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二段考物理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对电现象及规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说明了电荷可以创生

B.点电荷间的静电力随它们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关于元电荷,下述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就是元电荷

B.元电荷就是正电子

C.元电荷是带电量为1C的电荷

D.自然界中已知的最小电荷量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属于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是(  )

A.重力    B.向心力    C.元电荷    D.点电荷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若电荷电量不变,两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到原来的满分5 manfen5.com,则两点电荷间的静电力大小为(  )

A.满分5 manfen5.com    B.满分5 manfen5.com    C.4F    D.2F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两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相距为r,相互作用力为F.为了使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增大为原来的2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仅使q1增大为原来的2倍

B.仅使q2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使q2和q1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

D.仅使r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两根细线拴着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上、下两根细线中的拉力分别是TA、TB,现在使A、B带同种电荷,此时上、下细线受力分别为TA′、TB′,则(  )

满分5 manfen5.com

A.TA′=TA,TB′>TB    B.TA′=TA,TB′<TB

C.TA′<TA,TB′>TB    D.TA′>TA,TB′<TB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两个半径为1cm的导体球分别带上+Q和﹣3Q的电量,两球心相距90cm时相互作用力为F,现将它们碰一下后放在球心间相距3cm处,则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大小(  )

A.300F    B.1200F    C.900F    D.无法确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两点电荷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线上的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左边电荷带负电,右边电荷带正电

D.两电荷所带电荷量相等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关于电场力和电场强度,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点电荷分别处于电场中的A、B两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则该处场强大

B.在电场某点如果没有试探电荷,则电场力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

C.电场中某点场强为零,则试探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

D.一试探电荷在以一个点电荷为球心、半径为r的球面上各点所受电场力不同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量q=2.0×10﹣9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个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力做的功为6.0×10﹣5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为(  )

A.1.0×104V    B.3.0×104V    C.4.0×104V    D.7.0×104V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大地

B.闭合K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大地

C.闭合K1,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型导体

D.闭合K2,没有电子通过K2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小球A、B带电量相等,质量均为m,都用长L的绝缘细线挂在绝缘的竖直墙上0点,A球靠墙且其悬线刚好竖直,B球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而静止,此时A、B两球之间的库仑力为F.由于外部原因小球B的电量减小,使两球再次静止时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小球B的电量减小为原来的(  )

满分5 manfen5.com

A.满分5 manfen5.com    B.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距离等于b、c间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场强,可以判定(  )

满分5 manfen5.com

A.φa>φb>φc    B.Ea>Eb>Ec    C.φa﹣φbb﹣φc    D.Ea=Eb=Ec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静电喷涂机原理如图所示.静电喷涂机接高压电源,工作时涂料微粒会向带正电的被喷涂工件高速运动,微粒最后被吸到工件表面.关于静电喷涂机的涂料微粒,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满分5 manfen5.com

A.微粒带正电          B.微粒带负电

C.微粒受电场力作用    D.微粒受洛伦兹力作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势差和电势一样,是相对量,与参考零点的选择有关

B.电势差是一个标量,但是有正值和负值之分

C.由于静电力做功跟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所以电势差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跟这两点的位置有关

D.A、B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不随零势面的不同而改变,所以UAB=UBA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右侧,MP⊥ON.则(  )

满分5 manfen5.com

A.M点的电势比P点高

B.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C.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正方向轴做直线运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金属球壳A带有正电,其上方有一小孔a,静电计B的金属球b用导线与金属小球c相连,以下操作所发生的现象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将c移近A,但不与A接触,B会张开一定角度

B.将c与A外表面接触后移开A,B会张开一定角度

C.将c与A内表面接触时,B不会张开角度

D.将c从导线上解下,然后用绝缘细绳吊着从A中小孔置入A内,并与其内壁接触,再提出空腔,与b接触,B会张开一定角度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去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B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时金属箔片带      电;若在带电棒离开前,用手摸一下验电器的小球后离开,然后移开A,这时B的金属箔片也能张开,它带      电.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A、B是电场中的两点,可以判断      点场强较大(选填“A”或“B”);一正点电荷在B点受到电场力的方向是      (选填“向左”或“向右”).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A、EB,电势分别为φA、φB,则EA      EB (填“>”、“=”或“<”),φA      φB(填“>”、“=”或“<”)

满分5 manfen5.com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上放置两个质量分别为2m和m的带电小球A和B(均可视为质点),它们相距为L.两球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时,B球的初始加速度恰好等于零.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两球距离为L′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11:5.(静电力恒量为k)

满分5 manfen5.com

(1)若B球带正电荷,则判断A球所带电荷电性;

(2)若B球所带电荷量为q,求A球所带电荷量Q.

(3)求L′与L之比.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如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中有三点A、B、C,其连线构成边长l=2√3cm的等边三角形,现将一电荷量为q1=10﹣8C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1=3×10﹣6J,将另一电荷量为q2=﹣10﹣8C的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为W2=3×10﹣6J,设A点的电势φA=0V.

满分5 manfen5.com

(1)求B、C两点的电势

(2)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