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实验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6V,3W”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

①在小电珠介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档进行测量。(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压10V

B.直流电流5Ma

C.欧姆× 100

D.欧姆× 1

②该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图中R为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额定电流1.0A),L为待测小电珠,为电压表(量程6V,内阻20k),为电流表(量程0.6A,内阻1),E为电源(电动势8V,内阻不计),S为开关。

Ⅰ在实验过程中,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画片P应置于最________端;(填“左”或“右”)

Ⅱ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无故障,但闭和开关S后,无论如何调节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总是调不到零,其原因是______点至________点的导线没有连接好;(图甲中的黑色小圆点表示接线点,并用数字标记,空格中请填写图甲中的数字,如“2点至3点”的导线)

Ⅲ该同学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小电珠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如图中的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像,虚线是经过0.2s时的波形图像。求:

(1)求它传播的可能速度。

(2)假定波速是35m/s,求波的传播方向。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电视机的显象管中,电子束的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电子束经过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如图所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磁场区的中心为O,半径为r,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到屏幕的中心M点,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P,需要加磁场,使电子束偏转一已知角度θ,此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应为多少?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如图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B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设A以速度v0B运动,压缩弹簧;当AB速度相等时,B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簧分离的过程中,

(1)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汽缸直立放置,汽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汽缸的容积均为V0,汽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0p0/3;左活塞在汽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 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V0/4。现使汽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汽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T0,不计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求:

(1)恒温热源的温度T

(2)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汽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x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铝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铝的密度为ρ(kg/m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 kg铝所含原子数为ρNA

B. 1m3铝所含原子数为ρNA/M

C. 1个铝原子的质量为M/NA (kg)

D. 1个铝原子所占的体积为M/ρNA (m3)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就是分子运动,布朗运动停止了,分子运动也会暂时停止

B. 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因此它说明了液体分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

C. 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微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D. 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是由于外界条件无规律的不断变化而引起的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甲物体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平均速率大

B.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 当某物体的内能增加时,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则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温度计与干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距越大,表示(   )

A. 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

B. 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实际压强离饱和程度越近

C.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

D. 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绝对湿度离饱和程度越远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过A、B两点,历时1s,质点通过B点后再经过1s又第2次通过B点,在这两秒钟内,质点通过的总路程为12cm,则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振幅分别为  

A.3s,6cm       B.4s,6cm       C.4s,9cm       D.2s,8cm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一质点做作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t =4s时,质点的(    )

A. 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B. 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C.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b、c、d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该时刻a质点振动最弱,bc质点振动最强,d质点振动既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弱

B. 该时刻a质点振动最弱,bcd质点振动都最强

C. a质点的振动始终是最弱的, bcd质点的振动始终是最强

D. 再过T/4后的时刻abc、d三个质点都将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住的过程称为过程Ⅱ,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全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B. 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等于过程Ⅰ和过程Ⅱ中重力的总冲量

C. 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

D. 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二人分别站在车的左、右两端,A、B二人同时相向运动,此时小车向右运动,下述情况可能是(      )

A. 若A、B质量相等,则A、B的速率相等

B. 若A、B质量相等,则A的速率小

C. 若A、B速率相等,则A的质量大

D. 不论A、B的质量、速率是否相等,A的动量比B的动量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bccdda这四段过程在p ­T图上都是直线段,abdc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bc垂直于abad平行于纵轴,由图可以判断(      )

A. 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小

B. 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

C. 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

D. 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①Ⅰ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②Ⅰ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③Ⅱ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④Ⅱ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A. 只有①对

B. 只有③④对

C. 只有①②④对

D. 全对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甲是t=1 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振动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象(两图同一时间起点),则乙图可能是甲图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     )

A. x=0处的质点

B. x=1 m处的质点

C. x=2 m处的质点

D. x=3 m处的质点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B.当声源静止、观察者运动时,也可以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C.只要声源在运动,观察者总是感到声音的频率变高

D.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

 

六、多选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凡是与热有关的自发的宏观现象都是不可逆的

B.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C. 在火力发电机中,燃气燃烧产生的内能不可能全部变成电能

D. 在热传导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一列简谐横波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已知这列波在P(x=1)点依次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的波长是5m

B. 这列波的速度是8 m /s

C. 质点Q需要再经过0.7s,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处

D. 质点Q达到波峰时,质点P也恰好达到波峰处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甲乙两球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向同方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1=5kg.m/s, P2=7kg.m/s,甲从后面追上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动量变为8kg.m/s,则二球质量m1和m2的关系可能是(    )

A. m2 =2.1  m1    B. m2 = 1.8 m1    C. m2 =1.7  m1    D. m1 = 1.6 m2

 

七、实验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一位同学将摆挂起后,进行如下步骤:

A.测量摆长: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

B.测周期T:将摆球拉起,然后由静止放开,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最低点作为第一次,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秒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算出周期T=t/60;

C.将所测得的和T带入单摆的周期公式T=2算出g值,将它作为最后结果写入报告中去。

指出上面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写出该步骤的字母,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