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吮吸(yǔn )   椽子(chuán )   梵婀玲(fàn )   挈妇将雏(qiè )

B.着落(zhuó )  凫水(fú )       迫击炮(pò )   卓有成效(zhuó )

C.踱着(duó )   屹立(yì )      狙击手(jū )     流水潺潺(chán )

D.名媛(yuán )  咀嚼(jué )      倔脾气(juè )   拈轻怕重(niān )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固步自封  闻名遐迩   赢弱    隔膜

B.情投意合  藕断丝连   炫耀    涅槃

C.坚韧不拔  张皇失措   掂记    诬蔑

D.繁芜丛杂  责无旁待   盘踞    斑驳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2009年底曹操墓在安阳的发现,使各种猜测就此尘埃落定了吗?似乎不是。       之声四起,河南考古研究所公布的曹操墓六大证据,也被指并非铁证。

⑵高三教学进入冲刺阶段,部分语文教师        字词教学,以为这是小儿科,将其交给学生自学,这是教师认识不到位的一种表现。

⑶京沪高速铁路       了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2011年建成通车。

A.置疑   忽视    贯串    B.质疑   忽视    贯穿

C.置疑   忽略    贯穿    D.质疑   忽略    贯串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NHK电视台报道说,安倍内阁的支持率比上个月下降11个百分点,首次跌到50%以下,这使安倍本人如醍醐灌顶,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B.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餐馆在客人就餐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进食客食欲,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

C.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它是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休戚相关的。

D.学校新组建的这支篮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场上对垒到底如何,还不得而知,我们将拭目以待。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如果

把握不好,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导致经济长期徘徊不前,引发社会动荡。

B.我国农村正步入“第三步”改革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将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改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改进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某些深层问题。

C.南极是一个冰雪的世界。覆盖南极大陆1300万平方公里的冰盖,约占世界总冰量的90%左右,是地球上主要的冷源。

D.据悉,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20多年间,济南市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扶持企业争创名牌,使济南实现了从发展名牌产品到发展品牌经济、创建品牌城市的战略的大转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⑵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⑶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过)⑷脱然有怀,求之靡途(没有)⑸兵精足用,英雄乐业(使用)⑹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⑺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辅助)⑻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迎击)

A.⑴⑵⑸⑹  B.⑵⑶⑷⑺   C.⑴⑷⑺⑻   D.⑶⑸⑹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②可烧而走也 ③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④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⑤许之。夜缒而出 ⑥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⑦倚南窗以寄傲 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A.②⑩/ ①⑥/ ③⑤/ ④⑦/ ⑧⑨  B.①⑦/ ②④/ ③⑥/ ⑤⑨/ ⑧⑩ 

C.②⑧/ ①⑤/ ③⑦/ ④⑩/ ⑥⑨  D.③⑤/ ①⑩/ ②⑨/ ④⑧/ ⑥⑦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⑴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⑵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⑶卿能办之者诚决 ⑷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⑸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⑹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A.⑵⑶⑸  B.⑴⑶⑹   C.⑵⑷⑹   D.⑴⑷⑸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选项中语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豫州今欲何至  B.夫晋,何厌之有  C.何以言之  D.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二、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C.失其所与,不知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三、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⑵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⑶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⑷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名句默写(8分)

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

⑵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⑷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⑸忍看朋辈成新鬼,                。吟罢低眉无写处,                     

⑹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如是而已。

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圣心备焉。

⑻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6分)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⑴诗中的“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⑵“暧暧”和“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能不能互换?为什么?(3分)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呆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做“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拨又一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3分)

2.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5分)

3.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6分)

4.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 (4分)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些事情很多机会做的,却一天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发现没有机会了;有些话有很多机会说的,却想着以后再说,要说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了。人生常常伴随着“错过”。你曾经错过了什么?错过之后你有怎样的感悟?

请以“错过”为题,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古义和今义

⑴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⑵古之学者必有师。

                                                                              ⑶蚓无爪牙之利

                                                                             ⑷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⑸鼎足之形成矣

                                                                             ⑹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⑻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⑼既窈窕以寻壑

                                                                                       

⑽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九、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面3节文字均选自荀子《劝学》,读后完成文后各题。(30分)

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

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

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释: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做礼物。兰槐:一种香料。滫(xiǔ ):污水。

20、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8分)

⑴形乎动静  形:                        ⑵其渐之滫  渐

⑶游必就士 就:                         ⑷长而异俗  长:

2.⑴乙文中“所渐者然也”的“然”指代的是                                    (2分)

⑵丙文中“教使之然也” 的“然”指代的是                                    (2分)  

3.根据文章“劝学”这一目的,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基本观点。(6分)

⑴甲文:                                                                     

⑵乙文:                                                                       

⑶丙文:                                                                      

4.甲文的论证方法是            论证,乙文的论证方法是           论证,丙文则采用

                              论证方法。(4分)

5.读了课文中的《劝学》节选以及以上文字,你有哪些启发呢?请分条概述。(8分)

                                                                              

 

十、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仿照画线的句子,结合语境,另写一组句子。(10分)

我喜欢暴风雨。                                                               

如果我是诗人                                                                  

把那云诡波谲的瞬间孕育成诗,                                                  

那一定是美好的篇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