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所体现的研究方法是   

A构建理想模型法     B整体法与隔离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匀减速上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乘客处于失重状态    

B乘客所受合力越来越小

C乘客所受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D乘客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小明同学遥控小船做过河实验,并绘制了四幅小船过河的航线图。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动速度不变,方向如图水平向右,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小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不变,则   

A航线图甲是正确的,船头保持图中的方向,小船过河时间最短

B航线图乙是正确的,船头保持图中的方向,小船过河时间最短

C航线图丙是正确的,船头保持图中的方向,小船过河时间最短

D航线图丁不正确的,如果船头保持图中的方向,船的航线应该是曲线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如图,用于水平方向成的力F拉质量为m的物体水平匀速前进x,已知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此过程中F做功为   

A 

B 

C

D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 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

C. 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D. 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相同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出发分别经三个不同的光滑斜面下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C1C2C3处,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那些是正确的 

A物体在 C1C2C3处的速度相同

B物体在 C1C2C3处的动能相等

C物体在 C1C2C3处的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D物体沿三个斜面下滑的时间相等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并在空中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ab两小球具有相同的   

A、向心力   B、线速度    C、角速度    D、向心加速度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一飞船在探测某星球时,在星球表面附近飞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T,环绕速度为ν,则(  )

A. 该星球的质量为

B. 该星球的密度为

C. 该星球的半径为

D.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物体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相等

B瞬时速度大小为

C运动时间为

D运动的位移为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半径大小为R的圆轨道竖直固定在桌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在轨道底部A点。现用小锤沿水平方向快速击打小球,击打后迅速移开,使小球沿轨道在竖直面内运动。当小球回到A点时,再次用小锤沿运动方向击打小球,通过两次击打,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在第一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1,第二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2。设先后两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全部用来增加小球的动能,则的值可能是   

A     B     C     D1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操作是(    )

A.用天平测重物的质量

B.用秒表测重物下落的时间

C.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下落的信息

D.用纸带记录测量重物下落的高度

2)该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如图所示,ABC为纸带中选取的三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s,打点计时器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下落速度为B=    m/ 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于该实验中存在阻力做功,所以实验测得的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选填小于大于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i)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光滑水平桌面滑行之后平抛落至水平地面上,落点记为M1

ii)在钉子上分别套上2条、3条、4……相同的橡皮筋,每次都将小物块拉到虚线上的同一位置,重复步骤(i),小物块落点分别记为M2M3M4……

iii)测量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1)为求出小物块抛出时的动能,下列物理量中需要测量的是     (填写正确答案标号),只要一项不正确则得0分)。

A.小物块的质量m

B.橡皮筋的原长x

C.橡皮筋的伸长量Δx

D.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E.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的的水平距离L

2)将几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分别为W1W2W3……,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分别记为L1L2L3……。如果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在WL的关系曲线中,应以W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图,才能得到一条直线。

3)若求出n次实验中小物块每次抛出时的速度123……做出W-图像,则下列图像符合实际的是      

4)由于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不能忽略,则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填偶然误差系统误差)。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在互相垂直方向上的两个分运动的Vx-tVy-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

12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

2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倾斜直轨道AB和圆轨道BCD组成,ABBCD相切于B点,CD连线是圆轨道竖直方向的直径CD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从轨道AB上高H处的某点由静止滑下,用力传感器测出滑块经过圆轨道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为F,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压力F与高度H的关系图像,g10 m/ s2。求滑块的质量和圆轨道的半径。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成功发射。这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对月球的关注程度,以下是某同学就有关月球的知识设计的问题情景:

假设月球半径为R嫦娥三号在离月球中心距离为r的圆形轨道I运动,其运动周期为T,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到达轨道的近月B再次点火变轨到贴近月球表面的轨道III绕月球作圆周运动,此时嫦娥三号的速度即为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在轨道III运行多圈后,嫦娥三号点火减速实现在月球上的软着陆。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m1 kg的小物块,在平台上以初速度v0=3m/s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半径R05 m的粗糙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 的质量为M3 kg的长木板,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接触,当小物块在木板上相对木板运动L=1 m时,与木板有共同速度,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sin53°=08cos53°=06.求:

1AC两点的高度差h

2)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物块通过圆弧轨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