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发现行星运动定律的科学家是

A. 第谷    B. 卡文迪许    C. 牛顿    D. 开普勒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

A. 低速宏观弱引力下的运动问题    B. 高速微观弱引力下的运动问题

C. 低速微观强引力下的运动问题    D. 高速宏观强引力下的运动问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关于动能、动能定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定质量的物体,速度变化时,其动能一定变化

B. 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 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的动能肯定不变

D. 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则物体的动能肯定变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物体在某-运动过程中,重力对它做了 40J的负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运动路径一定是竖直向上的直线    B.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了 40J

C.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了 40J    D. 物体重力势能的改变量不一定等于40J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不计空气阻力,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将物体从同一水平面分别竖直上抛、斜上 抛、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滑,如图所示,三种情况,物体达到的最大高度分别为 h1、h2 和 h3,则

A. h1>h2 >/ h2    B. h1

C. h1〉h2= h3    D. h1=h3 > h2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我国计划在2017年发射一颗返回式月球着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取样并安全返 回地球.设想着陆器完成了对月球的考察任务后,由月球表面回到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已知轨道舱绕月球转动的周期为T,轨道舱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 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条件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 月球的质量    B. 月球的密度

C.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进行对接。在对接前,“神舟十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1km,“天宫二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93km,它们在各自轨道上作勻速圆周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神舟十一号”的向心力比“天宫二号”的小   

B. “神舟十一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二号”的小

C. “神舟十一号”的运行周期比“天宫二号”的小

D. “神舟十一号”的运行速度比“天宫二号”的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1974年美国物理 学家泰勒和赫尔斯发现了一颗编号为PSRB1913+16的脉冲星,该天体是一个孤立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大的一颗。他们对这个双星系统的轨道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发现双星间的距离正以非常缓慢的速度逐渐减小。该观测结果和广义相对论 预言的数值符合得非常好,这间接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由于双星间的距离减小,关于该双星系统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逐渐减小    B. 周期逐渐减小

C. 两星的向心加速度都逐渐减小    D. 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逐渐减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理论研究表明第二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火星探测器悬停在距火星表 面高度为h处时关闭发动机,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落到火星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火星的半径为R。若不考虑火星自转的影响,要使探测器脱离火星,则探测器从火星表面的起飞速度至少为

A. 9 km/s    B. 11.2km/s

C.     D.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发射同步卫星的一般程序是:先让卫星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然后 在P点变轨,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到达远地点Q时再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在椭圆形转移轨道的近地点P点的速率为,沿转移轨道刚到达远地点Q时的速率为,在同步轨道上的速率为,三 个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T2、T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射同步卫星时在P点变轨时需要加速,Q点变轨 时则要减速

B. 发射同步卫星时在P点变轨时需要加速,Q点变轨 时也要加速

C. T1>T2 >T3

D. > > >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1 : 2,质量之比为1 : 9,设火星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和g,火星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分别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g':g=2:9    B. g':g =4:9

C. : =2:3    D. :=2: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地球上某地,让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由静止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 中的第2s内和第3s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分别为平p1、p2,在第2s末和第3s末 (物体尚未落地)重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3、p4,下列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A. p1:p2=2:3    B. p1:p2 = 2:5

C. p3:p4 = 2:3    D. p3:p4=3 :5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从山坡底部A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髙为h的坡顶B,获得速度为的水平距离为s.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小车克服阻力做功

B. 小车的动能增加了

C. 小车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D. 小车的机械能增加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放在粗糖水平地面上的滑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尸(如图甲所示)作 甩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4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第Is末滑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4N

B. 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 1〜4s内,力F对滑块做功为48J

D. 1〜4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16J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 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实验时,打点计紂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

(1)实验时,实验员应将安装打点计时器的木板一端垫高,直到小车在无橡皮筋拉动下,打点计时器能打出等间距点的纸带.这样做的目的____(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平衡小车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调整好木板后,实验小组利用橡皮条拉动小车打出纸带,如图所示,测得打点起点 O点到计时点 A、B、C、D、E各点的距离分别为 OA = 5.46cm,QB= 7.34cm,OC== 9.22cm, OD=ll.10cm,0E= 12.98cm,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_______m/s.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该实验小组某次实验开始时的情形如图7所示,老师发现他们这次的实验中存在两处明显或不当地方,这两处分别是:①    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

(2)该实验小组经修改错误并正确操作,得到一条理想的纸带,纸带上O点为重锤自由下落时的打点起点。实验小组每间隔一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并测得计数点A、B、C、D到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挂重锤的质量为0.1kg,纸带上相邻两点 的时间间隔为0. 02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 8m/s2,则:根据纸带,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重锤的动能= _________,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记录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在某行星表面上某高处,宇航员让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线段AB与BC的长度分别为0.06m,0.08m,并测得小球通过AB段与BC段的时间均为0.1s。求:

(1)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

(2)若该行星的半径为720km,则环绕该行星的卫星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质量为w的物体从高为 A、倾角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已知物体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斜面与平面交接处通过小圆弧平滑连接,求:

(1)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一辆质量为1.0X103kg的汽车,其额定功率为=6.0X104W。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2.O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汽车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汽车以额定功率又运行时间60s,汽车速度达到最大,而后汽车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已知汽车在该公路上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2倍,g取lOm/s2,求:

(1)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2)汽车从静止启动到开始匀速运动过程中的总位移。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在竖直面内,光滑的曲线轨道ABCD,轨道最低点B处的切线沿水平方向,BCD部 分是半径R=0.4m的圆形轨道,C点是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如图所示,现有一质量m= 0.10kg的钢球(可视为质点),从轨道AB段上的某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已知重力加速度g= lOm/s2,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

(1)若钢球经B点后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则钢球通过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要使钢球在轨道仪:段不脱离轨道,则钢球在AB段释放的高度h应满足什么条件。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