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正压力,其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C.摩擦力的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 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
|
| 2. 难度:中等 | |
|
现代技术常用的“水刀”是将水从高压水枪中射出,形成一个很细的水束,水喷射速度达到2000m/s ,它被用来切割各种物体。“水刀”能切割物体是因为水 A.有很大的动能 B.有很大的动量 C.和物体接触时有很大的动量变化 D.和物体接触时单位面积上的动量变化率很大
|
|
| 3. 难度:中等 | |
|
在月球表面具有以下特征:①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l/6;②没有空气;③没有磁场。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球处于失重状态,铅球处于超重状态 B.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地 C.氢气球将向上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 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地面
|
|
| 4. 难度:中等 | |
|
图是一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则振子在
A.tl和t4时刻具有相同的动能和动量 B.t3和t5时刻具有不同的加速度和相同的动量 C.t4和t5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动量 D.t1和t5时刻具有不同的加速度和相同的动量
|
|
| 5. 难度:中等 | |
|
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都拖着完全相同的拖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齐头并进,某一时刻两拖车同时与汽车脱离之后,甲汽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乙汽车保持原来的功率继续前进,则一段时间后(假设均未达到最大功率) A.甲车超前,乙车落后 B. 乙车超前,甲车落后 C.它们仍齐头并进 D. 甲车先超过乙汽车,后乙车又超过甲车
|
|
| 6.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A、B、C三个一样的滑块从粗糙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由静止释放,B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v0,C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水平,大小也为v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到斜面底端时,C的动能最大 B.滑到斜面底端时,B的动能最大 C.A和C将同时滑到斜面底端 D.C一定是最后滑到斜面底端
|
|
| 7. 难度:中等 | |
|
一块足够长的白板,位于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一石墨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白板上。石墨块与白板间有摩擦,滑动摩擦系数为μ。突然,使白板以恒定的速度 3 v0 t- A. 13 B. 14. C. 23 D. 24
|
|
| 8. 难度:中等 | |
|
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t0和2t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速度分别为v1和v2;合外力在0-t0和t0-2t0时间内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A. x1:x2=1:4 ,v1:v2=1:2 ,W1:W2=1:8 B. x1:x2=1:4 ,v1:v2=1:3 ,W1:W2=1:10 C. x1:x2=1:5 ,v1:v2=1:3 ,W1:W2=1:8 D. x1:x2=1:5 ,v1:v2=1:2 ,W1:W2=1:10
|
|
| 9. 难度:中等 | |
|
(1)实验一:甲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题图1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mm。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乙同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游标卡尺的示数如题图2所示,该工件的长度为 mm。
(2) 实验二:在“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实验中,在确定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时通常采用的做法是 , 其目的是减小实验中的 (选填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2实验中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 滚下,这是为了保证入射小球每一次到达斜槽末端时速度相同。 3实验中入射小球的质量为
4实验中若为弹性正碰,且 若满足 (用
|
|
| 10. 难度:中等 | |
|
有一质量为m的航天器靠近地球表面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某时刻航天器启动发动机,向后喷气,在很短的时间内动能变为原来的 (1)求航天器在靠近地球表面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的周期T ; (2)求航天器靠近地球表面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的动能; (3)在从近地点运动到远地点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
|
| 11. 难度:中等 | |
|
如图,长 (1) 铁块与小车分离时铁块和小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2) 铁块着地时距车的尾端多远?
|
|
| 12. 难度:中等 | |
|
水平固定的两个足够长的平行光滑杆MN、PQ,两者之间的间距为L,两光滑杆上分别穿有一个质量分别为MA=0.1kg和MB=0.2kg的小球A、B,两小球之间用一根自然长度也为L的轻质橡皮绳相连接,开始时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图(a)所示。现给小球A一沿杆向右的水平速度
(1)在图(b)中画出一个周期内B球的v-t图象(不需要推导过程); (2)若在A球的左侧较远处还有另一质量为MC=0.1kg粘性小球C,当它遇到小球A,即能与之结合在一起。某一时刻开始C球以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在A的速度为向右大小为 (3)C球仍以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试定量分析在C与A相遇的各种可能情况下橡皮绳的最大弹性势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