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拓(tuò) 汀渚(zhě) 惘(wǎng)然 陈抟(tuán)老祖 B.榫头(shǔn ) 匙箸(chízhù )琵琶(bá) 敛声屏气(bǐng) C.纨绔(kuā) 盥沐(ɡuàn ) 悯然(mǐn) 穿红着绿(zhuó) D.甬路(yǒng ) 思忖(cǔn ) 罥烟眉(juàn) 呕哑嘲哳(zhā)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杜饌 懵懂 彩秀辉煌 良晨美景 转轴拔弦 B.阑干 台玑 偏僻乖张 金碧辉煌 轩峻壮丽 C.撕混 玷辱 一愁莫展 不经之谈 轻拢慢捻 D.膏粱 丫鬟 暮去朝来 疯疯颠颠 浑世魔王
|
|
| 3. 难度:简单 | |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 动物学家对此做出的________也许会使我们吃惊。( ) ②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______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③ 它们________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 ④ 李白的诗歌一向喜欢选用夸张的艺术手法,“________”一句,他就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来写山势的盘旋曲折和高危。 A.阐释 轻易 仰仗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阐释 随便 依仗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C.解释 随便 仰仗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解释 轻易 依仗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在林黛玉看来,王熙凤实在是放诞无礼。但这恰恰是突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身份。 B.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体会到一种“侯门似海”的感觉。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吗? D.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武清县作为率先进行课改的区县之一,一直在对课改内容进行探索。 B.他一直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去找刘洋,让他陪他去买礼物。 C.他怎么可以丢下生病的姐姐和弟弟去看电影。 D.按正统观念,谁能否认贾宝玉不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
|
|
| 6.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
|
| 7.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①之为技,贱且劳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小大,唯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贵富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 ①圬(wū):涂抹墙的工具,俗名抹子。此处指泥瓦匠的工作。②镘:抹子,涂抹墙的工具,也指泥瓦匠这种职业。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其言,约而尽 尽:明白,透彻。 B.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当:当作。 C.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 冒:冒进,硬更去干。 D.抑丰悴有时 丰悴:兴旺和衰败。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其他所以养生之具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唯其所能 唯大王命之 D.用力者使于人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王承福“自食其力”和他批判“食焉而怠其事”的一项是( ) B.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 C.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 D.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 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承福不慕功名。战乱时当兵立功,却弃官回乡做了自己都认为很卑贱的泥瓦匠。 B.王承福谋生勤恳。务工吃住在主人家,必以劳动所得偿之,还常常资助路上弱者。 C.王承福懂得分工。他认为人的生活需求很多,大家应各尽所能,互通有无地生活。 D.王承福认识深刻。他认为人事充满变化,并从显贵之家的衰败中懂得了做人之道。
|
|
| 8. 难度:简单 | |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4分) 译文: (2)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3分) 译文: (3)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3分) 译文:
|
|
| 9.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日 汪 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张世南《游宦年纪闻》说:“此诗一出,为诗社诸公所称。”可见其表现力。请赏析诗中“笑”的妙处。
|
|
| 10. 难度:简单 | |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祝福》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 》,小说塑造了一个饱受多重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而《老人与海》则是美国作家 写的一篇歌咏励志奋斗的小说。 (2)白居易《琵琶行》的主旨句是“ , 。” (3)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4)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7)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
|
