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踟蹰(chí zhú)   静女其姝(shū)   尔卜尔筮(shì)      城隅(yú)

 B.煤屑(xiè)     载(zǎi)笑载言   千里迢迢(tiáo)     纤细(xiān)   

C.荫庇(yīn)        亘古不变(héng)  脉脉含情(mò)       弥望(mí)     

D.愆期(qiān)       隰(xí)则有泮      渐(jiān)车帷裳       汤汤(shāng)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最后,在河南安阳被发现的曹操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天前往游览观看的中外游客及考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C.几百元甚至不名一文的石头一旦经了你的发现因了你的品位,就有可能成为价值成千上万的奇石。

D.我多次劝你见好就收,你就是不听我劝,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赔得精光,后悔也晚了。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B.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两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臂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以上。

C.对《再别康桥》主题的理解,课后,同桌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D.菲律宾多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国家对警队的投入不足,致使警队应对“恐怖事件”的先进设备奇缺,警察处理“恐怖事件”的能力不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踏着溪中的几块垫脚石过了溪,路旁有茅棚,住着一两家老百姓。

②右手下坡去约十来步,就是一条小溪,水却不深。

③棚子前门有一条小路,曲折向外,在松林中行,约数百米,便“豁然开朗”。   

④还有很多美丽的骨牌草,有的还是很青翠,有的已经很枯黄。

⑤左手上坡去是一条较为正式的路,隔路又是一片松林,坡头长满了半人高的茅草。

A.①④②③⑤      B.③④②⑤①     C.③⑤④②①      D.①⑤②④③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季布匿僕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臣各为其主用                静女其姝

C.单于尝为书嫚吕后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意季布匿其所                为仲卿母所谴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布“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2分)

① 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 樊哙可斩也!

③ 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

④ 欲以为御史大夫。

⑤ 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 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引历史故事,认为铁证如山若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5.断句与翻译(3小题,共6分)

(1)用“/”给划线部分断句。(2分)

曹 丘 至 即 揖 季 布 曰 楚 人 谚 曰 得 黄 金 百 斤 不 如 得 季 布 一 诺 足 下 何 以 得 此 声 于 梁 楚 间 哉 且 仆 游 扬 足 下 之 名 于 天 下 何 足 下 拒 仆 之 深 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2分,共4分)

①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②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陶潜《归园田居》)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

刘士林

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在这些诗句中, “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

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黑格尔说:“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基督教的礼拜,这种依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

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类是与古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

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

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在西方,《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生命的短暂和上帝的永恒。钟声的这层时间含义实质上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时间,如早钟、晚钟;二是表示带宗教色彩的时间,如丧钟,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时间”。钟声的这两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

在中国文化里,钟鸣常与桑榆之年等特定意象连用,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尤其在佛教东渡,带给中国传统思想以“空”的观念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钟声作为一种信号,它展示出生命在时光中消耗、磨损的程度,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夕阳西下或早晨到来,旧的结束或新的开始,以及“我们向何处去”或“何处是归程”等。钟声又常与年华已逝、风尘碌碌的惆怅心情联系在一起,其缥缈而又严静的音律也最易把精疲力竭的生灵,引入宗教的虚幻精神境界。

在西方,对“钟声”意象最为关注和凝神思考的当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晚年一直思考用“诗”去追寻在现代社会中“隐去”的上帝。他认为,对诗来说,重要的是“说出”(蕴含)“精神能量”。这蕴含的精神能量,被他比喻为“沉默的钟声”。他要求诗人用这“钟声”去寻回上帝和神性事物,让人们通过诗,聆听到内心深处“沉寂的钟声”,最终完成向上帝皈依的历史旅程。

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诗如: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

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归辋川作》)

这些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的最佳表现。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与海德格尔“沉寂的钟声”不同的是,它不是召唤人们皈依上帝,而是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在古典诗学中还有一种召唤,它不是召唤人们走向“空寂”,而是召唤人们回归自然,如唐人于良史云: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挫折、因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

(选自《文史哲》,有删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钟声都是一种表达宗教意味的信号。

B.在中外文化中,钟声或传递宗教的情感,或表示庆典的气氛。

C.中国“钟声”的审美属性是伴随着钟声演变成身份地位的象征而逐渐产生的。

D.“钟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已失去宗教内容,仅存审美属性。

E.在真正悟出“沉寂的钟声”的意味这方面,西方要早于中国。

2.下列诗句中的“钟声”,与“精神时间”无关的是(2分)(     )

A.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D.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钟声”在中西文化中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2分)

4.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钟声”具有哪些文化内涵?(3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

黄  尘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一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一顿,重则戒尺伺候。

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书法衰落,则使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学生们避免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曾有小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

与我们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技法。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毫无书法美感。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退化。现在写“天书”的不仅仅是医生,“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此前学校之所以对书法教育视而不见,很大程度上跟功利化教育有关。如今,家长、学生、老师、学校关心的是成绩、升学率!重视的是分数、排名。既然中考和高考都不考书法,那学它干吗?畸形的教育形势和功利的求学思维之下,书法也就成了个别“票友”的私人爱好了。

其实,即便是在功利化的考试思维下,书法也大有裨益。很多高考阅卷老师都透露,字写得好,卷面清晰干净,老师的第一印象好,分数自然有所倾斜;而如果在纸上涂鸦,卷子一片狼藉,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成绩不也就有保证了吗?

再者,俗话说“字如其人”,如果自己写一手烂字,有何颜面示人?如果别人 能写一笔潇洒的字体,你难道不会对他另眼相看?

书法的失落,还跟一股逢传统必反的潮流脱不了干系:仿佛传统的就是糟粕,现代的才是精华,传统与现代是永恒对立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与“现代”水火不容。比如,“现代”的西装取代了“传统”的旗袍,但唐装、旗袍不也日益走俏,风光依旧吗?摩天大楼够“现代”了吧,但每逢假期,大家还不是一股脑地往名胜古迹跑,以一睹那些“传统”建筑的真容为快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传统”。就拿书法来说,其研习过程对情操的陶冶,对良好品性的塑造,对文化修养的养成,无论古今,成效依然。

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说,如果我生在中国,我将不是画家,而是书法家。人家一代绘画宗师尚有改行研习书法之念,犹如一张白纸的中小学生们,何必要拒而远之呢?也正因如此,广东率先让书法走进课堂的做法才值得期许。

1.在作者看来,我国书法失落的原因有哪些?(3分)

2.文章写到“每逢假期,大家还不是一股脑地往名胜古迹跑,以一睹那些“传统”建筑的真容为快吗?”,请谈谈你对作者这句话的理解。(3分)

3.“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你认为有必要吗?请简述你的看法。(3分)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式,以“时间”开头,另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据研究,多年后,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

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题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除诗歌外,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