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辽阔苍茫的戈壁荒漠,缥缈洁白的雪山冰峰,森严幽深的皇城内院,人声鼎沸的京城市井,这一切使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意美。

B.世界文学渊远流长,炫丽多姿。早在几千年以前,在人类文明的发详地就已经孕育出了人类最初的文学瑰宝。

C.当欣赏杜甫那些千古留传的诗作时,我们一定会感悟到在忧患忡忡的现实处境中,诗人的感情心志与民生痛苦如胶似漆般地结合在一起。

D.“山荫道上,目不遐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关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压力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相结合的考试招生制度。

B.中国政府已庄重宣布,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遇到一些困难,但中国政府会兑现承诺,绝不失言。

C.随着一批实力雄厚的房地产项目落户本市,人们发现在不经意间,这个南部新城刮起了一种时尚健康、宜室宜家的居家风潮。

D.“两会”马上要开了,我有个不情之请,就是想请总理在两会期间到网上来,在线和全世界的华人网民聊聊天,谈谈国事、家事、大小事----某网友在网上留言。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B.科学家对处于北极圈内的加拿大海域乘坐考察船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考察,他们的结论就是这一地区变暖速度远快于预期。

C.北大不久前宣称,明年自主招生时将拒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这一举措的目的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孝”的传统美德。

D.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位人称“玫瑰花”的三小姐出场便是不凡,“修眉俊眼,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她组织过诗社,“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     。     。     。
①王夫人受冤时,是她站出来代为洗雪。
②她兴利除弊,“精细处不让凤姐”。
③王善保家的肆虐行恶时,又是她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
④在《红楼梦》众多的女儿形象中,探春的确是一朵又红又香、只是刺戳手的玫瑰花。
⑤迎、探、惜三姐妹中的佼佼者当推探春。         

A.⑤③②①④

B.④①②③⑤

C.⑤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⑤

 

二、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秋望
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发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①,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②。
【注】①飞挽:是“飞刍(草)挽粟(粮)”的省说,指迅速运送粮草。②郭汾阳:唐代著名的将军郭子仪,曾经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被封为汾阳王。
(1)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莎士比亚的《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并为称四大悲剧;中国现代小说家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老舍的《四世同堂》、钱钟书的《      》、沈从文的《边城》,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杰出成就。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既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歌咏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身处逆境时应有的人生态度。
(3)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
(4)盘飧市远无兼味,             。肯与邻翁相对饮,              。
(5)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材料一: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南方都市报》3月14日)
材料二:近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要求“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代表教育部作出回应,称“推广简化字”是法律的规定,教育部要依法行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则对依法推广简化字表示支持。                               
(《潇湘晨报》3月14日)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2分)
答:                                                                            
(2)针对以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3分)
答: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请根据示例,把另外两处句中改动的理由说出来。(6分)
示例:原文:一个老农捧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决定它究竟适宜于种什么谷物和蔬菜。
修改:一个老农捧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什么谷物和蔬菜。
理由:“鉴定”有鉴别确定的意思。首先要鉴别土壤的性质、特点,然后才能从实际出发,决定种植。“决定”则是主观地对土地种植作判断,不准确。
①原文: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共有十三种。
修改: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已知道的共有十三种。
理由:                                                                               
②原文: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修改:婵娟骂宋玉说:“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理由:                                                                  

 

五、作文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代价,即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愿望或达到某种目的,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等。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付出代价是必然的。要想考取大学,就必须刻苦学习;要想田地丰收,就必须辛勤耕耘。如今经济的迅猛发展、众多产业“高效益”令人欣喜不已,但以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及矿难、职业病对无辜生命的伤害为代价却让人痛心;农民工为了生存进城务工,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命运为代价令人担忧……这一切都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了个人或者社会的生存、发展,哪些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哪些代价是过于沉重的?关于代价,你有哪些遭遇、感悟和见解?
请你以“代价”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上。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