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2016-2017学年高一(普通班)6月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关于绕地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离地球越远,线速度越大

B. 卫星运行的瞬时速度可以大于79km/s

C. 同一圆轨道上运行的两颗卫星,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

D. 地球同步卫星可以经过两极上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观察“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上的运动,发现每经过时间t通过的弧长为l,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度),如图所示。已知引力常量为G,“嫦娥三号”的环月轨道可近似看成是圆轨道,由此可推导月球的质量为

A.     B.     C.     D.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转的速率,其中g为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R为地球半径,r为卫星离地球中心的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公式可见,环绕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

B. 从公式可见,把人造卫星发射到越远的地方越容易

C. 上面环绕速度的表达式是错误的

D. 以上说法都错误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如图所示,北斗导航系统中的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工作卫星1、2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个位置,若两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B. 卫星1由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需的时间是

C. 卫星1由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D. 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够追上卫星2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为动量变为p、动能变为Ek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2t物体的动能将变为2Ek

B. 若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2t物体的动能将变为4Ek

C. 若由静止出发,在水平恒力2F的作用下,通过位移L物体的动量将变为2p

D. 若由静止出发,在水平恒力2F的作用下,通过位移L物体的动量将变为4p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的两端分别站着人ABA的质量为mAB的质量为mBmA>mB.最初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AB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车 (  )

A. 向左运动

B. 左右往返运动

C. 向右运动

D. 静止不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静水中一条长L的小船,质量为M,船上一个质量为m的人,当他从船头走到船尾,若不计水对船的阻力,则船移动的位移大小为(  )

A.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A、B两物体发生正碰,碰撞前后物体A、B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x-t图)分别为如图中ADC和BDC所示.由图可知,物体A、B的质量之比为(  )

A. 1:1    B. 1:2    C. 1:3    D. 3:1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北京时间2005年11月9日,欧洲宇航局的“金星快车”探测器发射升空,主要任务是探测金星的神秘气候,这是近十年来人类探测器首次探访金星。假设探测器绕金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又已知金星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条件可得(   )

A. 金星的质量为

B. 金星的质量为

C. 金星的密度为

D. 金星的密度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木块a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尚未离开墙壁前,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a尚未离开墙壁前,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C. a离开墙后,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 a离开墙后,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探月飞船以速度v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出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A. 可以计算出探月飞船的质量

B. 可算出月球的半径

C. 无法算出月球的的密度

D. 飞船若要离开月球返回地球,必须启动助推器使飞船加速

 

四、不定项选择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质量为m的物块甲以3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一轻弹簧固定于其左端,另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乙以4m/s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则(    )

A. 甲、乙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由于弹力属于内力作用,故系统动量守恒

B. 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率为零

C. 甲物块的速率可能达到5m/s

D. 当甲物块的速率为1m/s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2m/s,也可能为0

 

五、实验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验证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装置中,气垫导轨上滑块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遮光条宽度为d,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L,滑块通过两光电门,记录的时间分别为t1t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开通气源,实验前要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在不提供其他器材的情况下,判断气垫导轨是否水平的方法是:        (填连接不连接)悬挂勾码的细绳,给滑块一个初速度,观察          

2)要用上述装置探究滑块受到的合外力做的功与滑块动能变化的关系,要使绳中拉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则mM之间的关系应满足             ;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为            

3)要用上述装置探究系统在运动中的机械能关系,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满足关系式

时(用已知量表示),系统机械能守恒。若测量过程中发现系统动能增量总是略大于钩码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可能的原因是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的规律(动量守恒定律):先安装好如图1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之后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1)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__

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B.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2)当所测物理量满足 ________________ 时(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还满足_________________时(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说明两球碰撞发生弹性碰撞.

 

六、简答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26日,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我国将在2017年前后发射一颗返回式月球软着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假设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某处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到抛出点.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的质量分布均匀,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月球的质量

(3)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物体,在水平力F=16 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F作用t1=2 s后撤去,撤去F后又经t2=2 s,物体与竖直墙壁相碰,若物体与墙壁作用时间t3=0.1 s,碰撞后反向弹回的速度v′=6 m/s,(g取10 m/s2).求:

1)物体开始碰墙时的速度大小;

2)墙壁对物体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3)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到碰撞后反向弹回的速度v6 m/s的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小球A以速率v0撞向正前方的静止小球B,碰后两球沿同一方向运动,且小球B的速率是A的4倍,已知小球AB的质量别为2mm

①求碰撞后A球的速率;

②判断该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