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飞机着陆后以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着陆后12s内位移为288m,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4 m/s

B着陆后12s内位移为288m,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0 m/s

C着陆后12s内位移为300m,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0 m/s

D着陆后12s内位移为300m,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5m/s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b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μ1Mg    B. μ1mMg

C. μ2mg    D. μ1Mgμ2mg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一铁架台放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开始时细线竖直,现将水平力F作用于小球上,使其缓慢地由实线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铁架台始终保持静止,则在这一过程中( )

A. 铁架台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B. 铁架台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C. 铁架台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D. 铁架台所受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图象知乙车初速度是2 m/s

B. 甲车的加速度是1m/s2

C. 相遇前两车的最大距离是3 m

D. 从乙车开始运动经过2 s后两车相遇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某同学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发现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于标准值,原因不可能是 

A所用摆球质量太大

B铁架台的底座有磁性物质,其对小球有磁场引力

CN次全振动时间时,把N次误计为N+1

D以摆线长加上小球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公式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是指 

A速度为零的位置                B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C加速度为零的位置              D位移为零的位置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为某弹簧振子在0~5 s内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周期为5 s,振幅为8 cm

B第4s末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向的最大值

C第3 s末振子的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

D从第1 s末到第2 s末振子在做加速运动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对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 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 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

D. 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是无线电波

B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低,长时间照射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改善身体健康

CX射线和γ射线的波长比较短,穿透力比较强

D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热作用,温度较低的物体不能辐射红外线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一个质点在平衡位置O点附近做简谐运动,若从质点通过O点开始计时,经过1 s质点第一次经过M点,再继续运动,又经过s质点第二次经过M点,则质点的振动周期为 

A2 s        B s          C s        D s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使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某同学打好三条纸带,选取其中最好的一条,其中一段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计算出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本题结果均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筋,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__

A.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B.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C.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D.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__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30°,E、F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求该棱镜的折射率及其临界角的正弦值。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弹簧AB原长为35cmA端挂着一个重50N物体,手执B端,将物体置于倾角为30o的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的长度为40cm;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时,弹簧的长度为50cm。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K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

 

五、计算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A、B相距L=10m,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处。求:

1上述过程中工件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2若传送带速度v可取不同值,求出工件从A至B的时间t随传送带运动速度v的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一列简谐波沿x轴方向传播,已知x轴上x1=0和x2=1 m两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求此波的传播速度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