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亚里士多德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
|
| 2.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曲线为一段圆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不一定做直线运动 B.质点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C. 质点运动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质点在t1时刻离开出发点最远
|
|
| 3.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开关
A. B.
C. D.
|
|
| 4. 难度:中等 | |
|
小船横渡一条河,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河水的流速
A.越接近 B.越接近 C.由 D.水流速度恒定
|
|
| 5.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
|
|
| 6. 难度:中等 | |
|
如图是“嫦娥一号”卫星奔月的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月球的引力小于受地球的引力
|
|
| 7. 难度:中等 | |
|
质量为 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B.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h) C.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 D.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mg(H+h)/h
|
|
| 8.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 A.细绳刚断开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仍为 B.细绳刚断开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为 C.细绳刚断开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为 D.在
|
|
| 9. 难度:中等 | |
|
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
|
|
| 10.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空间的虚线框内有匀强电场,
A.该粒子通过等势面 B.该粒子到达 C.该粒子在 D.该粒子到达
|
|
| 11. 难度:中等 | |
|
图甲中游标卡尺测长度时,可以准确到 ▲ mm,读数为 ▲ m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 mm
|
|
| 12. 难度:中等 | |||||||||||||||
|
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 (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 (3)请根据
|
|||||||||||||||
| 13. 难度:中等 | |
|
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壹流电源上; C.先释放 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 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 (填选项对应的字母). (2)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 (3)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 (4)若某同学作出
|
|
| 14. 难度:中等 | |
|
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沿平直铁轨匀加速行驶,在 (1)求列车的加速度大小; (2)若列车的质量是 (3)求此过程中机车牵引力做的功.
|
|
| 15.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 (1)若第一个粒子刚好落到下板中点 (2)两板间电场强度为多大时,带电粒子能刚好落下板右边缘 (3)落到下极板上带电粒子总的个数.
|
|
| 16. 难度:中等 | |
|
质量为 (1)小物块离开 (2)小物块经过 (3)斜面上
|
|
| 17.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有一带负电的小球,其带电量
(2)求出小球第一次与挡板 (3)小球经过多少次碰撞后,才能抵达
|
|
