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一颗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AB是卫星运动的远地点和近地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在A点的角速度大于B点的角速度

B. 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B点的加速度

C. 卫星由A运动到B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加

D. 卫星由A运动到B过程中引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和接地金属板MN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点电荷与金属板相距为2d,图中P点到金属板和点电荷间的距离均为d.已知P点的电场强度为E0,则金属板上感应电荷在P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为

A. E=0    B.

C.     D.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高三某同学参加引体向上体能测试,在20s内完成10次标准动作,则此过程中该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于

A. 150W    B. 300W    C. 450W    D. 600W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电路中,R为某种半导体气敏元件,其阻值随周围环境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减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示数减小 

B电流表A示数减小

C电路的总功率增大 

D变阻器R1的取值越小,电表示数变化越明显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B叠放在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间动摩擦因数为,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刹车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卡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

A            B

C          D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个相同灯泡,L为自感系数较大、电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感线圈,C为电容较大的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接通开关S,A立即变亮,最后AB一样亮

B. 接通开关S,B逐渐变亮,最后AB一样亮

C. 断开开关S,AB都立刻熄灭

D. 断开开关S,A立刻熄灭,B逐渐熄灭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含有的带电粒子束从小孔O1处射入速度选择器,沿直线O1O2运动的粒子在小孔O2处射出后垂直进入偏转磁场,最终打在P1P2两点.则

A. 打在P1点的粒子是

B. 打在P2点的粒子是

C. O2P2的长度是O2P1长度的2倍

D. 粒子在偏转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一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后又落回地面,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关于小球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位移s、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有

A.

B.

C.

D.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小物块以初速度v0O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同时从O点斜向上抛出一个速度大小也为v0的小球,物块和小球在斜面上的P点相遇.已知物块和小球质量相等,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A. 斜面可能是光滑的

B. P点时,小球的动能大于物块的动能

C.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离斜面最远

D. 小球和物块到达P点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某小组测量木块与 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加速度a,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从某个清晰的点O开始,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出1、2、3……,量出1、2、3……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从O点开始计时,1、2、3……点对应时刻分别为……,求得……,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木块的加速度a=____;b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木块的加速度为a,还测得钩码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钩码的质量应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D纸带与带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因素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提供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8V、内阻约为 2Ω

B.电压表V(0-3V,内阻约为3kΩ

C.电流表A(0-1A)

D.电阻箱R(0-99999.9Ω

E.滑动变阻器(0-20Ω

F.滑动变阻器(0-100Ω

G.开关、导线若干

 

(1)采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压表的内阻RV.调节电阻箱R,使电压表指针满偏,此时电阻箱示数为R1;再调节电阻箱R,使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一半处,此时电阻箱示数为R2.

①电压表内阻RV=____

②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实验中电源可使用待测电源

B.闭合开关S前,应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小

C.调节电压表满偏时,电阻箱的阻值是逐渐增大的

D.实验中忽略了电源的内阻,会使测量值偏大

(2)若测得电压表内阻RV=3010Ω,与之串联R=____Ω的电阻,将电压表的量程变为9V.

(3)为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电路连接完整.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选填“E”或“F”),并指出产生实验误差的一个原因(写出一点):____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雾霾在大气中的漂移是布朗运动

B. 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只能用单晶体

C. 电场可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D. 地球大气中氢含量少,是由于外层气体中氢分子平均速率大,更易从地球逃逸

 

五、填空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每年入夏时节,西南暖湿气流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江南、华南等地交汇,形成持续的降雨.冷空气较暖湿空气密度大,冷暖气流交汇时,冷气团下沉湿气团在被抬升过程中膨胀.则湿气团温度会____(选填“升高” 、“ 不变”或“ 降低”),同时气团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会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六、简答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CDA循环,p1、p2、V1、 V2均为已知量.已知A状态的温度为T0,求:

(1)C状态的温度T;

(2)完成一个循环,气体与外界热交换的热量Q

 

