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阶段性测试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对于如图所示的电流I随时间t作周期性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大小变化,方向不变,是直流电

B.电流大小、方向都变化,是交流电

C.电流最大值为0.2 A,周期为0.01 s

D.电流大小变化,方向不变,不是直流电,是交流电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形线圈,以直径ab为轴匀速转动,转速为nab的左侧有垂直于纸面向里(与ab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MN是两个集流环,负载电阻为R,线圈、电流表和连接导线的电阻不计,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B.

C. D.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正弦交流电源电压为U12 V,电阻R11 ΩR22 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20 Ω,滑片P处于中间位置,则

A. R1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B. 通过R1的电流为3 A

C. 若向上移动P,电压表读数将变大 D. 若向上移动P,电源输出功率将不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一轻弹簧,下端悬挂了质量均为mAB两物体,平衡后剪断AB间细线,此后A将做简谐运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线剪断瞬间A的加速度为0

B.A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弹力为mg

C.A运动到最高点时,A的加速度为g

D.A振动的振幅为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两列完全相同的机械波于某时刻的叠加情况如图所示,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波峰和波谷,关于此时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b连线中点振动加强

B.ab连线中点速度为零

C.abcd四点速度均为零

D.再经过半个周期cd两点振动减弱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

B.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

D.4s<t<6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以下有关光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中的潜水员向上看岸边物体时,看到物体的像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高

B.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C. 光照射到一个半径很小的圆板后,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亮斑,是衍射现象;

D. 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海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折射率大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10s时,质点Qy轴正方向运动

B.t=0.25s时,质点P加速度方向与y正方向相同

C.t=0.10st=0.25s,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6m

D.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sin10πtm

 

四、实验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__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2)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测量摆长时,用刻度尺量出悬点到摆球间的细线长度作为摆长L

B.测量周期时,从小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历50次全振动总时间为t,则周期为

C.摆动中出现了轻微的椭圆摆情形,王同学认为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而放弃了再次实验的机会

D.释放单摆时,应注意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能超过

(3)如果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b平行,b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

(4)黄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97.92cm,后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读数为______cm;再测得单摆的周期为2s,最后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为_______m/s2。(9.86,保留两位小数)

(5)实验中,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刘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不计摆球的半径。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次量得悬线长L1,测得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L2,测得振动周期为T2,由此可推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__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小显和小涛同学用插针法测玻璃棱镜的折射率

1)小显同学按实验步骤,先在纸上插下二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棱镜的另一侧插下另外二枚大头针,如图(1)所示.则插针一定错误的是_______(填“P3P4"或"P5P6)按实验要求完成光路图____,并标出相应的符号,所测出的玻璃棱镜的折射率n_______

2)小涛同学突发奇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来做实验,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如图(2)所示.插针P1P2的连线垂直于AB面,若操作正确的话,则在图(2)中右边的插针应该是________(选填"P3P4"、"P3P6"、"P5P4"、"P5P6

 

五、解答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如图为某透明介质的截面图,截面可看做由四分之一个圆面ABO和一个长方形BCDO组成,AO=2DO=R,一束光线在弧面AB的中点E沿垂直于DC边方向射入,折射光线刚好到达D点,求:

(1)介质对光的折射率;

(2)光在介质中从E传到D所用的时间(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甲、乙两列完全相同的横波分别从波源AB两点,沿直线ox相向传播,t=0时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如果两列波的波速都是10m/s,求:

(1)甲、乙列波的频率各是多少?

(2)第几秒末两列波相遇,相遇时CD两点间有哪些点位移最大?

(3)t=0.3s末,CD间(包括CD两点)有几个点的位移最大?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