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为时间间隔,在第3个T内的位移为3m,在第3个T终了时的瞬时速度是3m/s。则 A.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 B.物体在第1个T终了时的瞬时速度是0.6m/s C.时间间隔T=1s D.物体在第1个T内的位移为0.6m 
  | 
	                        |
| 2. 难度:简单 | |
|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静止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产生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 B.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 C.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 D.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 
	                        |
| 3. 难度:简单 | |
| 
		                            
 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 到一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始终相 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 B.t0时刻,B速度最大 C.2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 D.2t0时刻,A、B位移最大 
  | 
	                        |
| 4.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B、C三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最后都到达竖直面内圆弧的最低点D,其中甲是从圆心A出发做自由落体运动,乙沿弦轨道从一端B到达另一端D,丙沿圆弧轨道从C点运动到D,且C点很靠近D点。如果忽略一切摩擦阻力,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B.甲球最先到达D点,丙球最后到达D点 C.丙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D.甲球最先到达D点,无法判断哪个球最后到达D点 
  | 
	                        |
| 5.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bc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串在杆上,M通过细线悬吊着一小铁球m, M、m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到2a时,M仍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则 
 A.横杆对M的作用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B.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C.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 D.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 
  | 
	                        |
| 6. 难度:简单 | |
| 
		                            
 质点受到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F1、F2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速率最大?   A.t1 B.t2 C.t3 D.t4 
  | 
	                        |
| 7. 难度:简单 | |
| 
		                            
 在“神舟”六号宇宙飞船中,随着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停留的时间的增加,体育锻炼成了一个不可少的生活环节。下列器材适合航天员在轨道舱内进行锻炼的是 ( ) A.单杠 B.哑铃 C.弹力拉力器 D.跑步机 
  | 
	                        |
| 8. 难度:中等 | |
| 
		                            
 两个相同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个小球,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小球A上,此时三根线均处于伸直状态,且OB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如果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力F的大小为 ( ) A.0    B. 
  | 
	                        |
| 9.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木块A质量为1kg,木块B的质量为2kg,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牛,B与地面间摩擦系数为0 .1,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B,则保持AB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不超过: 
 A.3牛 B.4牛 C.5牛 D.6牛 
  | 
	                        |
| 10. 难度:中等 | |
| 
		                            
 在足球比赛中,红队球员在白队禁区附近主罚定位球,并将球从球门右上角贴着球门射入。已知球门高度为h ,足球飞入球门的速度为v,足球质量为m,则红队球员将足球踢出时对足球做功W为(不计空气阻力和足球的大小) ( ) 
 A. 
  | 
	                        |
| 11. 难度:简单 | |
| 
		                            
 将两条完全相同的磁铁(磁性极强)分别固定在质量相等的小车上,水平面光滑,开始时甲车速度大小为3米/秒,乙车速度大小为2米/秒,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当乙车的速度为零时,甲车速度为________米/秒,方向_________。(如图所示)     
  | 
	                        |
| 12. 难度:简单 | |
| 
		                            
 质量m=100 g的小球,自5 m高处自由落下,与水平地面相碰后能弹回4 m高.若小球下落和上升过程都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与地面作用时间t=0.2 s,g=10 m/s2.求小球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的大小 
  | 
	                        |
| 13. 难度:简单 | |
| 
		                            
 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球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两球粘在一起。已知碰撞前它们的动量分别为pA=+12kg·m/s,pB=+28kg·m/s,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加了12 kg·m/s,则可知碰撞前A、B两球的速度之比为 
  | 
	                        |
| 14. 难度:简单 | |
| 
		                            
 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面上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的500ml玻璃瓶装适量水后,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摩托车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刚好每隔1.0s滴一滴,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加速到某一速度,然后熄火,让摩托车沿直线滑行,如图是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侧是起点,单位:m)。设该同学质量为50kg,摩托车的质量为75 kg,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估算(g=10m/s2) 
 1.骑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m/s2; 2.骑摩托车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m/s2; 3.骑摩托车加速时的牵引力大小为____N 
  | 
	                        |
| 15. 难度:简单 | |
| 
		                            
 把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金属球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弹簧,置于摩擦可以不计的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烧断细线,观察两球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 
 1.还必须添加的器材是 2.需直接测量的数据是 3.用所得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式是 
  | 
	                        |
| 16.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的滑块,其中AB部分为光滑的1/4圆周,半径为r,BC水平但不光滑,长为 
 
 
  | 
	                        |
| 17. 难度:中等 | |
| 
		                            
 如图 所示,物体A的质量m1=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B的质量为m2=0.5kg、长l=1m,某时刻A以v0=4m/s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的上表面,为使A不致于从B上滑落,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试求拉力F应满足的条件。(忽略物体A的大小) 
 
  | 
	                        |
| 18.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长斜面上有一带风帆的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块的质量为m=2kg,它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帆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滑块下滑的速度成正比,即f=kv.若从静止开始下滑的速度图像如图中的曲线所示,图中的直线是t=0时速度图像的切线,g=10m/s2. 
 1.求滑块下滑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 2.求μ和k的值 
  | 
	                        |
| 19. 难度:中等 | |
| 
		                            
 一颗人造卫星的质量为m,离地面的高度为h,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卫星受到的向心力的大小; 2.卫星的速率; 3.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周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