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痉挛(jìng)赝品(yàn)踯躅(chú)颐指气使(yí)

B.纤细(xiān)脚踝(huái)驯服(xùn)卷帙浩繁(zhì)

C.伛偻(yǔ)羊圈(juàn)龌龊 (cuò)戛然而止(gā)

D.毗邻 (pí)晌午(xiǎng)堵塞(sāi)浑身解数(xi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井井有条地思考,没有谁来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里站起来。

B.半幽闭的参天的树林纹丝不动地挺立着,使你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座美轮美奂的禁宫之中。

C.你对我们只是个举足轻重的、有害的人!你领导我们,把我们弄得精疲力尽了,因此你就该死!

D.美国MBA火箭队取得了联赛中连胜22场的佳绩,其雄厚的实力令其他队只能望其项背。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给力”是今年流行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标题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2分)
(1)高物价时代需财政“给力”民生(国际在线专稿)
(2)浙江医院又曝商业贿赂丑闻
惩罚不给力 难绝“回扣门”
(1)                                   (2)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
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老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
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
道和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日用即道”。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并不是离开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对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现实之中,使之与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关。道不远人,同时也规定了道和人的实践活动无法相分。在实践过程中道的品格具体地表现为“中”。儒家一再谈到“中道”或“中庸之道”,孟子便主张“中道而立”,荀子也肯定:“道之所善,中则可从。”道作为实践的原理,其意义首先便体现在“中”上。这种“中”并不仅仅是量的概念。从量的概念去理解,“中”往往表现为与两端等距离的那一点,然而,中国文化家们所说的“中”,更多体现为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在天道的层面,道首先表现为多样的统一。从多样的统一这一视域看,“中”就在于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千差万别的事物同处于一个系统,如何恰当地定位它们,使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所涉及的重要方面。道同时体现于变化过程,表现为发展的原理。从过程的角度来看,“中”则关乎不同演化阶段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
1.下列对中国文化中的“道”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道即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真理。

B.道即多样统一的天地之道。

C.道即儒家强调的中庸之道。

D.道即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

2.对文中画线句的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强调自然物作为独立于人之外的自在之物,本身并没有什么审美意义。

B.强调人的审美活动对于自然物是否具有美的意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强调人们只有在对道的研究过程中才能获得道本身固有的各种意义。

D.强调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才能呈现出来。

3.据文意,试概括中国的文化家所说的“中”的作用。(3分)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三十卢布……”“四十卢布……”“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师的工资的……呶,您呆了两月……”“两月另五天……”“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尤里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三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对吧?”
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二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瓦利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玩忽职守,您应付一切负责,你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九卢布……”“我没支过!”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支过……”“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merci(法语:“谢谢”。)”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一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
她羞羞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我看着她背影,悟想道:“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1.文中划线的三处,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5分)
2.“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中的“残酷教训”指的是什么?在小说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分点说明。(4分)
3.你如何理解“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这句话?(4分)
4.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3分)
5.这篇小说的标题是“柔弱的人”,你认为作者有怎样的用意?(4分)

 

四、作文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茵纳斯弗利岛                     叶芝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笆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
茵纳斯弗利岛是爱尔兰民间传说中的一个小岛,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风和日丽、景色宜人的田园风光图,这是诗人向往的地方,也是他精神的寄托。其实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心灵深处也有这样的一个小岛。请以“我的茵纳斯弗利岛”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