜阳中特别显着匆忙,仿佛都感到暮色将近的一种不安。
② 河南的荷塘的绿叶细小无力地浮在水面上,叶子左右时时冒起些细碎的小水泡。
③ 这些,在祥子的眼中耳中都非常的有趣与可爱。
④ 河岸北的麦子已吐了芒,矮小枯干,叶上落了一层灰土。

A.②④③①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化中的“道”
杨国荣
在中国文化中,“道”具体展开又分为为“天道”和“人道”。天道更多地与自然、宇宙相联系,其涵义在中国古代最早的经典之一《周易》中已得到某种阐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而上”,首先区别于我们在经验世界中所看到的千差万别的现象。相对于多样的现象,道作为形而上者体现了存在的统一性:以道为存在的终极原理,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扬弃了彼此的分离而呈现了内在的关联。
《周易》中关于道的另一重要观念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其中所涉及的,主要是世界的变迁、演化。作为现实的存在,世界不仅千差万别,而且处于流变过程之中,这种变化过程可以通过什么来把握?其中是否存在内在的法则?“一阴一阳之谓道”,可以看作是对以上问题的解释。这样,一方面,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世界以道作为其根据和统一的本原,另一方面,世界的变化、发展又以道为其普遍的法则。换言之,道既被视为世界统一的本原,又被理解为世界发展的法则,在道的观念之下,整个世界不是杂乱无章、无序变迁的,而是表现为一种有序的形态。
除天道之外,道还兼指人道。人道在宽泛意义上与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表现为社会活动、历史变迁中的一般原理,所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便从一个方面表现了这一点。人道意义上的“道”,首先涉及广义的社会理想、文化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等等,它同时也被理解为体现于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的价值原则。“道”的以上涵义,在古代哲学家的具体论述中得到了具体阐述。孔子曾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里的 “谋道”,便涉及对“道”的追求,“忧道”则表现为对“道”的关切,作为追求、关切对象,“道”即以广义的社会理想、文化理想、道德理想等等为内涵。“人道”意义上的“道”,同时表现为一种规范系统。规范有两重作用:从正面看,它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应当如何做,简言之,引导人们去做应该做之事;从反面说,它则告诉人们什么不可以做,亦即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或限制。作为人道,“道”的涵义,往往具体体现在这种规范系统之上。道的以上涵义与道的原始涵义相互联系:如前所述,道的原始涵义之一是道路,道路总是通向某处,引申而言,“道”意味着将人引往某一方向或引导人们达到某一目标。道所蕴含的这种引导性内涵经过提升以后,进一步获得了规范意义。
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既不同于特定的事物,也有别于具体的知识技能。关于道与具体知识技能的区别,庄子在“庖丁解牛”的著名寓言中已有所涉及。庖丁每次都以出神入化的方式完成解牛的过程。达到“技进于道”的境界,根本之点就在于:其“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也就是说,他已从具体的“技”提升到“道”的层面。在这里,“技”和“道”的区分体现在:是仅仅限定于知识性、技术性的特殊规定还是对事物作整体性、全面的理解。
1.下列关于对中国文化的“道”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道”分为“天道”和“人道”,天道更多地与自然、宇宙相联系,而人道则与人相关联。

B.“一阴一阳之谓道”中的“道”主要涉及世界的变迁、演化,解释了世界变化的内在法则。

C.“道”既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世界的根据和本原,又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普遍的法则。

D.“道”在中国文化中是天道和人道的统一,它与特定的事物和具体的知识技能都毫不相干。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相对于经验世界中所看到的千差万别的现象,“形而上”的道体现了存在的统一性。

B.人道意义上的“道”,既可被理解为某种价值原则,同时又表现为一种规范系统。

C.在道的观念指引之下,本来杂乱无章、无序变迁的整个世界,一下子就变得有序了。

D.道的原始涵义之一是道路,由此引申为将人引往某一方向或引导人们达到某一目标。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说的“谋道”、“忧道”表现了对“道”的追求与关切。此处的“道”包括广义的社理想、文化理想、道德理想等

B.作为一种规范系统,“人道”意义上的“道”有两重作用:引导人们去做应该做的事,或者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和限制。

C.在庄子看来,庖丁解牛之所以能达到出神入化的高超境界,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已从具体的“技”提升到了“道”的层面。

