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深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澎(pài)     (shū)忽     花(wū)     (yīn)呜变色

B.(zhě)皱     (hǎ)达      叱(zhà)    (shè)级而登

C.(jī)首      (pèn)香     (pìn)马    (hé)泽而渔

D.猿(náo)    商(jiǎ)      崔(wéi)    (pīng)崖转石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设置进退奖惩机制,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举办丰富多彩的讲座活动……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黄老师真是煞费心机

B.“星河丹堤”的联排别墅临湖而建,鼎足而立,让囊中羞涩的工薪阶层望而却步,不敢问津。

C.针对学生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年级长决定立即开展“补差”活动。

D.或许你已四面楚歌,但只要你认为自己攥住的是真理,你就应该我行我素,矢志不渝。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托尔斯泰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

B. 参加广交会的中国公司经理们得到共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证产品质量,是求得生存、获取发展的关键。

C. 硕士生站站柜台,博士生抄抄写写,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为什么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做怪。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把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高科技与艺术各行其道,怎么会走到一起呢?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话可谓鞭辟入里:“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

                

①没有智慧,情感的因素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

  ②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和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都需要智慧,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

  ③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道路吗?

  ④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⑤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A. ②①③④⑤      B. ②①③⑤④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②①③⑤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连峰去天不尺。盈:满             B.所守匪亲,化为狼与豺。或:如果

C.遂命酒,使弹数曲。快:快速       D.夜雪初霁,荠麦望。弥:满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塞上长城空自 / 高可二黍

B.故不堪回首月明中 / 故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伯仲间 / 可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再变矣 / 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蜀道之难,难上青天 / 今漂沦憔悴,转徙江湖间

B. .为长句,歌以赠之 /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自度此曲

C.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被秋娘妒 / 尘泥渗漉,雨泽下注,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D.黄鹤飞尚不得过 / 嗟尔远道人胡为乎来哉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第二年秋天,送客人到湓浦口。

B.去来江口守空船:(商人)去去来来,我都在江边独自守着空船。

C.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我从京官外调已经两年了,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歌女的话语打动了,今晚才感觉有被贬的失意之情。

D.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今夜听到您琵琶弹奏的乐曲,就像听到仙界的音乐一样,我的耳朵一下子清亮起来。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作家作品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

作品

作者

朝代或国别

地位

A

《从军行》

王昌龄

唐代

边塞诗人

B

《雨霖铃》

柳永

宋代

婉约词代表词人

C

《窦娥冤》

马致远

元代

“元曲四大家”之一

D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

前苏联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对王昌龄《从军行(之四)》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A.首句的一个“暗”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现了长云蔽空、雪山阴暗的特点,写出了边塞的荒凉艰苦,写景壮阔悲凉。

B.第二句是个倒装句,正常的语序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一个“望”字,传达了戍边将士浓烈的思乡之情,有力地衬托了将士们精忠报国的决心和信念。

C.第三句的一个“穿”字,从正面写出了战斗之多、战争之久、拼杀之烈,突出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艰苦。

D.第四句的一个 “终”字体现了将士们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不打败敌人,绝不回归家园!这是身经百战的将士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誓言,雄壮豪迈,有令人热血沸腾的震撼力。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根据语境,引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填空。(2分,每小题1分)

①请了你半天,好话说了一大堆,你才勉勉强强地应承了,这真是“                   

                              ”啊!

②“                                                     !”你我虽素昧平生,但同病相怜,还望和衷共济,以渡难关

2.根据要求默写.(2分,每小题1分)

③写出陆游《书愤》诗中赞美诸葛亮的两句诗。

                                                                

④写出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上阙中正面描摹赤壁景色的三句。

                                                            

3.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2分,每小题1分)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⑥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答】: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看 树 高林瑜

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担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1).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这句话。

【答】:                                                                       

                                                                               

                                                                              

(2).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

 【答】春天看树:                                                              

       夏天看树:                                                              

       秋天看树:                                                             

冬天看树:                                                             

(3).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答】: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述树的特征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其中“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一句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方法。

C.“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前面写树转到后面写人。

D.文中提到树“能够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委婉地传达出一位乡村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

E.文章最后一段中哲人的话,把树的形象描绘得更加具体、逼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答】:【   】【   】

 

五、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或许,我们曾游历过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山胜水;或许,我们曾目睹过许多以山水为题材的影视片和图片;或许,我们本身就居住在山环水绕的环境之中;至少,我们也曾品读过许多描绘优美山水的名篇佳作。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给予我们无穷的美感,也给予我们诸多的启迪。请以“我与山水”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