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天津市等四校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对于平抛运动的物体,若g已知,再给出下列哪组条件,可确定其初速度大小   

A物体的水平位移              B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C物体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D物体下落的高度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若有一星球密度与地球密度相同,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3倍,则该星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

A. 05倍    B. 3倍    C. 27倍    D. 9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三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b、c,以大小相同的速度v0在空中同一点分别竖直向上、水平和斜向上抛出,三球运动描述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三球落地时动能相同         B三球落地时间相同   

C三球落地时速度相同         D三球落地时机械能不同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出发分别经三个粗糙斜面下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C1、C2、C3处。已知三个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C1、C2、C3处的动能相等          

B物体到达C3处的动能最大

C物体在三个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都相同   

D物体沿AC3斜面下滑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最多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沿高度为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由静止滑下,另一质量与A相同的小球B自相同高度由静止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释放至落地瞬间,重力对两球做的功相同

B落地前的瞬间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

C落地前的瞬间A球重力的瞬时功率大于B球重力的瞬时功率

D从释放至落地瞬间,两球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北京时间201210月,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它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地球同步卫星),现已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并形成区域服务能力。在这l6颗北斗导航卫星中,有多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下列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B. 它们运行周期的大小可能不同

C. 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

D. 它们的运行速度都小于79km/s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如图所示的v-t图象,已知小车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10s时间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保持不变,7s末到达最大速度,在10s末停止遥控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质量m=05kg,整个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f大小不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大小为3N

B. 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1=2s

C. 小车所受阻力f的大小为2N

D. t110s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P6W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下,将竖直轻弹簧压缩,若将力F撤去,小球将向上弹起并离开弹簧,直到速度为零时为止,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

①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②小球离开弹簧时动能最大 

③小球动能最大时弹性势能为零  ④小球动能减为零时,重力势能最大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质量为60 kg的体操运动员,做“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手臂受的拉力至少约为忽略空气阻力,g=10m/s2)( 

A600N           B2400N          C3000N          D3600N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弹力,摩擦力

C当圆筒的角速度w增大以后,物体会相对于圆筒发生滑动

D当圆筒的角速度w增大以后,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人造地球卫星AB,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AmB=1:2,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2:1,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受到地球的引力比为FAFB=1:1

B. 它们运行速度大小之比为

C. 它们运行角速度之比为

D. 它们运行周期之比为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并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的某物块由静止释放在传送带上的左端,过一会儿物块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05mv2        

B物块对传送带做功为05mv2

C系统摩擦生热为05mv2              

D电动机因传送物体多做的功为mv2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如图是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前进距离s,速度达到最大值vm,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那么 

A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Pt            

B这段时间内小车先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

C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D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车,通过不可伸长的绳与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相连,起初m距地高为h,从静止释放。则当砝码着地的瞬间小车未与滑轮相碰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在这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重力加速度为g.)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为验证机械能守恒,某同学完成实验如下:

该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荷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他进行了下面几个操作步骤:

A.按图a示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       ,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b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相邻的连续点.根据测得的s1s2s3s4写出重物由B点到D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     ,动能增量的表达式        .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     (填大于等于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该同学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并以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图象,应是图中的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木块从A点静止释放后,在1根弹簧作用下弹出,沿水平长木板运动到B1点停下,O点为弹簧原长时所处的位置,测得OB1的距离为L1,并将此过程中弹簧对木块做的功记为W.用完全相同的弹簧2根、3……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实验,每次实验木块均从A点释放,木块分别运动到B2B3……停下,测得OB2OB3……的距离分别为L2L3……,弹簧对木块做的功分别记为2W3W……,做出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停下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LW-L图象,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线分析,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在O点的速度v0之间的关系为       

AWv0成正比

BWv0成线性关系

CWv0的二次方成正比

DWv0的二次方成线性关系

 

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在该星球表面航天员以速度v0水平抛出的小球经过时间t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不计一切阻力,忽略星球的自转,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的质量.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五、计算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AB与半径R=16m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连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O是BCD的圆心,BOD在同一竖直线上质量m=2kg的小物体在14N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B=10m,小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当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撤去力F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物块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物块运动到D点时,轨道对小物块作用力的大小;

3小物块离开D点落到水平地面上的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50kg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右侧足够远处有一固定障碍物A,障碍物A与平板车的上表面等高不计A的厚度。另一质量为m=1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8m/s的水平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同时对平板车施加一水平向右、大小为10N的恒力F当滑块运动到平板车的最右端时,两者恰好相对静止此时撤去恒力F当平板车碰到障碍物A时立即停止运动,滑块水平飞离平板车后,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BD与地面等高,并沿轨道下滑已知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圆弧半径为R=10m,圆弧所对的圆心角∠BOD=θ=106°,取g =10m/s2,sin53°=08,cos53°=06,求:

1障碍物A与圆弧左端B的水平距离

2滑块运动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3滑块与平板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