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划线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折(qū)        慰(jì)      桂(guàn)        喟然长叹(kuì)

B. 窕(yáo)      美(pì)      落(xī)          既往不(jiū)

C. 郁(wěng) 永(juàn)    热(chì)         心口笨(zhuō)

D. 纠(gě)       叱(chà)     暴(hèng)        白雪皑(ái)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杂糅     蹂躏    声名鹊起        鸦雀无声

B. 斑驳     班师    成群结队        无言以对

C. 渲染     宣泄    缔结合约        谛听天籁

D. 精彩     神采    白浪涛天        惊滔骇浪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妈妈教给我的这些道理,将使我一生__________。

②遭遇这样的事件,他内心________之大可想而知。

③只有合理_________资源,社会才可能可持续发展。

A. 受用     震动        配置            B. 受用     振动        安置

C. 消受     震动        安置            D. 消受     振动        配置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绘声绘色、细致入微,使读者产生了具体、真切的印象和感受。

B. 我,一介莘莘学子,没有睿智的头脑,也没有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更不具备惊艳的美色,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C. 乔布斯于十月五日去世这一骇人听闻的消息一经传开,各大煤体纷纷设置悼念专栏,缅怀这位卓越的技术革新者。

D. 针对民间借贷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温州市政府的“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新闻发布会油然而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经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讨论后宣布,授予加拿大人拉尔夫·斯坦曼、美国人布鲁斯·博伊特勒和法国人朱尔斯·霍夫曼诺贝尔医学奖。

B. 希腊民众抗议的主要目的是抵制政府为获得欧盟及IMF贷款而新推出的一系列紧缩措施,其中包括裁减3万名国企员工、增加房产税等。

C. 十一期间,北京各大商场为了招揽顾客,纷纷举办各种促销活动,打出三折、四折甚至五折的高折扣,以致部分商场人满为患。

D. 北京四中学生在爱丁堡艺术节中的表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佳句的一大特点是“活”——活泛、活脱、灵活。_________;句意活脱,才有成为佳句的可能。因此,清人吴乔说:“诗贵活句,贱死句。”

(2)这种超越现实的理想模式、完人模式,_________。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完全不可能构建,何况屈原连自身也难以保全。

①大凡佳句,必为活句        ②大凡活句,必为佳句

③是屈原的痛苦、悲剧之源,也是其伟大、独特之处

④是屈原的伟大、独特之处,也是其痛苦、悲剧之源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课内文言文

1.对划线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纵一苇之所(往)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享有)

崖石有阁曰松风阁(靠近)    ⑤若无罪而死地(走向)

为小渠(渐渐地)            ⑥王若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瞒)

⑦天下之欲其君者……(憎恨)  ⑧此惟救死而恐不(供养)

A. ①③⑤⑦     B. ③④⑥⑧     C. ①②⑤⑥         D. ②④⑦⑧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B.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D.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B.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D.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下列对“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余光绪己亥四月          ②周缭垣

吾一日长乎尔            ④毋吾

⑤则何哉                  ⑥吾力足举百钧

⑦明教我                  ⑧申之孝悌之义

A. ①②相同,⑤⑥不同           B. ③④相同,⑥⑦不同

C. ②⑤相同,③⑥不同           D. ①③不同,⑥⑧不同

5.下列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③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      ④渐行渐豁,斗见天光

⑤鼓瑟希,铿尔              ⑥莫春者,春服既成

⑦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⑧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A. ①②④⑤⑥           B. ①④⑥⑦⑧

C. ②④⑥⑦⑧           D. ②③④⑤⑦

6.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活用方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

A. 望武昌                 B. 顺流而

C. 侣鱼虾而麋鹿           D. 兴甲兵,士臣,构怨于诸侯

7.下列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 客有吹洞箫者

B.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 百姓之不见保

D.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

8.翻译。(4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三、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与判断。(每空1分,共6分)

1.《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_______,此书是一部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以_______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是现当代文学史上并峙的双峰。

3.《论语》、《_______》、《大学》、《_______》并称“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4.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中“苏辛”指宋代的苏轼和辛弃疾,二人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

②海明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和《太阳照样升起》等。(  )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文。(每空1分,共10分)

1.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5.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五、其他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从下面语段中任意找出一处修辞手法,并作简洁的鉴赏。(4分)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取材于朱自清《荷塘月色》

1.修辞手法:第________句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1分)

2.鉴赏:(不超过80字)(3分)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称赞)

B. 以顾余(羞辱)         

C. 为笑于里人(担忧)

D. 遂以赠二生(写下)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B.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D.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

