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右图是物体A、B的x-t图象,由图可知 
 A.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 C.在5 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 D.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不会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
| 3. 难度:简单 | |
| 
		                            
 在一根绳下串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小球比下面小球质量大,当手提着绳端沿水平方向并使两球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下图中正确的是 
 
  | 
	                        |
| 4. 难度:简单 | |
| 
		                            
 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   A.沿斜面加速下滑 B.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C.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D.处于静止状态 
  | 
	                        |
| 5.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 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 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 
	                        |
| 6. 难度:简单 | |
| 
		                            
 一质点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给它一水平恒力,则下列说法正确( ) A.施加水平恒力后,质点立即有加速度,速度也立即变化 B.施加水平恒力以后,质点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施加水平恒力以后,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D.施加水平恒力以后,可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
| 7. 难度:简单 | |
|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与0〜1s内质点的位移相同的时间间隔是 
 A. 0〜5s B. 0〜7s C. 1〜6s D. 1〜8s 
  | 
	                        |
| 8. 难度:简单 | |
| 
		                            
 将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圆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块固定在地基上,第1、2块间的接触面是竖起的,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30°,假设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l、2块石块间的作用力与第1、3块石块间的作用力二大小之比值为 
 A. 
  | 
	                        |
| 9.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质量为 
 A. C. 
  | 
	                        |
| 10.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缓慢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各物理量变化情况为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一直增加 B.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先减少后增加 C.电源的总功率先减少后增加 D.电压表的读数先减少后增加 
  | 
	                        |
| 11. 难度:简单 | |
| 
		                            
 一对等量正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实线)和等势线(虚线)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电场强度分别是EA、EB,电势分别是ΦA、ΦB,负电荷q在A、B时的电势能分别是EPA、E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A>EB,ΦA>ΦB ,EPA< EPB B.EA>EB,ΦA<ΦB ,EPA< EPB C.EA< EB,ΦA>ΦB ,EPA> EPB D.EA<EB,ΦA<ΦB ,EPA> EPB 
  | 
	                        |
| 12. 难度:简单 | |
|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A.  C.  
  | 
	                        |
| 13. 难度:简单 | |
|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金属丝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图中读数为________ 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d.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为________ mm. 
 2.采用右图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最后由公式ρ=________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 
	                        |
| 14. 难度:简单 | |
| 
		                            
 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按图(a)摆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M=0.20kg,钩码总质量m=0.05kg. ②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 
 1.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如图(b)所示.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距离分别为 
 2.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通过反思,他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钩码质量太大,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B.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C.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次序有误,使得动能增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D.没有使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距离也是产生此误差的重要原因 
  | 
	                        |
| 15.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某滑道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不考虑能量损失),其中轨道AB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的长度 
 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滑块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C点的时间间隔 3.小滑块最终静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 
  | 
	                        |
| 16. 难度:中等 | |
| 
		                            
 如图(甲)所示,弯曲部分AB和CD是两个半径相等的 
 1.某一次调节后D点离地高度为0.8m。小球从D点飞出,落地点与D点水平距离为2.4m,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的质量和弯曲圆弧轨道的半径大小。 
  | 
	                        |
| 17.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AB两板不带电,B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L= 0.1m,两板间距离d = 0.4 cm,现有一微粒质量m=2.0×10-6kg,带电量q=+1.0×10-8C,以一定初速度从两板中央平行于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恰好能落到A板上中点O处,取g=10m/s2.试求: 
 1.带电粒子入射初速度的大小; 2.现使电容器带上电荷,使带电微粒能从平行板电容器的右侧射出,则带电后A板的电势为多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