七、选择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6年,科学家利用激光干涉方法探测到由于引力波引起的干涉条纹的变化,这是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证据.关于激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激光是自然界中某种物质直接发光产生的,不是偏振光

B. 激光相干性好,任何两束激光都能发生干涉

C. 用激光照射不透明挡板上小圆孔时,光屏上能观测到等间距的光环

D. 激光全息照片是利用光的干涉记录下物体三维图像的信息

 

八、简答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取一块半圆形玻璃砖,O点为圆心,一束红色激光从左侧圆面对准圆心O进入玻璃砖,最初入射光线垂直于玻璃砖右侧平面,如图中实线所示.保持入射光方向和O点位置不变,让玻璃砖绕O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当转过θ角时(图中虚线位置),折射光线消失.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n= _____.若换绿色激光重复上述实验,则折射光线消失时,玻璃砖转过的角度θ____  θ(选填“>”、“=”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2.5 Hz.在t=0时,xP=2m的P点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沿-y方向;xQ=6m的Q点位于平衡位置下方最大位移处.求:

 

 

 

 

(1)质点P第一次有+y方向最大加速度需经过的时间t;

(2)波的传播速度v.

 

九、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的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关于氢原子光谱、氢原子能级和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氢原子巴尔末线系谱线是包含从红外到紫外的线状谱

B. 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表明了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

C. 氢原子处于不同能级时,电子在各处的概率是相同的

D. 氢光谱管内气体导电发光是热辐射现象

 

十、填空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我国科学家因中微子项目研究获2016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中微子是一种静止质量很小的不带电粒子,科学家在1953年找到了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把含氢物质置于预计有很强反中微子流(反中微子用表示)的反应堆内,将会发生如下反应 ,实验找到了与此反应相符的中子和正电子.若反中微子能量是E0,则反中微子质量=  ____ ,该物质波的频率v = ______ .(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

 

十一、简答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反应过程中,

①若质子认为是静止的,测得正电子动量为p1,中子动量为p2,p1、p2方向相同,求反中微子的动量p.

②若质子质量为m1,中子质量为m2,电子质量为m3m2>m1.要实现上述反应,反中微子能量至少是多少?(真空中光速为c)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阻为R的单匝矩形线框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线框边长ab=L、ad=2L.虚线MN过ad、bc边中点.一根能承受最大拉力F0的细线沿水平方向拴住ab边中点O.从某时刻起,在MN右侧加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按B=kt的规律均匀变化.一段时间后,细线被拉断,线框向左运动,ab边穿出磁场时的速度为v. 求:

(1)细线断裂前线框中的电功率P;

(2)细线断裂后瞬间线框的加速度大小a及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安培力所做的功W;

(3)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 q.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如图甲所示,y轴右侧空间有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同时还有沿-y方向的匀强电场(图中电场未画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中B0已知,其余量均为未知).t=0时刻,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0从坐标原点O沿x轴射入电场和磁场区,t0时刻粒子到达坐标为(x0,y0)的点A (x0>y0),速度大小为v,方向沿+x方向,此时撤去电场.t=t0+t1+t2时刻,粒子经过x轴上x=x0点,速度沿+x方向.不计粒子重力,求:

(1)0-t0时间内OA两点间电势差UOA

(2)粒子在t=0时刻的加速度大小a0

(3)B1的最小值及对应t2的表达式.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打井施工时要将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坚硬底座A送到井底,由于A与井壁间摩擦力很大,工程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重锤B质量为m,下端连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工程人员先将B放置在A上,观察到A不动;然后在B上再逐渐叠加压块,当压块质量达到m时,观察到A开始缓慢下沉时移去压块.将B提升至弹簧下端距井口为H0处,自由释放B,A被撞击后下沉的最大距离为h1,以后每次都从距井口H0处自由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求下沉时A与井壁间的摩擦力大小f和弹簧的最大形变量ΔL;

(2)求撞击下沉时A的加速度大小a和弹簧弹性势能Ep

(3)若第n次撞击后,底座A恰能到达井底,求井深H.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