已经在心里了解了,还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吗

B. 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

现在你们迂阔,特别是文章不接近流俗,不过是小迂罢了

C. 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这样将会更加冒犯乡人,岂只是讥笑呢

D. 生其无急于解里之人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你还是不要急于解除乡人的迷惑吧,你们对此一定能加以选择而有所采纳

4.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不迎合世俗会带来非议的一组是(3分)

①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②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③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④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

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轼与曾巩是同年考中进士的好友,苏轼向曾巩推荐了两位蜀地的学生。

B. 览读黎生、安生的文章,曾巩认为他们确实有才情,文字奔放,事理剖析透彻。

C. 黎生临别恳求赠言,引发曾巩对“迂”的感慨,抒发了满腔的抑郁悲愤之情。

D. 曾巩委婉地劝勉二生不要因为怕别人讥笑就迎合世俗,而是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6.用“/”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古 之 所 谓 豪 杰 之 士 者 必 有 过 人 之 节 人 情 有 所 不 能 忍 者 匹 夫见 辱 拔 剑 而 起 挺 身 而 斗 此 不 足 为 勇 也 天 下 有 大 勇 者 猝 然 临 之 而 不 惊 无 故 加 之 而 不 怒 此 其 所 挟 持 者 甚 大 而 其 志 甚 远 也。(选自苏轼《留侯论》)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论寂寞

梁晓声

(1)都认为,寂寞是由于想做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而产生的。

(2)寂寞相对于人的心灵,好比锈相对于某些极容易生锈的金属。寂寞会对人性进行缓慢的破坏。

(3)但不是所有的金属都那么容易生锈。金子就根本不生锈。不锈钢的拒腐蚀性也很强。而铁和铜,我们都知道的,它们极容易生锈,像体质弱的人极容易伤风感冒。

(4)某次和大学生们对话时,被问:“阅读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

(5)我回答了几条,最后一条是——可以使人具有长期抵抗寂寞的能力。

(6)他们笑。我看出他们皆不以为然。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他们的想法——我们需要具备这一种能力干什么呢?

(7)是啊,他们都那么年轻,大学又是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云集的地方,一间寝室住六名同学,寂寞沾不上他们的边啊!

(8)但我同时看出,其实他们中某些人内心深处别提有多寂寞。

(9)而大学给我的印象正是一个寂寞的地方。大学的寂寞包藏在许多学子追逐时尚和娱乐的现象之下。所以他们渴望听老师以外的人和他们说话,不管那样的一个人是干什么的,哪怕是一名犯人在当众忏悔。似乎,越是和他们的专业无关的话题,他们参与的热忱越活跃。因为正是在那样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的寂寞获得了适量地释放一下的机会。

(10)故我以为,寂寞还有更深层的定义,那就是——从早到晚所做之事,并非自己最有兴趣的事;从早到晚总在说些什么,但没几句是自己最想说的话。

(11)胡风先生在所有当年的“右派”中被囚禁的时间最长——三十余年,他的心饱受寂寞的伤害。但幸亏他是大知识分子,故有值得一再回忆之事,故有值得一再梳理之思想。

(12)知识给予知识分子之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为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这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也足以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如果居然还侥幸有笔有足够的纸,可怕的寂寞也许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绞刑架下的报告》、《可爱的中国》、《堂·吉诃德》的某些章节、欧·亨利的某些经典短篇,便是在牢房里开出的思想或文学的花朵。

(13)思想使回忆成为知识分子的驼峰。这一种能力,除了靠阅读来培养,目前我还贡献不出别种办法。

(14)而最强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是想回忆而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是想思想而早已丧失了思想的习惯,这时人就自己赶走了最后一个陪伴他的人,他一生中最忠诚的朋友——自己。

(15)谁都不要错误地认为寂寞这件事永远不会找到自己头上。现代社会的真相告诫我们,它迟早会袭击我们。

(16)人啊,为了使自己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读书吧!

(17)人啊,一旦具备了这一种能力,某些正常情况下,寂寞还会由自己调节为享受着的时光呢!

(18)信不信,随你……

(文章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将寂寞比作锈是在说明寂寞可以侵蚀人的心灵,给人带来精神伤害。

B. 作者认为在热闹的大学生活表象之下,有些学子会拥有内心深处的寂寞。

C. 只要人们的心中能够拥有值得回忆的往事,就一定能抵抗住寂寞的伤害。

D. 作者认为,有些世界名著是作家在抵抗寂寞的道路上创作出来的作品。

2.根据文意,如何理解“思想使回忆成为知识分子的驼峰”?(3分)

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三种不同层次的“寂寞”。每一种不超过20字。(6分)

第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处说到“某些正常情况下,寂寞还会由自己调节为享受着的时光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180字)(10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