D.若限定于知识性、技术性的特殊规定,便已提升到“道”的层面;若对事物作整体性、全面的理解,则属于具体的“技”。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25分)
不染  
袁炳发 
高三生杨直,清华、北大任他选。
老师和同学都这么认为。
但杨直家的邻居们不见得这样认为。
杨直的爸爸或妈妈每次开过家长会,回到家里就急不可待地支起麻将桌,还一边不迭声地叫:“开这长的大尾巴会,耽误穷人半天工。”被人连坐几庄,又抱怨:“瞧瞧,这个背点,运气都让家长会磨叽没了。”  
杨直家住平房,大门永远敞开着,隔着几条路的邻居无聊了也会奔来,图个热闹,在家不被允许抽烟,但在杨直家可以。
在杨直家几乎没什么不可以的,包括男人女人不忌口的打情骂俏。话太不能上台面时,有敦厚些的邻居朝着杨直的小房间努嘴。  
杨直家是老少屋,他住一小间。杨直和父母房间的屋门隔着一个开放的厨房,但是屋内却仅有一道薄墙间壁,上面还有一个玻璃窗,不隔音,甚至烟气和人窝出的臭气都会从玻璃窗缝隙挤到小屋来。  
杨直的妈妈咯咯地笑:“你们随便‘咧’,我儿子听不见,他学习的时候什么也听不见。”  
如果正赶上爸爸和了,他一推“砖墙”说:“看到杨直了吧,那就是未来清华大学生的风采。”  
邻居们心里狐疑,这环境能出清华大学生?不瞎扯呢吗?
当然邻居们是看着杨直长大的,公认他是个好孩子,有人甚至气愤不过,说:“杨直简直就不是这对狗男女生的!” 
事实上,杨直的父母从来就没有在正道上走过,过去的不说,就说现在,他们等于在家里开着一个最为低级的赌场。除了自己参与赌博,还抽红。小小的屋子炕上一桌,地上两桌,每天二十四小时几乎连轴转。  
赌客们弄到深更半夜时,杨直的妈妈就给他们煮面条,现成的挂面,吃一碗十元。半夜赌客们自带的香烟抽没了,所有的小铺又都歇了,杨直的爸爸就拿出五元一包的香烟,按支出售,一只五元。 
两口子全下岗,吃着低保,心思都用在麻将上,骗几个昧良心的钱,过着不死不活的日子。  
邻居老太太说起杨直就叹息:“这孩子,天养活的。”  
杨直有时听到了也不说什么,礼貌地笑笑就走过去了。杨直心里想他吃饭现在还要靠父母养活,但自己的心灵自己一定要“养活”。                                                                                    
高一军训时,由于没有早饭吃,训练强度又大,晕倒了。他知道这样不行,虽然从小到大他几乎没怎么吃过妈妈做的早饭,但他知道高中之后绝对不行,杨直开始自己做早饭。  
几天的工夫,杨直能熟练的做饭了,自己吃好,爸爸妈妈起床之后竟然也吃上儿子温在锅里的饭菜了。  
惹得邻居老太太又叹息:“我这话放在这,将来那两口子必是借上儿子的大光了,等着吧,吃香的喝辣的享福。”  
偶尔得闲,杨直会径直奔胡同口吴爷爷摆着的象棋残局,坐在吴爷爷的对面一眼不眨地盯着棋盘。吴爷爷就一眼不眨地盯着杨直黑发浓密的头顶,悠然道来:“贵人不顶众发。”  
“我的头发很多。”杨直仍低着头。  
“哈哈,孩子,这‘众’字你道是‘多’的意思?非也,说的是不顶着一般俗人的头发,不囿于一般俗人的困难!”  
杨直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看着吴爷爷,俩人就那么对望着,在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  
转眼两年过去,杨直迎来了高考。  
高考作文时,根据材料,杨直本打算写一篇议论文,用著名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做论据,就在要落笔时,突然想起一件事,这件事让他改变主意,写成一篇感人的散文。就在这个春天,杨直在小河边背单词,他偶然看见一棵芽儿已经破土,但不幸的是,这颗种子天命使然落在一块石头下面。杨直心一凛,下意识伸手要拿开那块对于芽儿来说巨大的石头,但杨直终于把手停在半空中。以后几天杨直每天早晨必去看望那棵芽儿,他忧心忡忡矛盾丛生担心它会夭折。但第四天奇迹出现了,芽儿竟然掀翻了背上巨大的压力,并脱胎换骨,由一棵鹅黄羸弱的芽儿变成一棵翠绿茁壮的苗儿!                
杨直的作文得了满分。  
杨直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梦想,考入了清华大学。
当然,杨直考入清华大学并不仅仅依靠他的满分作文。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如何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好下一代?是教育好子女、关注孩子的成长重要,还是自己图快活、挣钱重要?这是这篇小说引发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的一部分。

