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之比mA:mB=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  )

满分5 manfen5.com

A.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

B.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A、B、C组成系统的动量一定不守恒

C.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B、C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

D.无论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A、B、C组成系统的一定动量守恒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量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动能不变,物体的动量一定不变

C.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其动量一定不变

D.物体受到恒力的冲量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v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开地的速率为v2.在碰撞过程中,钢球受到合力的冲量的方向和大小为(  )

A.向下,m(v1﹣v2    B.向下,m(v1+v2

C.向上,m(v1﹣v2    D.向上,m(v1+v2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按照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满分5 manfen5.com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

B.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一次

C.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是沿着折线跑的

D.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置到达终点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0﹣1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2005•北京)一个氘核(满分5 manfen5.com)与一个氚核(满分5 manfen5.com)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  )

A.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满分5 manfen5.com    B.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满分5 manfen5.com

C.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满分5 manfen5.com    D.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原子弹和氢弹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  )

A.都是依据重核的裂变

B.都是依据轻核的聚变

C.原子弹是根据轻核聚变,氢弹是根据重核裂变

D.原子弹是根据重核裂变,氢弹是根据轻核聚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2006•深圳二模)关于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

B.核反应堆利用镉棒吸收中子控制核反应速度

C.轻核的聚变反应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D.一切核反应都能释放核能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铀核发生裂变时的核反应是满分5 manfen5.comU→满分5 manfen5.comBa+满分5 manfen5.comKr+2满分5 manfen5.comn

B.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压力和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没有任何影响

D.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释放频率为ν1的光子;氢原子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吸收频率为ν2的光子,且ν1>ν2.则氢原子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A时,将(  )

A.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B.吸收频率为ν1﹣ν2的光子

C.吸收频率为ν21的光子   D.释放频率为ν12的光子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α粒子轰击铍(满分5 manfen5.com)核,铍核转变为碳核(满分5 manfen5.com),同时放出β射线

B.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

C.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

D.利用γ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或裂纹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两次α衰变和六次β衰变,关于它的原子核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减小2    B.质子数增加2    C.中子数减小8    D.核子数减小10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满分5 manfen5.comBi的半衰期是5天,12g满分5 manfen5.comBi经过15天后还有1.5g未衰变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

C.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D.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宏观物体没有波动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用一束绿光照射光电管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述措施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

A.延长光照时间        B.保持光的频率不变,增大光的强度

C.换用一束蓝光照射    D.增大光电管的正向加速电压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古有“守株待兔”的寓言.设兔子的头部受到大小等于自身体重的打击力时即可致死,并设兔子与树桩作用时间为0.2s,则被撞死的兔子其奔跑速度可能为(g=10m/s2)(  )

A.1m/s    B.1.5m/s    C.2m/s    D.2.5m/s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满分5 manfen5.com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中过程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0.25m/s       B.0.2m/s       C.0.17m/s      D.无法确定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半径和动能都相等的两个小球相向而行.甲球的质量m大于乙球的质量m,水平面是光滑的,两球做对心碰撞以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球速度为零,乙球速度不为零

B.乙球速度为零,甲球速度不为零

C.两球速度都不为零

D.两球都以各自原来的速率反向运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人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让脚尖部分先着地.这是为了(  )

A.减小冲量

B.使动量的增量变得更小

C.增长和地面的冲击时间,从而减小冲力

D.增大人对地的压强,起到安全作用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90°

B.有的α粒子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

C.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D.绝大多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了(  )

A.质子的存在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电子只能在某些轨道上运动

D.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受力变小              B.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2004•北京)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40.8eV      B.43.2eV      C.51.0eV       D.54.4eV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  )

A.电子轨道半径越小      B.核外电子运动速度越小

C.原子能级的能量越小    D.电子的电势能越大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若用能量为12.75eV的光子去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  )

满分5 manfen5.com

A.氢原子能从基态跃迁到n=4的激发态上去

B.有的氢原子能从基态跃迁到n=3的激发态上去

C.氢原子最多能发射3种波长不同的光

D.氢原子最多能发射10种波长不同的光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满分5 manfen5.com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满分5 manfen5.comPb

B.核反应方程:满分5 manfen5.comBe+满分5 manfen5.comHe→满分5 manfen5.comC+X,其中的X是正电子

C.20个满分5 manfen5.comU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一定剩下5个满分5 manfen5.comU

D.满分5 manfen5.comU在中子轰击下生成满分5 manfen5.comSr和满分5 manfen5.comXe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能发出频率为v1,v2,v3的三种光,且v1<v2<v3则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  )

A.hv1    B.hv2    C.hv3    D.h(v1+v2+v3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从塔顶释放一个小球A,1s后从同一点再释放一个小球B,设两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落地前,A、B两球之间的距离(  )

A.保持不变    B.不断减小

C.不断增大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小球以某一初速度v0沿固定光滑斜面从底端向上运动,已知斜面倾角为θ=30°,小球经过时间t返回到原出点,那么,小球到达最大高度一半处的速度大小为(  )

满分5 manfen5.com

A.满分5 manfen5.com    B.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2014•广州三模)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实际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满分5 manfen5.com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

满分5 manfen5.com

A.6.5cm    B.10m    C.20m    D.45m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1)完成核反应方程:满分5 manfen5.comTh→满分5 manfen5.comPa+    

(2)满分5 manfen5.comTh衰变为满分5 manfen5.comPa的半衰期是1.2min,则64g满分5 manfen5.comTh经过6min还有      g尚未衰变.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质置为m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时间t,在这段时间内,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      ,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一条悬链长7.2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      (g取10m/s2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2008•济南一模)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1.40cm、3.55cm、6.45cm、10.15cm、14.55cm、19.70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v4=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满分5 manfen5.com

 

 

四、计算题
详细信息
35. 难度:困难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甲乙两车同时同向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以v1=16m/s的初速度,a1=﹣2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以v2=4m/s的速度,a2=1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和再次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2008•滨州一模)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满分5 manfen5.com

(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物块在3~6s中的加速度大小;

(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