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E=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电场力成正比

B. 根据E=kq/r2,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形成电场的点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

C.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可知合电场的场强一定大于分电场的场强

D. 电场线就是点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图中物块在水平圆盘上,与圆盘一起绕固定轴匀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块处于平衡状态

B. 物块受二个力作用

C. 在角速度一定时,物块到转轴的距离越近,物块越容易脱离圆盘

D. 在物块到转轴距离一定时,物块运动周期越小,越容易脱离圆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投飞镖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如右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枚飞镖从高于靶心的位置水平投向竖直悬挂的靶盘,结果飞镖打在靶心的正下方.忽略飞镖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使飞镖命中靶心,他在下次投掷时应该(       )

A. 换用质量稍大些的飞镖

B. 适当减小投飞镖的高度

C. 到稍远些的地方投飞镖

D. 适当增大投飞镖的初速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已知地球自传的角速度为ω,地球半径为R,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假设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地球的同步卫星一定处于赤道的正上方,但不一定在同一个圆周上

B. 所有地球的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相同,且等于

C. 所有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和周期一定相等

D. 同步卫星的线速度等于赤道表面物体的线速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质量为m的物体在高H处重力势能为mgH,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下.当动能等于重力势能的2倍时,经历的时间为(    )

A.     B.     C.     D.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圆环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圆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圆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大圆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

A. Mg-5mg    B. Mg+mg    C. Mg+5mg    D. Mg+10mg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度释放,落在地面后出现一个深度为h的坑,忽略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

A. 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h)

C. 物体克服阻力做功为mgh

D. 物体的最大动能等于mg(H+h)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一个等边三角形ABC顶点BC处各放一个点电荷时,测得A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与BC边平行沿B指向C.如图所示,拿走C处的点电荷后,A处电场强度的情况将是(  )

A. 大小仍为E,方向由A指向B

B. 大小变为,方向不变

C. 大小仍为E,方向沿BA向外

D. 无法确定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是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各物理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

B. 周期

C. 向心加速度

D. 角速度

 

二、不定项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从距地面相同高度处,水平抛出两个质量相同的球AB,抛出A球的初速为v0,抛出B球的初速为2v0,则两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   )

A. 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B. 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 重力的平均功率不同

D. 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不同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如图甲所示,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同时人顶杆沿水平地面运动的x-t图象如图丙所示。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猴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 猴子在0~2s内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 t=0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8m/s

D. t=1s时猴子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B球用轻弹簧系于O′点,O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高度,则(     )

A.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

B.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速度较大

C.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球速度较大

D.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机械能大于B球机械能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已准备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②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 某同学对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这些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由打点间隔数计算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计算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③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ABC、…作为计数点,测出其中EFG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为了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O点到F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④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v,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v2-h图线,图象是一条直线,此直线斜率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7°的绝缘粗糙斜面上B处有质量为m=1kg、电荷量为q=+8×10-5C的物体(可视为质点);在和斜面处于同一平面内与B点等高处、相距r=3m的A点固定带电荷量Q=+1.6×10-4C的点电荷;现发现物体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g=10m/s2,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sin37°=0.6)求:

(1)物体受到库仑力的大小;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水平台面AB距地面高度h=0.80m。有一滑块从A点以v0=5.0m/s的初速度在台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与水平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滑块运动到平台边缘的B点后水平飞出。已知AB=1.8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滑块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落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面内的曲线轨道的最低点B的切线沿水平方向,且与一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半径R=0.40m的光滑圆形轨道平滑连接。现有一质量m=0.10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位于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块经B点后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已知A点到B点的高度h=1.5m,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

(1)滑块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通过圆形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滑块从A点滑至B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