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模样/模范翘尾巴/翘首以待牵强/强词夺理

B.应允/应变独角戏/钩心斗角奢靡/所向披靡

C.殷红/殷实血淋淋/呕心沥血碑帖/俯首帖耳

D.累及/连累朝拜/朝令夕改屏障/敛声屏气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中国足协无视俱乐部、球员、球迷等有关方面的呼声和要求,粗暴处罚李玮峰和武汉俱乐部的事件,最终弄得怨声载道,并使中国足球江河日下。

B.9月5日,“领袖”陈水扁和他昔日的“耳目”叶盛茂对簿公堂:叶盛茂坚持说,已经将涉及“洗钱案”的情资公文交给陈水扁,而陈水扁坚持不认账。

C.该节目以揭露假冒伪劣商品为己任,他就如同一只扑捉老鼠的猫,令一些不法企业闻风丧胆、坐立不安,观众和消费者为其拍手称快。

D.美国游泳巨星菲尔普斯,在奥运会上夺金如同探囊取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7枚金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一举夺得八枚金牌,成为当今世界泳坛和奥运史上的奇迹。。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B.省政府近日已出台政策,要求省有关部门抓紧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激励和风险补偿的办法。

C.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D.基层特别是乡镇公务员的招录,面临着招不来、留不住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公务员流动中存在的政策壁垒是一大障碍。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面是叙说1960年代以来美国财政政策变化的一段文字,请写出文段所涉及的2个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每项不超过15个字。(4分)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期,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变动政府收支是熨平经济周期的主要手段。然而,1970年后半期经济的滞胀和严重的财政赤字被认为是反周期财政政策的遗产。随着货币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席卷理论界,主张财政政策为主要手段的潮流随之逆转。由独立央行主导的货币政策被推向台前,成为缓冲经济波动的支柱性政策,并收到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答:财政政策一
财政政策二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三鹿奶粉”事件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它可以做“反面教员”。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几点“感谢”的理由。(5分)
如果不是三鹿“太狠”,把三聚氰胺的含量搞到“2563mg/kg”,致使出现儿童患病直至丑闻曝光的话,我们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三鹿!
“感谢”一:
“感谢”二:
“感谢”三: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民为贵,_______________,君为轻。           (《孟子》)
(2) 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3) _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附加题(40分)(选修历史学科学生做)
文言文阅读(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6分),并回答问题(4分)。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路 学  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节选自《孔子家语》)
2.文中“                   ”一句表现了子路轻视学习的毛病,而“                        ”一句则表明他接受了孔子的建议。(2分)
3.子路用            的方法,阐述理由推辞学习。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学问”的看法。(2分)

 

五、其他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名著名篇阅读(15分)
1.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金陵十二钗正册》题诗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暗示的是妙玉的外表与内心的矛盾。

B.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与关羽有关的故事流传至今,深受人们的喜欢。诸如: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和青梅煮酒论英雄等。

C.1929年广东海丰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在牺牲前写下了《绝命书》一诗,诗曰:“急雨渡江东,狂风入大海。生死总为君,可怜君不解。”诗歌中的形象类似于夏瑜的形象。

D.《雷雨》集中于一天时间、两个舞台背景,从周朴园家庭内、外各成员之间前后二十年的错综纠葛深入进去,写出了封建家庭不合理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剖析了人性中爱与恨的深刻交织。

《老人与海》 中桑提亚哥的遭遇是人类注定要失败命运的写照;社会暴力强大凶残、人的命运又往何处去?桑提亚哥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不向注定的命运屈服。通过这个形象,作者歌颂了人类勇敢和坚毅,对精神力量唱出了一曲高昂的赞歌。
2.《边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追求?(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莎士比亚《哈姆莱特》这篇文章的艺术特点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材料一: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选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
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一种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也是主客体的相融。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中国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生长。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材料2、3选自人民网)
(1)生态文明具有哪些特点?(答案不超过20字)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0字) (7分)
生态文明的特点
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之一是
(2)如何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