| 11.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共20分﹚ 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 杨汉光 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她的一亩三分责任田就租给同村的张六叔耕种,田租是每年300斤大米。 开始,张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里来,煮出的饭又软又香。母亲说,张六叔心眼儿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可是两年后,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煮出来的饭粗糙无味,难以下咽,我不想吃这种饭,叫母亲也不要吃,但母亲照吃不误,她说吃老六送来的米,就想起乡下的田。张六叔又一次送米来时,母亲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问:“老六,我租给你的田专出这种糙米?”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这种米是在城里便宜买的。现在种田不容易。” 母亲说:“我知道种田难,这样吧,那田租减一半,你以后每年送150斤米给我就行了,但一定要我那块田里种出的米。”张六叔非常感激,立即把糙米拉走,改送好米来。 大约又过了两三年,有一天,张六叔空手来我家,对母亲说:“老嫂子,这田是越来越难种了。你是不是再减点田租?”母亲笑一笑说:“老六,我不跟你说田租了,我的田你照种,送多少米来随你的意,十斤八斤也行,吃一点乡下的米,我心里舒坦。” 此后,张六叔真的每年只送几斤米来。我说:“这个老六叔,也太吝啬了。”母亲说:“不要多讲,随他。种田苦,你看他头发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 谁知,老六叔还不知足,这年冬天,他进城来对母亲说:“老嫂子,种田实在难啊!要贴百把块钱给我,我才敢种你的地。”一向宽容的母亲也捺不住性子了,她没好气地说:“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天下哪有倒贴钱租田的道理?这田你不种就算了,我另租给人种。”张六叔说:“那你就租给别人种吧。” 我陪母亲回乡下的老家,处理那一亩三分地。我许多年没有回老家了。看见村里新建了一些小洋楼,原来最穷的刘二叔也住上了洋楼。母亲说:“刘二叔心眼儿好,我们就把田租给他种吧。” 我和母亲走进刘二叔的家里,说想把田租给他种,可我们还没说完,刘二叔就摇头拒绝了。母亲说:“老二,你听我说完。我是送田给你种,并不收田租,一年只要两斤米,吃一口家乡饭就行。”刘二叔说:“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不敢种,一年苦到头,连小孩的学费都交不起。我两年前就改跑生意不种田了。你看河对面,野草长得最高的那一块就是我的田。”我向门外望去,小河两边茫茫的田野上,确实东一块西一块地长着高高的野草。 我和母亲再也不敢提租田的事。母亲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我们也不得不像刘二叔一样,让那一亩三分地长野草。另外再拿钱交公粮、水费和这种费那种费。 第二年夏天,母亲一个人悄悄地又回老家去,我不放心,追到老家。那时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田野上打谷机响个不停。母亲顶着烈日,在她的一亩三分田上割野草。我站在田边问:“妈,你干什么?”母亲说:“这么肥的田,丢荒可惜啊!”母亲连头都不抬一下,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我理解母亲对土地的深情。我不忍心劝阻母亲,但又不愿意让她受苦,于是只好走下田去,递给母亲一瓶矿泉水,接过她手里的镰刀。 从此,我每年都请人耕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虽然田里的收获远不够我支付工钱,但我依然坚持下去,只为让母亲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 1.这篇小说围绕母亲的“一亩三分田”展开了怎样的情节?请分条概述(4分)
2.这篇小说刻画的母亲和张六叔的形象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请结合文中材料,简要分析他们的人性之美。(6分)
3.从全文看,结尾一段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本文构思拙中见巧,长达十余年的故事被不加剪裁地平铺直叙,使读者跟随故事的进程,自然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B. 弃农经商的刘二叔对自家田里“野草长得最高”无动于衷,与张六叔的坚韧勤劳和母亲的眷恋土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C. 文中关于小洋楼的记叙,从一个侧面说明尽管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但农村的面貌毕竟已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D. 母亲“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这个细节主要突出了母亲年迈体衰,“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的特点。 E.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丰富了作品的感情内涵,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
|
| 12. 难度:简单 | |
|
根据前后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不超过10字。(4分)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是经过千年万代沉淀而成的土地,历史中的辉煌与暗淡,都积淀在这土地中,历史中所有人物的音容足迹,都融化在这土地中。我正在耕耘的这些泥土,会不会被遭受放逐、行吟泽畔的屈原踩过?会不会被_____________ 的陶渊明种过菊花?这些泥土冲下山岭,又被风吹到空中,会不会曾落到__________ 的李白的肩头?会不会曾飘在_____________ 的杜甫的脚边?会不会拂过 ________ 的苏轼的须髯?
|
|
| 13. 难度:简单 | |
|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熟语常常用“人体部位”作比喻,表达形象生动,喻义通俗易懂,很有情趣。请参照下面的示例1、2,完成题目。(4分) 示例1: 取紧闭着嘴不讲话,像瓶口塞紧了一般之意。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守口如瓶 示例2:“唇亡齿寒”:取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寒冷之意,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1)取把眼睛望得要坏了的意思。形容盼望的殷切。 (2分) (2) (2分)
|
|
| 14. 难度:简单 | |
|
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同学们正处在独立人格的形成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正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可以做到:得到帮助时一声“谢谢”,妨碍别人时一句“对不起”;为演出成功鼓掌,为同学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声再见……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以 “尊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记叙文或议论文。;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