B.家长会以及牌桌的叙述,从容不迫,但有些闲笔之感,与本篇小说的主题扣得不紧,虽然生活中确实有杨直这样的例子,但还不能说这篇小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

C.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能有杨直这样的定力、秉性实在难能可贵。这篇小说,只为青年人而写,目的就是激发青年人奋发有为、努力向上的精神。

D.这篇小说文字清淡,叙述和缓,语言简练,有一种素淡天成的味道。小说揭示出了一个道理:决定命运的是什么,没有什么能阻止一个青年人的成长。

E.经历生活中的困境,对某些正在成长的年轻人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尤其对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来说,更是对他们心智的重大启迪,能“不染”的学子会成为栋梁之才
2.文章开头的三行文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6分)
3.标题“不染”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可能“染”的环境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4.杨直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8分)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
——杨绛先生百岁回眸
一位安静、优雅、博学的女性,她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扣动着从知识界到普通老百姓的心。她是专家学者,是作家翻译家,是女儿,是姐妹,是妻子,是母亲。她守候着人类最小的社会单元,为人生创造了美丽的“第一秩序”——家。她有一个被时代熟知的称号“钱钟书夫人”,她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却有着一个世纪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
无锡老家——人生的第一课堂
杨绛先生,字季康,1911年7月17日辛亥革命前百日出生于北京。 “季康”被兄弟姐妹们嘴懒叫得吞了音,变成了减缩版的“绛”,这也是她剧本上演时自己取的笔名。
三岁的杨绛从出生地北京回到故乡无锡时,充满自信和调皮,竟然对初次见面的三姐说:“叫声季康官嘛。”在教会学校读小学时,杨绛俨然是孩子王。她是被姆姆老师称为淘气的“小魔鬼”,她学会了两手抓着绳子双脚缠绕着一直爬到秋千架的顶端;上课讲话被老师罚站,她觉得冤,可以一直不停地大哭到班主任姆姆来哄她;她会当面顶撞老师姆姆,而奋不顾身地去救护陷在泥塘里的小同学;她也是功课好而两次跳级被宠爱地称为老师的“大零”(Darling,心爱的人)的学习尖子;老师让她送没封口的信,尽管她很想看,但还是克制住了好奇心。杨绛认为,学会自我克制,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重要。她童年想着的是“每天要为圣母做一件好事”。
对祖国——“我们是倔强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人们总是对钱钟书杨绛夫妇留学时沉溺于牛津总图书馆“饱蠹楼”津津乐道。在国外,甚至连他们两三岁的女儿都在埋头读书,用杨绛的话说:“圆圆坐在高凳上,也学我们读书。我们买了一大册丁尼生全集,专供圆圆学样。她拿了一支铅笔,面前摊开大书,像模像样地一面看,一面在书上乱画,不闹,很乖。”然而,他们并未忘记多难的祖国。
本来钱钟书的庚款奖学金还能再延长一年,但他们决定按期回国。
在沦陷的上海,一次杨绛乘公交车遇到日本兵检查,愤怒的杨绛低头侧视,一位日本兵竟然伸手猛地把杨绛低着的头抬起来,杨绛忍无可忍,一字一顿地地大声呵斥:“岂有此理!”一下把日本兵镇住了。在那个杀人如草芥的岁月里,这需要多大勇气啊!当时,钱钟书杨绛宁愿忍受贫寒,拒绝为敌伪机构工作。钱钟书写于抗战、定稿在胜利后的古典文学论集《谈艺录》序言中说“虽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也”。
才情女性——“钱钟书是谁?”“他是杨绛的丈夫”
抗战胜利后,储安平办《观察》杂志约杨绛写稿,杨绛把自己正在看的散文《世界公民》翻译了一段投稿,居然得到了大翻译家傅雷的好评。为了这个称赞,杨绛还受了傅雷的责怪。杨绛回忆道:“有一次他称赞我的翻译……我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照例谦逊了一句,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然后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1958年,她47岁,开始学习西班牙语,翻译西班牙不朽名著《堂吉诃德》。在20世纪50年代,著名美学家、翻译家朱光潜在回答学生提问时说,中国的散文、小说翻译“杨绛最好”。
1942年冬,陈麟瑞、李健吾两位戏剧专家在聚餐时建议杨绛写写剧本。杨绛写出了《称心如意》,被大导演黄佐临看中,一炮打响。1943、1944年,杨绛的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相继在上海公演,一时盛况空前,以至于1946年2月《围城》在郑振铎主编的《文艺复兴》上连载后,人们问:“钱钟书是谁?”有人答:“杨绛的丈夫。”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杨绛先生的名字其实是兄弟姐妹们故意将“季康”缩减而来的,后来杨绛还成了她写剧本的一个笔名。

