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黑龙江哈尔滨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一蓑烟雨      抚膺长叹    良晨美景     锲而不舍

B. 膏腴之地      孝悌之义    历历在目     漠不关心

C. 老声常谈      羽扇纶巾    涂有饿殍     无语凝噎

D. 始作勇者      繁文缛节    韦编三绝     拾人牙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玉树地震后,胡锦涛总书记中止了拉美访问活动,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亲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

B. 邓亚萍退役后,王楠接过了她的接力棒,成为中国女乒领军人物。近来,张怡宁又顶替了王楠,成为中国女乒的核心。对此,邓亚萍表示,她与王楠和张怡宁不可同日而语,没有可比性。

C.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两者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D. 10月1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不孚众望,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美国总统奥巴马18日下午约3点35分抵达八达岭,游览长城风光,这是继参观故宫之后,奥巴马体验的中国古老文明又一标志性景点。

B. 肖复兴评说电视连续剧《蜗居》揭示出“房子对于一代人情感价值系统无情有恨的摧毁”。他从一般平民的视角,平实而亲切的叙述方式,试图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气质。

C. 10月19日,一艘中国货轮在印度洋海域,距我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航舰编队约1080海里处,被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劫持。

D. 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赤壁》吸引观众追捧的卖点,首映4天半,以10147万票房和288万多观影人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把标有序号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练,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                       。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到生活。        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① 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② 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③ 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

④ 生存与生活这两个概念迥然不同。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盛行于宋,词按结构又可分成:小令、中调、长调。

B.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巩,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柳宗元、王安石八人的合称。八人在散文创作上皆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C. 六艺经传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中庸》六种经书。

D. 《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是七言歌行体长篇抒情诗,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另有代表作《长恨歌》。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对《醉落魄  咏鹰》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A. 词的上阙“寒”字写出秋山之肃杀。“几堵”,意为“几座”,突出山峦之高峻。“低”字写秋风之劲。“削碎”,是用夸张笔法突显风的猛烈。

B. 词人运用衬托的笔法,前两句不着一“鹰”字,只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使我们分明感觉到鹰在低飞、在盘旋的矫健、刚劲的姿态。

C. 下阙“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一句中,“狐兔”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朝廷中的奸佞小人。

D. 全词慷慨悲壮,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8分,每小题3分)

(1)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帝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后为馆职,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饮。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巢,以至市楼酒肆皆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复进,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殊既受命。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 ①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帝许臣僚择胜燕饮                B.忽宫中除晏殊

C.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D.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便令公就试                      B.直以贫无可为之具

金就砺则利                          直不百步耳     

C.以至市楼酒肆                    D.上益嘉其诚实

枯鱼之肆                           余嘉其能行古道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选自《左传》)

注释:① 夏后皋:夏代君主,桀的祖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管:钥匙

B.公使谓之曰                             使:使臣

C.蹇叔之子与师                           与:参与

D.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是: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B.晋人御师必于殽

其皆出于此乎                      青,取之于蓝          

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D.公辞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蹇叔非凡预见力的一组是(    )

①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②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③晋人御师必于殽

④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⑤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A. 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秦伯得到杞子派人送来的情报后,立即决定派孟明、西乞和白乙带兵攻郑。

B.蹇叔哭师是不忍心看到秦军白白送死,同时也为将失去儿子却无能为力而难过。

C.秦伯做事武断,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能及时自我反省,勇于承认错误。

D.秦晋殽之战的结果是晋国大胜,还俘虏了秦国的三位大将。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6分,每小题3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是一项是(    )

例句:瓮牖绳枢

 A.度长絜大    B.安身立命    C.是古非今    D.鼎铛玉石

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D.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3)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

答:                                                             

(2)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答:                                                               

                                                                   

 

四、名句默写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默写 (共10分,每小题1分)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秋来未着花。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2)冷落竹篱茅舍,                 。          (郑域《昭君怨》) 

(3)               , 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4) 飞湍瀑流争喧豗,                  。      (李白《蜀道难》)

(5)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6)                    ,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7)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李清照《声声慢》)

(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0)故不积跬步,                  。          (《荀子·劝学》)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现代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18—20 题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冷夏

荧屏闪电的时代刺激着我们的感观。可是我们依然爱恋梦境这个虚拟世界带给我们的美妙遐想。在美丽和感动愈走愈远的时代,我们在梦境里得到永恒的慰藉。

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阳光像梦一样,安静的落入我平凡琐碎的生活深处,在这个春天的下午。我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来,每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林的青涩气。那湖水潮湿而新鲜的水气。我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的跑步呼吸。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待、遥望、冥想。

一直认为梭罗还活着。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梭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想到夏洛蒂·勃朗特、奥而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转。那些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夏天开满野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晚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或编织。却努力等待着有马车夫忽然的脚步声,急匆匆撩开寒冷的夜色带来了温暖克制的爱情的回音。

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宽阔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纭热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生存的紧迫和焦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留有一点时间对珍贵东西的失落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间可以温情的抗拒或冲淡什么。

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困顿,情感越来越冷酷。人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看看梭罗的《瓦尔登湖》。

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写下什么获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声的语言带来巨大的思维空间.像从瓦尔登湖面吹来新鲜跃动的风,把我从电脑前端正的坐姿里分离出去,在另外的世界里自由飞跑。我看见那个叫做梭罗的人,无论风雨雷电,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自然中。他十分安静的面对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就一个人,十分简单。

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

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

1.文章第二段“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一句中的“近”和“远”的含义与题目“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中的“近”和“远”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4分)

答:                                                                   

                                                                                                                                      

2.文章第七段。作者描写了“夏洛蒂·勃朗特、奥而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怎样的生活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3.结合全文。针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                                                             

                                                                   

 

(2)“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现在的人们心灵与心灵相遇?

答: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语言表达 (共5分)

自2009年8月15日起,公安部做出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在整治行动期间,各地纷纷开展“劝诫酒后驾车,安全寄语献温情”活动,请你拟写一条劝告司机不要酒后驾驶的交通标语。要求:具有人性化和亲和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

答: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有人说,成熟的标志是“可以用理智战胜感情”;有的说是“遇事有主见”;有的说是“能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自我”;有的说是“善于给予爱”;有的说是“善于否定自己”。

根据上面的材料,请以“成熟的标志”为题,谈谈你对成熟的理解。

要求:①对成熟的标志可就材料所提供的几种看法作出选择,也可另立观点。

②写一篇议论文。

③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