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一高高一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两个同样的弹簧秤每个自重都是0.1N,下端挂钩的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重0.2N的砝码,则甲、乙两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  )

满分5 manfen5.com

A.0.3N    0.3N    B.0.3N    0.2N

C.0.2N    0.3N    D.0.4N   0.3N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图中B为固定的超声波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670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的时候A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710m.已知空气中超声波速度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满分5 manfen5.com

A.20m/s2    B.10m/s2    C.5m/s2    D.2.5m/s2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满分5 manfen5.com﹣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满分5 manfen5.com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

B.质点在1s末速度为1.5m/s

C.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为0.75m/s

D.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定义式v=满分5 manfen5.com,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满分5 manfen5.com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理想化的质点来代替物体,这里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D.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为x,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求出物体在时间t时的速度

B.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C.可求出物体通过满分5 manfen5.com时的速度

D.可求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中间间隔的瞬时速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小球A从离地面20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从A下方的地面上以20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在空中相遇,取g=10m/s2(  )

A.两球在离地面10 m高处相遇

B.两球相遇时速率都是10 m/s

C.两球在空中相遇两次

D.两球第一次落地的时间差为1s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乙在t=0到t=1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

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

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

D.甲、乙在t=0s时的初速度相同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时间(x﹣t)图象.A质点的图象为直线,B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D坐标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 t1、t2

B.0~t1时间段内A在前B在后,t1~t2时间段B在前A在后

C.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为t1~t2时间段的中间时刻

D.A做匀速运动而B做匀变速运动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

满分5 manfen5.com

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长木板便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大小为a1)至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  )

A.vm只能为2v,无论a1、a2为何值

B.a1、a2必须满足满分5 manfen5.com

C.a1、a2值必须是一定的

D.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      状态.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      cm,劲度系数k=      N/m.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      cm.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1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已知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周期为T,纸带上各计数点的间距如图2,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计算小车运动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2)某同学量得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3cm.已知T=0.02s,由此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B、C、D、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则打点计时器打下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E=

m/s(小数点后保留三位数字).

位置

B

C

D

E

F

速度(m•s﹣1

0.737

0.801

0.864

0.992

 

(3)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中合理地选择标度,画出小车的v﹣t图象,并利用该图象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放在长木板上的木块质量为m,当木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时,木块静止在长木板上.

满分5 manfen5.com

(1)求此时木块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各多大?

(2)当把木块的倾角增大到θ(θ>α)时,木块刚好沿长木板匀速下滑,求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t(s)

0.0

0.2

0.4

1.2

1.4

v(m/s)

0.0

1.0

2.0

1.1

0.7

满分5 manfen5.com

(1)物体在AB段和在BC段的加速度a1和a2

(2)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

(3)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总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公路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10m/s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相邻车间距为25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25m时刹车,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N足够多,求:

(1)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摩托车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

(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