B.杨绛小时候很自信也很淘气,刚刚见到三姐时竟要三姐叫自己“季康官”。

C.杨绛评价钱钟书写于抗战、定稿在胜利后的《谈艺录》时说“虽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也”。

D.傅雷很欣赏杨绛的翻译才华,并给予过好评,但杨绛误解了傅雷,结果惹得傅雷很不高兴。

E. 一般人提到杨绛往往都说是“钱钟书的夫人”,但也有许多人问及“钱钟书是谁?”人们回答说是“杨绛的丈夫。”
2.文章要表现钱钟书和杨绛的爱国情怀,为什么要写他们一家在英国的读书生活?(6分)
3.杨绛在乘公交车时遇到日本兵检查时,忍无可忍,大声呵斥“岂有此理”,可以体现她的什么性格特点?这个性格可以从她小时候的哪些事迹中看出来?(6分)
4.问及“钱钟书是谁?”回答是“杨绛的丈夫。”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杨绛的人生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一谈你的看法。(8分)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 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素嫌其人,不。与:赞成

B.惟夺其权稍:渐渐地,慢慢地

C.普欲某人为某官除:除去

D.吾意正如此,试卿尔。特:只,不过

2.《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一项是(   )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罚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他却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最终任命他为相。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5分)
(2)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5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 二女啼妆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 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 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 九疑如黛隔湘川。
注:①皇陵庙,在今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畔。古代当地人民由于同情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的不幸遭遇,给她们修了这座祠庙。②作者,晚唐诗人,多次举进士不第,晚年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去职,一生忧郁不得志。
1.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陵庙周边的景色,结合全诗,说说这一联景色的特点和它的作用。
2.第三联中的“哭”字含义丰富,联系上下诗句,分析它所蕴含的意义。(6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3.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提取要点,用一个单句给“新体验小说”下定义。(70字以内,含标点)(5分)
新体验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传统小说是虚构性的;而新体验小说以亲历性为基础,表达作者深切的人生体验。新体验小说不同于散文,散文以体验和情绪为主;新体验小说主要以故事、情节、人物来吸引读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新体验小说不同于纪实文学,纪实文学以客观发生的事件为基础,类似于新闻报道;新体验小说以体验为红线,用主客体结合的方式,表达作者解读过的世界,给人一种体验,给人以思考。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组句子, 要求句式相同,与例句构成排比。(6分)
例句:见到美丽的花园,你只需无愧地做花朵中平凡的一朵,虽是一朵,却也能增添光彩。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条乡村的小路上,有一眼清澈的山泉。半边碗就是让过路人在泉眼里舀水喝的。大家都知道,泉水太甘甜,泉边的风景太美丽,半边碗与泉水边的风景极不匹配,于是一个漂亮的瓷碗在山泉边不声不响地留下了,代替了那个他们使用多年的半边碗。
然而让人们想不到的是,没过几天时间,那个漂亮的瓷碗不翼而飞。又有人买来一个好瓷碗,这个瓷碗的命运一如前碗。好碗丢失了,半边碗又被扔掉,人们只好用树叶或手捧水喝,没过多久,半边碗又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山泉边。
这时候,人们才想起来,漂亮的瓷碗,它放在哪里都能产生价值和作用。半边碗除了在崎岖路上的山泉边,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用处的,那就只好去弄半边碗,用泉水洗刷干净,让它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
请你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明确,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