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于都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 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C.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某家用电热壶铭牌如图所示,其正常工作时电流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牛顿曾设想: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抛出速度足够大,物体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如图所示,若从山顶同一位置以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三个相同的物体,运动轨迹分别为1、2、3。已知山顶高度为h,且远小于地球半径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假定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轨迹为1、2的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均为

B. 轨迹为3的物体抛出时的速度等于

C. 抛出后三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均处于失重状态

D. 抛出后三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均保持不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2∶1VA均为理想电表,灯泡光电阻R1=6ΩAB端电压u1=12sin100π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频率为100Hz

B. V的读数为24V

C. A的读数为0.5A

D. 变压器输入功率为6W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图甲所示,正三角形导线框abc固定在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t=0时刻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0~4s时间内,线框ab边所受安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规定水平向左为力的正方向)可能是下图中的  (    )

A.     B.     C.     D.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光滑支点O.已知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现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物块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B相对于斜面体也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B.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C. 小球A摆到最低点时绳上的拉力大小为2mg

D. 小球A的机械能不守恒、A、B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铀()经过衰变形成稳定的铅(),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共有6个中子转变为质子

B. 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个光子

C.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 某入射光照射到金属锌版表面时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入射光频率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空气阻力不可忽略.关于物体受到的冲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方向相反

B. 物体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受到空气阻力的冲量方向相反

C. 物体在下降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大于上升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

D. 物体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所受各力冲量的总和方向向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多选)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为2 s,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A. t2 s时,两球的高度差一定为40 m

B. 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 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 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点电荷。t=0时,甲静止,乙以初速度6m/s向甲运动。此后,它们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图(b)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A. 两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反

B. t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

C. 0~t2时间内,两电荷的静电力先增大后减小

D. 0~t3时间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一直减小

 

四、实验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且m1>m2

②按照如图所示的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DLELF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m1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_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点.

(2)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

(3)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再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说明此碰撞过程是弹性碰撞.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A1(量程0~3 mA,内阻Rg110Ω

C.电流表A2(量程0~0.6 A,内阻Rg2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 A

E.电阻箱R00~9999.9Ω

F.开关和若干导线

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没有电压表,他想利用其中的一个电流表和电阻箱改装成一块电压表,其量

程为 0~3 V,并设计了图甲所示的a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虚线框内为改装电压表的电路),其中合理的

______(选填“a”“b”)电路;此时R0的阻值应取______Ω

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合理电路所绘出的I1-I2图象(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根据该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

 

五、简答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两导轨间的距离为L,导轨间连接一个定值电阻,阻值为R,导轨上放一质量为m,电阻为的金属杆ab,金属杆始终与导轨连接良好,其余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里。重力加速度为g,现让金属杆从虚线水平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1)求金属杆的最大速度vm

(2)若从金属杆开始下落到刚好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金属杆下落的位移为x,经历的时间为t,为了求出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某同学做了如下解答:

  ①

  ②

  ③

联立①②③式求解出Q

请判断该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解答。

(3)在金属杆达最大速度后继续下落的过程中,通过公式推导验证:在Δt时间内,重力对金属杆所做的功WG等于电路获得的电能W,也等于整个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在xoy坐标平面的第一象限内有一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四象限内有一垂直于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重力不计)经过电场中坐标为(3L,L)的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沿x轴负方向,然后以与x轴负方向成45°角进入磁场,最后从坐标原点O射出磁场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E的大小;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粒子从P点运动到原点O所用的时间.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内壁粗糙、半径R=0.4 m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在最低点B与光滑水平轨道BC相切.另一质量m2=0.2 kg的小球b左端连接一轻质弹簧,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质量m1=0.2 kg的小球a自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小球a重力的2倍.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 m/s2.求:

(1)小球a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Wf;

(2)小球a通过弹簧与小球b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

(3)小球a通过弹簧与小球b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弹簧对小球b的冲量I.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质量分别为1kg和4kg的物体A和B,两者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非弹性轻绳的一端固定且离B足够远,另一端跨过轻质滑轮与A相连,滑轮与B相连,初始时,轻绳水平,若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31N作用下运动了4m,重力加速度,求:

(1)物体B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2)物体A运动4m时的速度大小;

(3)物体A、B间轻绳拉力的大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