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2(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物理学史上,最先正确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并且推翻了“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快”的结论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哪些情况中可将运动物体看成质点(     )

A.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郭晶晶、吴敏霞以优美的空中姿态和默契的配合,夺得女 子双人三米板跳水金牌

B.研究气流对足球旋转的影响时,足球可以看成质点

C.计算火车通过一座桥梁的时间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D.研究“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时,飞船可以看成质点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单位中,属于国际基本单位的是(     )

A.N、kg、s                             B.m/s2、m、kg

C.m、kg、s                             D.m、kg、N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间隔,一节课是40min,指的是时刻

B.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

D.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可靠的实验为基础,通过抽象理想化而得出的结论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面4组组合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F1=7N、F2=8N、F3=19N                 B.F1=8N、F2=2N、F3=11N

C.F1=7N、F2=1N、F3=5N                  D.F1=10N、F2=10N、F3=1N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所给的位移-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图象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邻两个1 s 内的位移之差为9.8 m

B.1 s,2 s,3 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C.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

D.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速度之比为1∶2∶3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 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从O点到B点,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

B.从B点到C点,运动员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C.从C点到D点,运动员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到达B点时,运动员的加速度最小,速度最大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正在向右加速运动,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紧靠在车的前端相对于车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在竖直方向上,车壁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的重力平衡

B.在水平方向上,车壁对木块的弹力与木块对车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车的加速度变小,车壁对木块的弹力也变小

D.若车的加速度变大,车壁对木块的摩擦力也变大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且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大,从B到C速度越来越小

B.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小,从B到C加速度不变

C.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一直减速运动

D.物体在B点所受合力为零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 条纸带,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则A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拉力F, 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拉力F与弹簧的形 变量x作出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______,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            _____。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的三个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 通过细绳套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它与细绳套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细绳套的方向,读出两个测力计的示数F1F2

②在白纸上根据F1F2的大小和方向,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③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筋,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和细绳套的方向。

以上步骤中哪一个有错误或疏漏,请补充或更正错误:                        

(2)以下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做法是           .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量程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图(a)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 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 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用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来表示F,会产生偶然误差

B.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适当垫高

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

D.砝码和小桶的总质量可以大于小车的质量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 变小车质量m,分别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与对应的质量m数据如下表:利用上表数据,在坐标纸中选择合适物理量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作出直观反映a与m关 系的图象。

次数

1

2

3

4

5

小车的加速度a/(m·s2)

1.25

1.00

0.80

0.50

0.40

小车的质量m/kg

0.400

0.500

0.625

1.000

1.250

小车质量的倒数m1/kg1

2.50

2.00

1.60

1.00

0.80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6分)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水平台秤上,台秤与力的传感器相连,电梯先从静止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然后再减速上升,最后停止运动;传感器的屏幕上显示出其所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电梯在启动阶段,加速上升过程经历了多长时间;

(2)电梯在加速上升过程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g取10 m/s2)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8分)用两根绳子吊起一个重物,如图所示,如果AO、BO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是2.0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104N,(sin37º=0.6,sin53º=0.8)则: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吊起重物重力逐渐增大时,AO段和BO段哪根绳先断?(请作图判断。)

(2)该装置所能吊起的重物最重是多少?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8分)摩托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7 s时间通过一座长BC=14 m的平桥,过桥后的速度是3 m/s。

(1)它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vB有多大?

(2)桥头与出发点相距多远?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0分)如图所示,一小轿车从高为10m、倾角为37°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向下行驶,当小轿车到达底端时进入一水平面,在距斜坡底端115m的地方有一池塘,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牵引力为2×103N,在水平地面上调节油门后,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4×104N,小轿车的质量为2t, 小轿车与斜坡及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  (g取10m/s2)。求: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小轿车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

(2)为使小轿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而不掉入池塘,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

(轿车在行驶过程中不采用刹车装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