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度临汾一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
(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域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想象空间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C.想象空间是作家经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

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9分)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馀,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注]:①遑:闲暇。②釐:福,神的赐福。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下列划线词的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秀才:优异的才学

B.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故:所以

C.又以谪去,不自得意:心情

D.贾生自伤为傅无状:无状:无成绩,没当好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贾生很有才学的一组是(3分)(    )
①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②贾生尽为之对   ③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④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⑤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⑥贾生自伤为傅无状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

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忌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

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鬼神形成的情状。

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4.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5分)                                                                                     
②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5分)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
送别  左纬
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赖。
客情唯有夜难过,宿处先寻无杜鹃。
1.第二句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2.结句“宿处先寻无杜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B.在常人看来,一些细节问题不足挂齿,但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为备战亚洲杯预选赛,海外球员纷纷回国效力,但也有个别球员借口有伤在身久假不归,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脑后。

D.在改革浪潮刚刚兴起的时候,这一群中年人相遇相识在深圳;十年后,他们又在西雅图萍水相逢,不禁心潮起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月26日,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出现禽流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B.能源危机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发生物能源,成为各国缓解液态燃料的重要途径。

C.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给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D.进入乌镇,信步于幽深的街巷中,你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浏览着一部关于江南水乡文化的线装书。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小题。(25分)
溜索  阿城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手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一个一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而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地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猛听得空中一声忽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郎的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
1.文中画线部分是怎样描写峡谷的险峻气势?(5分)
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8分)
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多重意蕴(即中心思想)。(8分)

 

七、选择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B.《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而且在艺术上也叹为观止,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

C.你对下级的要求不予理睬,对下级的意见置之度外,对下级的困难视而不见,你不是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

D.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要能准确地把握《红楼梦》的主题,关键在于能否深入了解曹雪芹创作时的思想感情。

B.利用各种条件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C.看到这些我国自己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的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它____,____, ____ ,____ ,____ , ____ ,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和“生产一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⑥④③⑤②

C.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⑤⑥③②①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寒假里,几名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5分)
宛风:①            
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②          
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
宛风:③          
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④          
李老师:好的,再见。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外国小说人物欣赏”专栏。有人想推荐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请你写出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并为该人物写一段不超过50个字的推介语。(6分)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作文(60分)
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颗又高又大的树,掏空了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把老师请到船上,一边合力荡浆,一边齐声歌唱。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们齐生回答:“我们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到。”
阅读上面的材料,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和范围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7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